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我们不要把她弄脏了。
B. 自从上次我考得比小明好,他对我总是恶狠狠的,真可恶!
C. 渔民撒网与农民播撒种子都是为了收获。
D. 渔夫打开瓶塞一看,里面塞满了东西。
2、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
A.泪水,一忽儿便蒙住了她的眼睛……
B.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C.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照节拍飘动在一起……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抚摸(wǔ) 亲昵(ní)
B.恰好(qià) 鲸鱼(jīn)
C.硫黄(niú) 蔚蓝(weì)
D.矢车菊(shǐ) 蚌壳(bàng)
4、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环境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D.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5、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待候 脾气 一丝不苟
B.枪栓 刹那 飘飘悠悠
C.狂吠 滋味 有模有样
D.断绝 华丽 井然有序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1)静静的字写得很规矩。
(2)我们应该按规矩办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B.(1)他有时不免孩子气,有点儿任性。
(2)他太任性胡闹了,把邻居家窗户的玻璃都打碎了。
C.(1)龙龙闯了祸,妈妈非常生气。(2)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生气勃勃的样子。
7、选词填空。(5分)
清澈 清洁 清凉 清晰 清楚 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 )。
(2)雨后空气十分( )。
(3)环卫工人把街道打扫得非常( )。
(4)( )的小溪里,带着不同花纹的鹅卵石( )可见。
(5)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凉水,一股( )的感觉直沁肺俯。
8、我们一起参加叠词大聚会。
1.ABB式的词语
白茫茫
呆 黑 兴 白
2.AABB式词语
蓬蓬勃勃
指点 痛快 吞吐 支吾
3.ABAC式词语
越来越少
无 无 人 人 又 又
4.AABC式词语
源源不断
翩翩 毛毛 跃跃 津津
9、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卜算子是它的(_____)。
【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________。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麻雀
(1)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2)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3)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但是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就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4)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5)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而是麻雀少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说麻雀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3)自然段的大意,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来形容麻雀的愚蠢
B.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C.麻雀们喜欢“半路打劫”
D.麻雀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3】根据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段中举了两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概括,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中的现象让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请你再根据自己想到的问题给市长提出1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问题的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最后一段中,“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中的“那时”指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 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3】“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中的“似乎”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极洲与各大洲都不相连,然而科学家也在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
A.有些恐龙会游泳,游到了南极洲寻找食物。
B.大陆漂移造成恐龙足迹遍布全世界。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根据解释,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______)
(2)待人冷淡苛刻。(______)
【2】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花园景色的句子。这一自然段中花园的景色发生了变化是因为 。
【3】童话世界非常神奇,你觉得文段中最神奇的地方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句子中“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我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的方式来理解句子。小男孩用眼睛凝视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写到“巨人终于明白”,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闻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解释词语。
(1)声名狼籍:______________
(2)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踪迹—______ 灵敏—______ 纤细—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
这和文章前一段话中的_________相呼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5】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其原因不包括( )
A.下蛋时,炫耀成绩。
B.叫声难听。
C.欺软怕硬,趁其不备进攻。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
(2)“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下一撮儿毛来”描绘了母鸡恶毒的形象。( )
【3】“我一向讨厌母鸡。”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下列带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1.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演讲得真好,同学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2)老师很耐心地我们。
17、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正确的说法写在横线上。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取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作家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请你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吧!要求:写出小动物的外形、脾气、生活习性等具体特点,把观察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清楚。字数在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