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娥(cháng)                 (shè)                  (lǎn)                    游(áo)

B.火(yàn)                    (qū)                    (jiàn)                  (jiě)

C.如(wǎn)                    鹏(kūn)                  员(dǎng)                 (shī)

2、关联词填空。

即使………… 无论…………

不是……而是……   既然………… 

1.报警的(   )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

2.(   )他错了,你(   )不能打他,要给他讲清道理。 

3.(   )碰到什么困难,我们(   )要坚持下去。 

4.(   )觉得姐姐说的对,(   )应该按姐姐说的办法去做。

 

3、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8分)

眼急手快(    迫不急待(    燃眉之极(    走头无路(   

心旷神宜(    脾气暴燥(    络绎不决(    莫明其妙(   

惊慌失错(    再接再励(    换然一新(    专心至志(   

洗耳躬听(    誓死如归(    费寝忘食(    司空见怪(        

 

4、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淘气   行使 踪迹   规矩

B.惊慌失错   丰硕 介绍   维持

C.呼啸   向日葵 禁止   凶狠

D.折除   宽广 聚集   登陆

5、下面这句话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王五呢,他(        )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        )得到一个宝葫芦。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D.尽管……还是……

6、《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吐温

C.杰克·伦敦

D.狄更斯

7、《柳林风声》这本书主要介绍的四个小动物分别是(     

A.鼹鼠、水鼠、老獾、蛤蟆

B.鼹鼠、蝴蝶、老獾、蛤蟆

C.鼹鼠、水鼠、黄鼠狼、蛤蟆

D.田鼠、水鼠、老獾、蛤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积累填空。

1.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认识了_______的小英雄雨来;_______工作的法国雕塑家罗丹;________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3.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张若虚)

4.精诚所至,___________。《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赵师秀)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了解了想象画面的方法,你找了一首诗歌验证。

经过一棵开花的树

惠永臣

那么多的花还开在树上

那么多的花

掉落在地上

我站在树下

聆听着一朵花是怎样打开自己后

又是怎样掉落自己

这个过程

也许漫长,也许短暂

花朵里的蜜蜂

忙忙碌碌地嗡嗡叫着

它们没有机会为一朵花的掉落

去伤心

一棵开花的树

一生也没有去过远方的树

一年年就这样重复着自己

毫无怨言的

把自己长高、长老

【1】(词语理解)第二节中“聆听”的“聆”读音为______________,“聆听”在此处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是近义词。

【2】(画面描述)请你展开想象,结合诗歌中的事物,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情感)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内举行诗歌推荐会,你想把这首诗歌推荐给大家,请你写一段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8分)

(二)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她念一年级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并住院接受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害怕 可怕的是,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快掉光了。( )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   ),每天顶着一(棵 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消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的商议起来……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慎重  郑重地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同学都要  带)着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用横线画出(2分)。

2在第一节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读文章,回答问题。

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的商议起来……”他们会商议什么?(3分)

   

 

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她为什么犹豫了?(3分)

   

   

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她为什么又笑了?(4分)

 

 

(4)你喜欢海伦老师吗?为什么?(5分)

   

 

11、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往远处看,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城的城楼和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长长的堤岸旁有倒垂的杨柳。堤上是一座座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是一片树林,在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沿着湖边走到湖中心的那个岛上去,有一座石头砌成的长桥,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把湖岸和湖中心的岛连接起来,好让人们走到岛上去。

桥栏杆上有几百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有石刻的小狮子,可是没有两个狮子的姿势是相同的。

颐和园,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1选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作者按照______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处景点。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原文中“北京的颐和园是我国最美丽的皇家园林”这句话与短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用“~~~”画下来。

12、阅读短文《我把蘑菇带回家》,完成各小题。

我把蘑菇带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那年,我到青海就买了一袋当地的白蘑菇,准备过两天坐火车带回北京,让妈妈尝尝鲜。为了让蘑菇保持新鲜,我一回宾馆就在地上铺了张报纸,将蘑菇一个个立在地上,就像一把把小伞朝天,如它们生长时的模样。

