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诗句不是出自《行香子》的是( )

A.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B.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C.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D.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胤恭勤不 ( )

A.疲倦。

B.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

【2】博学多 ( )

A.通过,穿过

B.通晓,明白。

【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

A.回去完成了学业

B.回去继承了家业。

3、关于《墨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梅花题咏的诗作。

B.诗中提到“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C.这首诗描写的是梅花,只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光茫   明洁   丝绸 忽大忽小

B.应照 绮丽   回旋 如雾如烟

C.坚琴   应和   谈心   草如菌

D.明镜   红莲   花瓣   柳如眉

5、下面词语全是一类的一项是(    

A.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车水马龙

B.桌面 窗口 潜水   文件夹   云技术

C.老黄牛  千里马 百灵鸟   领头羊   小蜜蜂

D.替罪羊  地头蛇 孺子牛   老狐狸   笑面虎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胤恭勤不(疲倦)

B.家不常得油(贫穷)

C.太白其意(感情)

D.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去(放弃)

7、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bō)莲蓬 一(piē) (chánɡ)徉 (jué)强

B.负(hé) (chán)于 (ɡōnɡ)养 (pǔ)育

C.枝(shé)花落 (qì)而不舍 (ɡuàn)状病毒 一丝不(ɡǒu)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qián kūn yàn  tái   náng yíng yè d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qín  láo kū  long   wéi  chí   zhì xù jǐng rán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片段阅读

繁星

  )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选自《繁星 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   嫩绿   深红

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 __________

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①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a)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b)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文中句子(a)把_________进行比较,形象地写出了恐龙的大小;句子(b)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科学家推测,猎食性恐龙是随着身体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步飞向蓝天的。_____

(2)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学会了飞翔。_____

4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了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满山的橘柚树上仿佛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使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然驶过的赶路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读短文,填一填,画一画。

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三峡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景色的变化。我们能读出作者对三峡美好风光的______________之情。

2请用“ ”画出点明三峡的秋天总的特点的词句。

3短文中描写的三峡中午的特点是(  )

A.朦胧 B.平静 C.热烈 D.明丽

4“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鱗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所描写的景物不能体现出“三峡之秋”的特点,只是写出了三峡景色的优美。

B.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景物富有生机活力。

C.“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跳跃”让人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气息

D.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金鳞巨蟒,生动形象。

5第④段中“长江如同一条明亮的小溪”是因为( )

A.长江到这里变窄了,像小溪一样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

溪。

6第⑥段中(   )像一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A.长江 B.月光 C.阴影

7第②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三峡的秋天明丽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句话说雾是青色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经验,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zhì  chì)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代  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妈妈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

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耀  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娜娜,向上游。”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向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找出描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本义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4)短文中“向上游”的“上”和“迎难而上”的“上”各是什么意思?

———————————————————————————————————————   (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句歇后语,你也能写两句吗?

A、——————————————————————————

B、——————————————————————————

(6)“我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

——————————————————————————————

 

13、课内语段阅读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   )是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悠扬——(   )  察觉——(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小夜莺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更是个________的孩子

(4)回顾全文这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  )在桥底中央,左手(  )起炸药包,(  )住桥底,右手猛地(  )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1选段括号里分别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是( )

A.立  举  抵  拉 B.站  拖  顶  扯 C.站  托  顶  拉

2用“ ”画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这表现了董存瑞 的精神。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填写字词并用所填的字词造句。

(1)(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____________

(2)它若是不高兴了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连半多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____________

(3)它屏息凝神,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里的两处错误。

同学们好!明天我们去参观搏物馆。那里有唐代文物精品、潮州木雕等展览。请大家带上水壶和雨伞,在学校门口集合早上九点。

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

题目:我的乐园

提示:湖畔、田间、广场……处处都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里做什么?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同学们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