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鞍 额角 怪石嶙徇

B.扩散 孔隙 形态万千

C.依据 抑卧 突兀森郁

D.攀登 绵廷 斑斑点点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拟人)

B.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比喻)

C.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反问)

D.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 (夸张)

3、根据古诗对偶的特点,推测“日落断桥人独立”的下一句应该是(  

A.溪岸高低入翠微 B.静处谁知世有机

C.水涵幽树鸟相依 D.秋风斜月钓舟归

4、下列对《猫》和《母鸡》在表达上相同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和《母鸡》都出自老舍笔下,都写了对动物的情感变化。

B.《猫》和《母鸡》都运用了总分构段方式。

C.《猫》和《母鸡》都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描写小动物的形象。

D.《猫》和《母鸡》都表达了对动物真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浩然、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唐代诗人。

B.杜甫被称为“诗仙”,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陶渊明是晋代著名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龚自珍是清代诗人,他曾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6、小林校长曾经写过一首校歌,歌词是( )

A.“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B.“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

7、小林校长说要为巴学园的校工阿良要入伍前开个(   )

A.茶话会 B.送别会 C.生日会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汉字。

1.bīnɡ xiānɡ( )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chú chòu( )功能,能够使食物bǎo zhì qī( )更长。

2.纳米技术可以实现jí bìnɡ( )的早期检测与yù fánɡ( ),让人们更加jiàn kānɡ( )。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血管直达bìnɡ zào( ),杀死癌细胞。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虽不言静而静自现。第二节接着描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由________________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写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C.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4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用“__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介绍了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将下图补充完整。

古怪:①______贪玩______________一声不出 ③________什么都怕

构段方式:___________

【3】“屏息凝视”的含义是什么?这个词语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词精妙是本文的特色。用“○”圈出选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猫的动词,并体会动词的妙用。

圈出的动词中,“________”体现了猫对主人的亲昵、亲近,也体现出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想对这只古怪的猫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仔细品读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通过某一具体事件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放风筝的孩子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他一边奔跑着一边高声喊着:风筝飞起来了!风筝飞起来了!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牵动着我的心。

菜畦旁,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终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面前的一畦菜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徊着。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孩子跑了。风筝,在菜畦旁平躺着。我呆望天空,站了很久……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了过来,手中拿着菜苗,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去,一双小手扒开土,把菜苗栽上。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菜苗,从自家菜地移来几棵要补上。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短文中写了小男孩儿在放风筝时__________________,他从自家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画出文中描写放风筝的孩子外貌的句子。

3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和这个放风筝的孩子交朋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出生在太行山下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占了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引起了王朴的强烈不满。

有一次,村里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了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之一。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没有理他。“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刺刀,指着王朴的胸口说:“你个小八路,快说!不说就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誓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脸上神色不变,形容遇到危险时神态自若,从容镇静。( )

(2)没有丝毫害怕和恐惧。( )

【2】文中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

【3】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A.日寇的凶恶样子。

B.王朴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

C.面对日寇的威胁,王朴英勇牺牲。

13、阅读短文。

五月的田野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柔韧(rèn)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pán shā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给下面的“熟”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熟: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②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③熟练;④程度深。

(1)睡得很 ______ (2)豆荚______

(3)______ (4)能生巧 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3】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__________和孩子们_____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美丽迷人的五月、纯朴可爱的乡村孩子的________之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短文中描写的“色”有_____;描写的“香”有______

【5】在麦子和豆荚熟了的时候,不是“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    ) 。

A.握着镰刀,挎着竹篮收获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用柳条做鞭子,用竹管做笛子。

D.赶鸭,放羊,扯嫩青草。

E.在田野里睡觉。

14、课文精彩回放。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句子写猫的老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贪玩的时候又有哪些表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军官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题目:这件事,      

提示:我们的生活犹如一个大花园,里面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相信有些事情一定让你难以忘怀。请选择一件事,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