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了《铁杵成针》,了解了老妇人用铁杵磨绣花针的过程,我不由得被她( )的精神所鼓舞。
A.持之以恒
B.奋不顾身
C.无坚不摧
2、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相同的一项是( )
A.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在唱歌。
B.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C.屋子里黑得像地洞里一样,让人觉得很神秘。
D.天空中飘着许多奇形怪状的云朵。
3、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秋游时,我们分组打“野战”。队长对我们说:“( )那个山洞位置( ),适合( )自己,( )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极其危险。”
A.尽管 隐藏 隐蔽 还是
B.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
C.即使 隐蔽 隐藏 也
D.虽然 隐藏 隐蔽 但是
4、与“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意思完全相反的一句是( )
A.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B.生物怎么不是人类的好老师呢?
C.生物不是人类的好老师。
D.不能不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薄(báo)雾 蛱(jiá)蝶飞 B.淹没(mò) 成活率(lǜ)
C.徜(cháng)徉 供(gòng)养不周 D.可恶(è) 引吭(háng)大叫
6、在教室墙壁上有一句激励大家勤奋学习的名言。上半句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下半句是“ ”。( )
A.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不读十日空
C.只要迈步总不退
D.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国正式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转折 D.表示声音延长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1.第二天早晨,船驶进邻国宏伟都城的港口。
2.广场四周的建筑群颇为难以形容,虽然其中有些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对幸福的新婚夫妇将度过他们宁静、美好的夜晚。
4.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日积月累。
蜂
[唐]罗隐
不论________与________,无限风光__________。
________百花成______后,为谁________为谁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___________写出了蜜蜂的辛劳,写两个四字词语赞美蜂: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叫“望君归”。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天安门的。
【2】找出文中写了天安门城楼的哪些地方。这些描写突出了天安门城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zhì chì)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代 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妈妈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
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耀 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娜娜,向上游。”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向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找出描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本义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4)短文中“向上游”的“上”和“迎难而上”的“上”各是什么意思?————————————————————————————————————————
(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句歇后语,你也能写两句吗?
A、——————————————————————————
B、——————————————————————————
(6)“我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
————————————————————————————————————————
12、课外阅读。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的空气 (__________)的夕阳 (__________)的晚景
(__________)地欣赏 (__________)地爱抚 (__________)地呼吸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阔别已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水马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三个句子分别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作者按由____及___的顺序观察了的乡村表达了作者 ________之情。
【5】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
士兵们和中尉注意听着,看看周围的灌木丛,又望望道旁的白桦树。他们突然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一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中尉想着心事,轻蔑地冷笑了一下。
【1】文首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瓦砾”、“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国军官司和士兵是怎样发现小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孩为什么对德国军官说“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猫伯伯
丰子恺
①这猫名叫“猫伯伯”。在我们故乡,伯伯不一定是尊称。我们称鬼为“鬼伯伯”,称贼为“贼伯伯”,故猫也不妨称为“猫伯伯”。大约对于特殊而引人注目的人物,都可讥讽地称之为伯伯。
②这猫的确是特殊而引人注目的。我的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来,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了。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③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来,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放在地上,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得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坐着喝茶时,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的天宫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的无礼,一面起身捉猫。但贵容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如此甚好,我也何必做煞风景的主人呢?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1】这猫被称为“猫伯伯”是因为它( )
A.年岁大像老伯伯
B.特殊而引人注目
C.像鬼而令人害怕
D.像贼而让人讨厌
【2】对第②段中“身体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体会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喻,表达作者对猫伯伯的嫌弃
B.比喻,说明猫伯伯身上气味不好
C.反语,可见作者对猫伯伯的喜爱
D.反语,调侃猫伯伯太脏了
【3】第③段中“我正襟危坐”是因为( )
A.“我”在演剧
B.“我”在画画
C.怕猫伯伯捣乱
D.贵客难得光临
【4】看到猫伯伯“冒犯”贵客,下列哪一项不是“我”的反应?( )
A.既觉唐突又忍俊不禁
B.惶恐不安并连声道歉
C.盼猫离开不打搅演剧
D.呵斥并起身捉猫
【5】丰子恺将第③段的那一幕画了下来。根据文本推测,它应是下列哪一幅?( )
A.
B.
C.
D.
【6】第②段中作者通过哪两件事表达一家人对猫伯伯的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主客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认识“中国绿”。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可谓花样繁多,颜色名称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人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曾推出过一套名为“中国美色”的明信片,其中还夹有一张色卡,依据古代历史上相关文物的经典配色对98种中国传统颜色做了一个罗列,下图是其中一部分。请从中任选一种颜色,通过理解字面意思、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弄清楚其得名原因,并写出有这种颜色的事物(至少两种)。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得名原因:______________
对应事物: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我读了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已经大约五十岁了。工作起来却向年轻人一样。最近,他编写了一本新书“我的教育理想”。他说:“我要把教育事业奉献给毕生的精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朗诵竟赛,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刚开始还含糊不清,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洪量,表情越来越丰富,口齿越来越清晰。我又惊讶又兴奋,没想到大声朗诵是这么喜欢我。都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以后肯定大概不会不敢上台表演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万米长跑比赛非常激动,二十几名运动健儿你追我赶在跑道上。观众不停地喊“加油”,都希望盼着本班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9、习作芳草地。
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字数4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