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鸡》和《猫》都是老舍先生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多选)
A.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在情感上,《猫》自始至终都在写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由衷的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我”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前后对比鲜明。
C.在语言方面,《猫》明贬实褒地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而《母鸡》则通过“我”对母鸡态度的变化表现了“我”对母鸡的赞美和敬佩。
D.都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动物的形象。
2、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③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④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⑤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③④⑤
3、列句子中冒号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的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下列作品中,作者不是白居易的一项是 ( )
A. 《池上》 B. 《小池》 C. 《忆江南》 D. 《赋得古原草送别》
5、“再过几分钟,太阳就要出来了,你就要死了!”要读出( )的语气。
A.焦急 B.伤心 C.愤恨 D.恐惧
6、在括号里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用“ ”标出。(4分)
(1)沉寂 (寂静 沉默 沉浸 寂寞)
(2)凝神 (凝视 走神 凝思 凝结)
(3)觉察 (发觉 察看 觉悟 观察)
(4)欢乐 (欢迎 欢喜 乐趣 伤心)
7、关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主要写的是晚上作者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
B.“洛阳亲友如相问”指的是询问辛渐的情况。
C.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D.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是通常的平安竹报。
8、把词语补充完整。
衣衫__________ 无动__________ __________旗__________鼓
__________不__________色 __________多姿 __________四溢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这首词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词中加点字的韵母是________,这种句末韵母相同的现象,人们称作押韵,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
【2】我们还学过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__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描写的景象是( )
A.天气时阴时晴。 B.天气很晴朗。
C.天气很古怪,又出星星又下雨。
【4】这首词是一首( )的词。
A.咏物 B.吟咏田园风光 C.咏怀 D.吟咏生活
【5】“旧时茅店社林边”中“旧时”的意思是( )
A.陈旧的时光 B.往日 C.平时 D.暂时
【6】关于这首词,说法有误的是( )
A.文中写了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B.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春夜的山村风光
C.这首词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D.这首词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10、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说是孔隙,( )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选文描写的是从____________洞进入_________洞的经过与情形。
【2】在选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船两头都要系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里,梨黄了,挂满枝头,远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苹果熟了,沉甸甸的,新鲜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惹得孩子们直流口水。③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第①句补充完整,使句子变得生动。
【2】把第②句的画线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3】把第③句补充完整,总结整个语段。
12、课内阅读。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電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ニ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カ点猛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是( )
A.表达惊讶之情。
B.表达对黄继光的高度赞扬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3】第3自然段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表现了他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向跳蚤学跳高
我国著名运动员朱建华曾经创造世界跳高纪录2.39米,但是跳蚤的跳高本领更令人惊叹。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进瓶中,用有气孔的盖子将瓶子盖上,然后晃瓶,使跳蚤跳跃。跳蚤每小时可跳600次,而且可以连续不断地跳跃三天三夜,跳跃的高度为其身长的500倍。朱建华跳高的高度却不到自己身长的1.5倍。
运动仿生学家对跳蚤大感兴趣,正在研究。据说奥妙在于跳蚤的腿肌上有一种特别的生物细胞,其变形和弹力特别好,而且在腿肌的温度升高时更好。英国科学家希勒拉发现青蛙的跳高本领也和腿肌温度有关,( )将其腿肌温度升高1℃,腿肌收缩速度( )提高一成左右,而弹跳能力也随之明显提高。所以当今运动仿生学家便想方设法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腿肌的温度。
【1】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惊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 ”画出描写跳蚤跳得高的原因的句子。
【4】当今运动仿生学家想方设法提高跳高运动员起跳时腿肌的温度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可漂亮啦!红红的小嘴巴又高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头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duò duó)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nǐng níng)你几ロ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着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呢!
小白鹅吃炮了,玩够了,到了中午就回家生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侯,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三个与“徐徐”的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有___________。
【4】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非拧你几口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1)第2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漂亮,然后再一步一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分别具体地写。
(2)“我”爱小白鹅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加关联词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我的“自画像”
习作要求:
1.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外貌、性格、爱好、优缺点等。
2.抓住自己的特点,用事例写清楚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