②宾馆的服务员小姑娘笑着问我在干啥?我告诉她缘由,她听了暖暖地笑着说:“您看这蘑菇,每一个都白白的,圆鼓鼓的,最难保持新鲜,必须让小柄朝上,不然会烂的。”听了她的话,我又把小伞一样的白蘑菇翻过来,它们好像(   )。出发那天,小姑娘还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扬了许多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③上了火车,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卧铺下面。对面一个小伙子好奇地问我:“您带纸箱干什么?还捅了那么多的洞?”我说:“带的是白蘑菇,送给妈妈。”小伙子听了,也是暖暖地微笑,他说你我这样的带法,蘑菇会烂成水儿的。“那可怎么办?”“您得把蘑菇拿出来,晾在卧铺下面。”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

④火车开动了,我像育秧的老农,不厌其烦地趴到床下拔弄蘑菇。蘑菇们还好,平平安安的。不过,那时的绿皮火车没有空调,而天气也越来越酷热无比。小伙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哎呀,天太热了,蘑菇表而要是生了白膜,就不能吃了!”

③这可怎么办呢?我不知如何是好。小伙子却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抱着箱子,看了看卧铺旁边摆满东西的小桌子,对周围的人说:“麻烦大家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腾出这个小桌来放这个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

⑥大家听了,都暖暖地笑了,无声地把小桌上的东西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

的桌面。车窗外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里的水分渐渐蒸发了。

⑦终于,到北京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大家告别:“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⑧到了家,我把白蘑菇拿给妈妈,兴致勃勃地告诉她一路发生的故事。妈妈也暖暖地笑着说:“你不仅把白蘑菇带回家,还把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带回了家。”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在青海买了白蘑菇,准备带给妈妈。为了给蘑菇保鲜,小姑娘教“我”码放的方法,出发时还___________。到了火车上,一个小伙子让“我”_________,为了不让蘑菇坏掉,他帮“我”把蘑菇又装回箱子,让大家_______________放箱子,给蘑菇通风。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把蘑菇带回了家。

【2】联系上下文内容,填进第②自然段括号里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一把把可爱的小伞,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

B.雪白雪白的棉花糖一样,在空中飘来飘去。

C.晒太阳的胖娃娃似的,淘气地躺在草地上。

【3】第⑤自然段中,关于小伙子“二话不说”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指小伙子没有说话,就立刻行动了。

B.指小伙子检查蘑菇时,说了一句话。

C.指小伙子不知道怎么办,没有说话。

【4】文中有两个表示“我”倍加爱护白蘑菇的四字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文章结尾处,妈妈说的“最宝贵的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平台。

种蕉练字的杰出少年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以“狂草”而闻名于世。怀素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小时父母无力养活他,把他送到庙里当和尚。怀素自幼喜爱书法。他白天念完经干完活,( )多忙多累,( )抽时间练习写字。写字需要纸张,可他没有钱买纸。

一天,他看见院里芭蕉的宽大叶子,“这不也可用来写字吗?”他立即出去采来一张芭蕉叶,便写起来。可是,叶子上的字立即变成小墨珠,不成字形了。酷爱书法又善动脑的怀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去掉芭蕉叶面上蜡质的方法。“绿纸”写字成功了!他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可是寺庙里的芭蕉不多,“绿纸”眼看要用完了。于是,他有空就在寺院里和寺院外的空地上栽上芭蕉。后来,只要看到哪有一点空地,不论是路旁、塘边,他都要栽上芭蕉。先后种了上万棵,这样,他再也不用为缺纸发愁了。他每天起早摸黑,精练书法。几年后,怀素写过的芭蕉叶已能堆成一座小丘。

怀素精益求精,向名师求教。后来,从家乡挑着担子,千里迢迢,步行到京城长安(今西安)向大书法家颜真卿求教。经过颜的指点,他终于写出一手好字。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再用这个词语造句。

千里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先后

B.事情发展先后

C.怀素练字地点的变换

【4】读了短文第二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一小题中你提出了问题,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怀素种芭蕉的目的是什么?请将文中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读文中划“ ”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不对的打“×”。

(1)这则短文开门见山,介绍了主人公及成就。_______

(2)主人公怀素是一个为了练字不择手段的人。_______

(3)“怀素精益求精,又向名师请教。”这里的名师指的是“颜真卿”。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生命,是——勇气!

(1)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停顿,有强调的作用;B.表语言中断;C.表话题转移;D.表声音延长

(2)选文中的原野有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把选文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并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看到小小的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你会对这些小小的花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快乐作文。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写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有过哪些有趣的经历。(3)把过程写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