通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字填空

      )炭    )介    )体    )矿

      )货  防(     抵(     装(  

 

2、下列成语不属于描写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A.悲痛欲绝

B.心急如焚

C.欣喜若狂

D.临危不惧

3、给加点的选择正确读音。

(1)由于年久失修,水管已经堵sài sè了。

(2)唐朝有许多著名诗人写下了不少边(sài sāi)诗。

(3)在队长的(shuà)领下,我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4)这次比赛胜利的概(shuài )不高。

 

4、下列句子表达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我们要改正并发现我们的错误。

B.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C.经过努力,赵婷的成绩提高了很多。

D.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句中语气词用得太多,显得啰唆。

B.“老师说:我去开会。”改为转述句为“老师说,他去开会。”

C.“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中“通”是通晓、明白的意思

D.“我忘记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了!”“小学里,那些珍贵的记忆难以忘怀!”加点词是近义词,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6、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颔(hàn)”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     

A.包含

B.含义

C.书页

D.头部

7、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而作者又写道:“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哈尔威船长真把自己忘记了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当时心里有点儿慌,一时忘了船上的准确人数。

B.这是有意地没有把自己计算在内,哈尔威船长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统计,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情急之中他真的把自己忘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写近义词。

分辨——__________ 明艳——__________ 

宽广——__________ 观赏——__________

2.写反义词。

昏暗——___________   凉爽——___________

精神——___________   清澈——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自然景色和___的欢乐情景, 反映了作者对___喜爱之情。

【2】本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这几种景物, 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田园风光画面。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

西汉时侯,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因难就放弃看书呢?于是,他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霍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凿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作______

【2】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看书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匡衡为了看书学习克服了三个困难;没钱上学不认字,他就__________________﹔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书。他就___________;晚上想看书但买不起灯油,他就________

(2)画“——”的句子描写了匡衡的______,这样写突出了他______的品质。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匡衡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想到了本册书上哪些名言警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行之王

①闷热的夏季,蜻蜓常常会三五成群地在半空飞舞,好似一架架飞机。它们具有极其高超的飞行本领,是昆虫界的飞行高手。

②蜻蜓能飞出各种花样。它们在飞行时,上下前后,或快或慢,都能控制自如;在快速飞行中,还能微微抖动翅膀,使身子急转弯。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悬在半空中,翅膀上下抖动,身子却不移动位置。就这一手,足以让绝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自叹不如。

________________。蜻蜓一小时可以飞行六七十千米。有的蜻蜓可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飞行,连续飞行几百千米而不着陆。具有这样的飞行本领,难怪人们称蜻蜓是“飞行之王”。

1第②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中的“这一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开头的横线上填写哪句话最合适?(   )

A.蜻蜓一边飞一边捕捉害虫,两小时就能吃掉四十只苍蝇。

B.蜻蜓飞行的本领在昆虫界是最优秀的,真不愧是高手。

C.蜻蜓不但在短途中能飞出各种花样,而且善于长途飞行。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走完长廊,就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望,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佛香阁。在佛香阁下面又是一排排的宫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往远处看,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城的城楼和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长长的堤岸旁有倒垂的杨柳。堤上是一座座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是一片树林,在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1)这段文字选自《       》。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句话描写的是(   ),主要是从它的(   )和(   )等(   )的特点来描写的,如(   )、  (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等。

(4)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   )。

(5)第3自然段起到过渡作用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他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倘若: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答: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答: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恰当的比喻句。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妈妈怎么也抓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劫匪的那双手,使劲拧着亮亮的小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面这段话。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布满了乌云。屋旁的小树在大风中轻轻摇曳。张大爷望望天空,断定可能要下雨,就一袋一袋地立即把粮食往家里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我读了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奉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朗诵竟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还含糊不清,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洪量,表情越来越丰富,口齿越来越清晰。我又惊讶又兴奋,没想到大声朗诵是这么喜欢我。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以后肯定大概不会不敢上台表演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二十几名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在跑道上。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希望盼着本班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段。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听到这个消息,我大声地议论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表达。

以《我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想说的心里话,也可以写你想做的事情,还可以写你想去的地方;注意把想写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