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与其他三项使用的修辞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B.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C.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D.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声音。
2、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嫦蛾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已有两千年了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洛阳(luò) 弥漫(mí) 山脉(mài) 剖开(pō)
B.机械(xiè) 玉壶(hú) 践行(jiàn) 洗砚池(yàn)
C.酣睡(hān) 勤奋(qín) 冰雹(báo) 汹涌(xiōnɡ)
D.战役(yì) 屡次(lǚ) 摧毁(cuī) 胸膛(tánɡ)
4、下列词语中不是科学技术的一项是( )
A.嫦娥工程 纳米技术 B.嫦娥奔月 恐龙进化
C.神舟飞船 探测火星 D.人造卫星 发射火箭
5、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任凭……也…… 非……不可 不是……而是……
(1)我很生气,( )因为你,( )因为我自己。
(2)这个计划( )请上级批准( )。
(3)( )你怎么呼唤,他( )不会醒的。
6、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联系学过的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B.可以向他人请教。
C.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来解决。
D.不用急着解决,长大了就会懂了。
7、下列词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 老黄牛 百灵鸟
B.领头羊 变色龙 小蜜蜂
C.智多星 门外汉 马大哈
D.铁公鸡 哈巴狗 应声虫
8、读拼音,写词语。
huá jiǎng | bù jīn | jiū zhèng | bī jìn | cháo shuǐ | pāo xià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_______)写到(_____)
【2】诗中的哪些字词体现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_______厌: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画一画诗人与敬亭山相对的画面。
10、阅读理解。
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郗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高山倒(dǎo dào)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妆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 )什么时候,( )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己)。
鄱阳湖最令人陶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文 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时候,鄱阳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帆船“嘟,嘟,嘟……”地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渔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拼音或汉字。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造句。
心旷神怡(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围绕这句话,作者分别描写了鄱阳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时候的不同景象。
(2)文中画“____”的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鄱阳湖比作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鄱阳湖的静态美。
【5】你喜欢鄱阳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对不起
小小的蚂蚁
是我不小心
踩伤了你
不是我觉得
自身庞大
就可以随便欺负你
请接受我的歉意-对不起
在这个世界上
生命就是生命
跟自身大小
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小小的蚂蚁
假如说我和你
有点儿区别的话
那就是——
我的身体竟然如此
硕大无比
小小的蚂蚁
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你的疼痛
一直痛到我的心里
【1】怎样理解诗歌中“硕大无比”这一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主人公在向谁道歉?为了什么事而道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诗歌,说说你对画线部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诗歌中的主人公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宋庆龄故居的香樟树(节选)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的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长 常)青,( )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 )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召 招)虫。从同一颗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却永久保持。(既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 俱)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 )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 )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用“ ”画出选文括号里恰当的字。
【2】在选文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中“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写石榴树又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两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4】这篇文章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迹,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作客。”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1】补充片段中缺少的词语。
【2】小姑娘为什么吓了一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因斯坦工作室很乱,是因为爱因斯坦不讲卫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妈妈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恰当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
2.读例句,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例:(冬天):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厅有400平方米,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仿写句子)
这座塔高15米,相当于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如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请你仿照《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文的写法,写一首诗。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