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选项中,句子变化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B.母鸡把抢食的大鸡赶出老远。/抢食的大鸡被母鸡赶出老远。

C.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D.她觉得青花瓷不是一般地漂亮。/她觉得青花瓷一般是不漂亮的。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填序号)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A.指出雨来学习的内容。

B.说明雨来是中国人。

C.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战士,同敌人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因为雨来对祖国的爱,才有了后来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2】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A.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3】有志不在年高。(        

A.雨来年纪小。

B.雨来有志气。

C.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3、选词填空。

竟然 显然 果然

1( )是累极了,一沾床就睡着了。

2爸爸本身就是天气预报,昨天他刚喊腰酸,今天( )就下雨了。

3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欣赏 观赏 赞赏

4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5老师很( )我的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6昆明花博会展出的奇花异草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 )

 

4、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互相逗趣、取乐)

B.上课的时候,我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笔记。(做事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

C.不知犯了什么过错,弟弟小心翼翼地从门缝往里窥视。(暗中观察;偷看)

D.这个学习论坛中没有人潜水,大家都积极分享学习收获。(潜藏在水中)

5、下面选项中,哪个词语最恰当.

飞蛾在我的手中极力 翅膀。(  

A. 扇动 B. 鼓动 C. 跃动 D. 跳动

6、《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困在了冰隧道里,海水在不断结成冰,很快,大家就要被压死,为了防止水的冻结,船员们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 )

A.很快凿开了冰层。

B.往冰上浇开水,从而降低结冰的速度,为走出困境赢得了时间。

C.用炸药炸开冰山。

D.“鹦鹉螺号”上带有特殊的钻机,钻开了冰山,走出了困境。

7、(多义字)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勤不倦。(恭:肃敬)

B.(胤)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C.逢老媪磨铁杵。(方:方正)

D.太白感其意,还业。(卒:完成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恐龙的一支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________体表_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在树木之间______________慢慢具备了________能力最终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诗句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_______

(2)诗的三、四句是对墨梅的赞誉。_______

(3)在作者看来,墨梅特别普通,不值得夸赞。_______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   )

A.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

B.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愤恨。

C.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节选)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需要吃药。现在吃一次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的。

【2】读完这段话,我不懂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我打算用_______________办法尝试解决我的问题。

【3】下面哪一项不是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 )

A.可以早期检测与预防疾病

B.能够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C.可以让人类免于吃药

D.可以让药效更长久

【4】如果删除了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最多”,句子的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段话,你希望纳米技术在应对疾病方面还可以有哪些神奇的功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

A.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十七孔桥

B.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C.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2)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_____

(3)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_____

12、快乐阅读轻松答。

一个人的最后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

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晚自习,很晚才能回来。从灯火辉煌的东风大道到家,还需要走一段 )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

就因为这个,她不想上学了。那天,奶奶为了接她,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duò chuò)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这天,她刚转过路口,就看见了奶奶。同时,她还发现了一位老人在那里摆摊修车。她和奶奶走的时候,老人也收了摊,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一起往回走。

后来,她知道那老人略有些   足,就住在离她们家不远的后街。她觉得这位修车的老人很慈祥,奶奶也觉得他人很好。由于老人一般在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于是,奶奶放心地把她交给了老人。每天很晚的时候,悠长的巷子里,就回荡着这一老一少回家的欢声笑语。

她不知道老人一天出摊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老人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她所清楚的是,因为有了这位老人,她就再也没有想过辍学的事情。

后来,她上了大学。再后来,她有了份不错的工作。那年冬天,她回去看望已经风烛残年的奶奶。听说后街的那位跛足老人去世了。她去吊yán yàn)。虽然那位老人没有给过自己什么,但一个个晚上的同行,还是让她产生了感情。

她碰上了老人的女儿,悲戚地说,老人可是位好修车师傅啊。老人的女儿并不认识她,说:我爸爸哪里会修车啊!刚退休的那一年,他在晚报上看到一个故事,就说什么也要去那个街口修车去。她突然想起几年前,她曾经在晚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过那条悠长的巷子给她带来的烦恼。她问老人的女儿:老人读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一个女孩?

是。

女孩是不是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

是。

而您的父亲是不是怕女孩辍学,每晚出去修车是假,送女孩回家是真?

是。

地一声哭了出来。泪眼模糊中,她觉得整个世界,都被老人的一颗心温暖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词语填空。

风(  )(  )年    欢声(  )(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烛残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跛足老人摆摊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听写。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火灾就是命令,无数只蚂蚁迅速聚拢,紧紧抱成一团,像球一样飞速滚动,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火海。

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感到震撼。我仿佛看见在凶猛的火舌中,一个巨大的黑球正沿着山脊滚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啦啦的爆裂声,那是最外层的蚂蚁在用生命保护着里面的同伴,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外一层的牺牲,蚂蚁家族绝对会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世界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假如蚂蚁没有抱成团的智慧,结局会是________

3短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画出来。

4读了短文后,你想对蚂蚁说些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请根据提示写一写。

收集的诗:_________  

自己写的诗:_________  

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1)顺河公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我的话,妹妹立即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小朋友,你对自己的家乡或者居住的地方很熟悉,请选择一处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点。要求标点正确,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