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课文通过(  )描写,体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A. 生活习性 B. 外形特点 C. 叫声

2、对下列古代诗词、现代诗文的归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独坐敬亭山》《芙蓉楼送辛渐》

B.宋词:《清平乐·村居》《塞下曲》

C.现代诗:《在天晴了的时候》《三月桃花水》

D.童话:《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

3、选择恰当的叠词填空。(6

清清  缓缓  渐渐  轻轻  朵朵

(1)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   )地流,声音(   )的。

(3)( )盛开的白莲映在( )的河水里。

 

4、根据题目“我最感恩的一个人”选择正确的答案。

【1】本文应写成( )为主的文章。

A.记人

B.叙事

C.写景

D.状物

【2】本文应重点抓住( )

A.景物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B.人物的特点和事迹来写,从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事物的特征来写,从而说明事物的本质。

D.人物的外貌特点,从而让大家都认识他。

5、选择正确的读音。

亦(yǐ yì    允(nuò ruò

心(wù ě)  子(yuē  rì

禹(yǔ yú) 磅(pó bó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走( niǎn)  拉zhuài)  许(yǔn)  墙(qiè

B.xiào)  一lǒu)   规)   丰shuò

C.jiá口(gǎng花(kúi)  旗zhì

D.chén子(diàn) 永héng)   弄(

7、下列各项字音有误的一项(     

A.(bǔ)捉          (kěn)          (rǎng)        (yì)

B.(bì)开          (ài)            (yāng)        (wò)

C.繁(yǎn)        (qī)息 (cǎn)祸        (jiē)开

D.飞(é)          (chéng)凶 打(zhé)            (zhēn)察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虑________  贪________  遭________  殃________

________  虚________  贫________  糟________  秧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回不识君?

(注释)①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③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⑤知已:知心的朋友。⑥谁人:哪个人。

(译文)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送别___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_____________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代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查字典知识。

“撞”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__。“撞”字是________结构。“撞”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击打;②碰;③莽撞的行动。“别人才不会撞上他”在这里“撞”意思应选的解释是__________。(填序号)

【2】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用“√”选择)

(1)为他人照亮夜路。(                 

(2)怕别人撞到他。(                 

(3)既为他人照亮又不会被人撞到。(                 

【3】下列句子中的“明灯”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A.明亮的灯                 B.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C.放在明处的灯。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

(2)他们手上没有提明灯啊!( )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B.我们夜晚出门都应该有灯亮。

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莱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

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

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话题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

3第①②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①自然段对应______,第②自然段对应______

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

4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

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推荐拓展资料】妙妙想在文化墙上放一篇文章,请你阅读,看是否合适。

河边的卵石说些什么话

刘兴诗

①你问我喜欢河边的卵石吗?那些光滑滚圆的小石子,有的红红的像玛瑙,有的带着一条条水波似的浅绿条纹,有的纯净得像精盐一样雪白。它们浸在清浅的水浪里是多么玲珑可爱,怎能叫人不喜欢?

②每一颗小石子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请听,这是它们所说的第一句话:

③“我们是从西边流来的,我们还要和江水一同到东方去。”小石子们斜躺在沙滩上,把翘起的身子指着东方的下游,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在古代干涸的河谷里,人们就是根据这种排列,来确定河流的方向的。

④“我们的母亲是花岗岩大山。”这是几块花岗岩小卵石齐声所说的。它们的身上嵌着石英、长石、云母和其他一些小小的黑色矿物颗粒,看起来和别的圆石子大不相同。只要仔细瞧瞧它们的面孔,谁都会相信这些孪生兄弟是从同一个母亲身上“诞生”——碎裂下来的。

⑤“我的妈妈是铁矿,只要挨着咱们的兄弟一个个找去,就能在上游找到她。”另外一块黑色的铁矿石躲在石头缝隙里向我们说道。

⑥它说得对,人们有时候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寻找矿产的。这条由卵石组成的锁链,在河谷中断的地方,也往往就是矿藏真正分布的地方。

⑦我们也能从卵石的形状知道它们到底走了多远的路程。那些像鸡蛋一样滚圆的石子总是来自最远的地方,它们顺着水流到处流浪,沿途不断和泥沙摩擦着,把自己的身体磨得又光又圆。可是那些走得不远的石块就不这样了,它们的外表非常粗糙,到处带着棱角,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们是土生土长、初出茅庐的小石块。

⑧最后,卵石的大小排列还能告诉我们,在水流急的地方,细小的颗粒大部分都被冲走了,只有大块的卵石才能沉积下来。有时候在水流突然变缓的大石块缝隙里,也堆积着一些小石子,看起来粗细大小排列得很不均匀。可是,在水流缓和的地方,卵石就细小得多,大小也比较均匀。

⑨河边的卵石,正是这样日日夜夜不停地向我们讲着自己的历史,总是这样娓娓动听地在水流声里讲述着它们奇妙的遭遇。

【1】阅读文章,从说话的卵石角度梳理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本文的语言生动易懂,请你仿照示例,再找一句,并分析其语言特点。

示例:它们像屋顶的瓦片似的,层层叠叠地一块斜靠着一块,把身子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翘起的一头指着下游。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石子比作屋顶的瓦片,写出小石子层层叠叠堆积的样子,“身子倾斜”是将小石子当作人来写,语言活泼有趣。

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后,大家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查看问题清单并回答问题。(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清单

问题一: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

问题二:第⑨段中的“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1)请你写出问题一的答案:_______

(2)问题二是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我打算用_________的方法回答问题,词语意思是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志气有感情的狗

林清玄

有一次,我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他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一个养狗的痛苦经验: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驶出了100多公里,将它放到中部的深山里。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过了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ɡǎo),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奔跑和寻找。

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布袋,再次带出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后视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

听了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让进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一样(mó   mú)             子(xiá   jiá)

声(fèi     quǎn)                 出去(zǎi   zài)

【2】写出狼狗被抛弃时的举动。

追了几公里→( )( )( )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有感情的狗?将文中相关的语句画上“ ”。

【4】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只有志气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这段话赞美了狗的有情有义。( )

(2)这段话批判了狗主人的自私与无情。( )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这只狗的主人的安慰。( )

14、课外阅读。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来到乌龙山。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我们离船登岸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其路线是________

A.乐山——乌龙山——凌云山——大佛脚下

B.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大佛脚下

3用“  ”画出文中描写佛像的句子,从中我感受到大佛________的特点。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1)这个句子是对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 的描写,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请你也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一个人物,突出他(她)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请你以“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40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