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关于人物描写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心理描写)

B.雨来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语言描写)

C.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开。(环境描写)

D.青铜抓着一大把钱,站在雪地上,一时竟有点儿反应不过来。(动作描写)

2、下列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奢侈  疙瘩 麦杆  丰富多腔 B.凝视  窥伺 哺育  从容不迫

C.沦陷  侮辱 抡起  生气勃勃 D.陡峭  鸡雏 俏丽  扬长而去

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妖怪  溜走 B.丫头  罢手

C.辛福  木牌 D.凌晨  脸颊

4、“猫要是决定出去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句话中的“凭”的意思是(  

A.依靠 B.证据 C.根据 D.无论

5、在篮球比赛中,身材高大的队员多半(       

A.破天荒

B.开绿灯

C.栽跟头

D.占上风

6、下列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有才干的人才

B.领头羊——随声附和的人

C.铁公鸡——极度吝啬的人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B.在我的窗前有一棵,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C.猫的性格实在确实有些古怪。

D.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指悠远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 )

(2)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

(3)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

(4)形容颤抖摇晃的样子;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身体因惊恐而颤抖。( )

(5)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未解:不懂。④供:从事。⑤傍:靠近。

1题目中的“四时”指_______。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时节的景象。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诗句。

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地织布之事,但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__。“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塑造了农村儿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①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A着,B着,C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②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③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④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⑤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⑦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 浸没)了。

⑧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沉没 浸没)了。

⑨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⑩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一句中的“这样”指代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正确词语下面打对号,在选文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

【3】概括第⑩~节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哈尔威船长的高贵品质,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休现了船长_____________,第⑨小节开头是一个浮雕式的特写镜头:“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这里的描写突现了船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片段中的最后四个段落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_____________“凝视”中包含了人们的哪些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最后一份晚报》,回答问题。   

最后一份晚报

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吓我一跳。

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我疑惑地打量着她。“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果然有个报摊。

“买晚报?”我有些惊讶。

“嗯,买份晚报。”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

我很诧(chà)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

“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我问。

“怕被我妈妈看到。”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你妈妈?”

“就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

女孩儿低着头说:“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在我和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收摊了。女孩儿接着说:“谢谢叔叔,我回家了。”说完,她转身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

【1】句子“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中,“才”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

A.说明时间迟,天色暗。

B.说明灯光很微弱。

C.说明“我”的眼神不好。

D.说明女孩儿站得很隐蔽。

【2】对“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排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惊讶—疑惑—不解—诧异—恍然大悟

B.惊讶—疑惑—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C.疑惑—惊讶—诧异—不解—恍然大悟

D.疑惑—不解—惊讶—诧异—恍然大悟

【3】妈妈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报纸大约花了多长时间?(   

A.一个晚上

B.三十分钟

C.好几个小时

D.一个小时

【4】小姑娘为什么要“我”去她的妈妈那里买报纸?( )

A.她想看报纸。

B.她想让妈妈多一点收入。

C.她想让妈妈早点吃晚饭。

D.她想让妈妈早点卖完报纸回家。

【5】句子“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中的“塞”换成“放”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课文后,女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2、全神贯注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运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地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写出5个描写罗丹动作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表示____________

3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和对环保的重视。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也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每年植树节都会有主题标语:2014年的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2015年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去年是“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1植树节是每年的 ,中国第一个植树节是在   年设立的,今年是第 个植树节。

2设立植树节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年植树节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试着为今年植树节写一条主题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天地。

飞  龙

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yì  jì )龙。   

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    

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mó  mé ),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    

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chēn  chēng),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它只能在林间空(kōng  kòng  )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跟它就沾不上边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画出。

2为什么有人会认为翼龙是蝙蝠的祖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翼龙的飞翔能力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文文和莉莉相约周六上年一同去科技馆参观,但因为文文有事不能赴约,麻烦你转告莉莉,并问问莉莉把参观的时间改在周日的上年行不行?当天下午,你在学校走廊看到了莉莉,这时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天。小猪想出去找朋友玩儿。他来到树森林里,碰到了小花猫,对他说,小花猫,我们交个朋友吧。小花猫呜住鼻子,一句话也不说,调头就走。小猪又碰到了小白兔,他对小白兔说,我请你吃萝卜,你能跟我玩儿吗?小白兔挥了挥手说:“不,我才不吃你的萝卜,因为你太懒了,不爱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五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乐园。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爱。有亲人之爱,有朋友之爱,有师生之爱。现在就动笔写写自己的一位亲人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