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一项:(  )

A.逃(dùn台(yàn) 铁chǔ

B.业()船wéi) 机xiè

C.急(tuān) 推sǎng然(

D.祸(zhào) 须)  次(

2、踏着新泥,过溪流(       

A.徒步过水,渡。

B.经历。

C.牵涉,涉及。

3、林则徐给福州西湖宛在堂题了一副对联,上联为“长空有月明两岸”,根据对联对仗的特点推测,下联是(  )

A.耳外浮云何足论 B.四面湖山归眼底

C.天教处士领湖山 D.秋水不波行一舟

4、“别看亮亮平时大大咧咧的,但他说话做事可以说是‘ ’,说到做到,大家都信任他。”横线中填入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言必信,行必果。

C.爱人者,人恒爱之。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下列选项中,句子变化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B.母鸡把抢食的大鸡赶出老远。/抢食的大鸡被母鸡赶出老远。

C.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D.她觉得青花瓷不是一般地漂亮。/她觉得青花瓷一般是不漂亮的。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稀(shū)     莲蓬(bō)     利(ruì)       心(tán)

B.近(fù)       领(shuài)     立(sǒnɡ)     (ɡuān)

C.闪(shuò)   (sù)          丽(yǐ)       (lài)

D.若(tǎnɡ)   (shì)        (hè)       (yīnɡ)

7、下列成语不属于描写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A.悲痛欲绝

B.心急如焚

C.欣喜若狂

D.临危不惧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蝉声住,   ,一手好橹。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专项训练。

母亲的爱

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烂漫

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

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

这首诗共_______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_______韵。

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_____

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

(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_____

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

(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___________

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

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所谓平安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小时候在朝鲜南部一个小镇上学,当时战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小学仍在坚持上课,但一听到防空警报就不得不中断。

  记得有一堂语文课,老师给全班同学出了一道作业题目:平安是什么?

  同学们纷纷答到:

  “老师,平安是在外打仗的爸爸能天天在我身边!”

  “老师,平安是晚上不做噩梦!”

  “老师,平安是每天早晨都有面包和牛奶!”

  “不对,这都不是平安的最佳答案!”老师说。

  这时有一个同学在白纸上用笔画了一幅画:巍峨的山下炊烟袅袅,小木屋前的林荫小路通向远方,白云小鸟遥相呼应……

  “老师,这应该是平安了吧?”同学举着画对老师说。

  “也不对,这应该是安静!”

  那到底什么是平安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这时,老师也从拿出一幅画:画面上,暴雨如注,狂放劲吹,大树颤栗。在树的枝桠处,有一处鸟巢,一只大鸟张着翅膀,眼睛警惕地四处张望;在她的翅膀下,是几只小鸟,她们睡得很熟,很安详……

  时隔半个世纪,潘基文对这堂课仍然记忆犹新,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希望平安能像阳光一样照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平安其实就是能像婴儿一样,拥有温暖的羽翼,无论外面如何凄风苦雨,仍在一种爱和责任的保护下。做着甜美的梦!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中断——( )   安静——( )

议论——( )   张望——( )

【2】写句子。

无论……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别用“ ”和“﹏﹏”划出潘基文小时候上学时和长大后对平安理解的句子。

【4】你认为平安是什么?说说你对平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空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第①段描写了乡下人家_____的情景。描写了天边的_____、向晚的______、归巢的_____等景物。

【2】第②段描写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这样写体现了夜晚的安静还是热闹?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

【3】第③段的这个句子是课文的___句,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____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_____由衷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12、阅读理解。

养猫

冰心

当我的小女儿吴青把小猫抱过来放在我的书桌上时,我一眼就看上它!它一身雪白,只有一条黑尾巴和背上的两块黑点。我说:这猫的毛色有名堂,叫做“鞭打绣球”。我女儿高兴地笑了。

我自己行动不便,咪咪的喂养和调理,都由吴青和她的爱人陈恕来做。他们亲昵地称它为“我们的小儿子”。

他们天天给它买鱼拌饭吃,有时还加上胡萝卜丝之类的蔬菜。天天早上还带它下楼去吃一点青草。还常常给它洗澡。咪咪的毛很长,洗完用大毛巾擦完,还得用吹风机吹干,洗一次澡总得用半天工夫。

当他们备课时,小猫就蜷伏在他们的怀里或书桌上;但当他们上班的时候,它也会跑到我的屋里,在我床尾叠起的被子上闻来闻去,然后就躺在上面睡觉,有时会跳上我照满阳光的书桌,滚来滚去,还仰卧着用前爪来逗我。

咪咪还有点“人来疯”,它特别喜欢客人。客人来了,它总在桌上的茶杯和点心之间走来走去。客人要和我合影时,陈恕也总爱把它摆在我们中间。因此咪咪的相片,比我们家第三代的孩子都多!

【1】联系上下文,我猜“有名堂”是指__________,“人来疯”是指__________

A.爱撒欢 B.有趣味

【2】仿照例子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取名字。

例:给爱猫取名图 _________

【3】品读句子,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天天给它买鱼拌饭吃,有时还加上胡萝卜丝之类的蔬菜。天天早上还带它下楼去吃一点青草。”两个“天天”重复,不能表现主人对猫的喜爱。

B.“咪咪的毛很长,洗完用大毛巾擦完,还得用吹风机吹干,洗一次澡总得用半天工夫。”主人为猫洗澡的事例,表现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C.“他们亲昵地称它为‘我们的小儿子’。”一个特别的称谓,一份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把猫视为儿子的无比亲密之情。

【4】比较阅读本文和下文周而复《猫》(节选),我发现二者都写出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关于二者的不同之处,下面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白,一半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啊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A.周而复的《猫》具体详细地描写了猫的外貌、动作、神态;冰心的《养猫》除了描写猫之外,还写出了家人对猫的照顾等。

B.周而复的《猫》语言生动,冰心的《养猫》语言朴实。

C.周而复的《猫》抓住“毛色”进行外貌描写,特点鲜明;冰心的《养猫》抓住“毛色、眼睛、尾巴、嘴、胡须”等方面进行外貌描写,栩栩如生。

13、课外阅读。

化石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们的遗体,保留了它们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泥土龟裂的现象……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1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指的是什么,用“√”选出。

A.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 )

B.琥珀中的昆虫。(   )

C.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的生物遗体。(   )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_____

(2)“寒武纪”时,地球上全部是海洋。_____

(3)“第四纪”时,天气寒冷,冰河时期来临。_____

3有的同学说,可以根据化石上裂开的缝隙,推断出那个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石炭纪”时代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①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两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miáo)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②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本文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赏析。

(1)句①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字词或标点)

1.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正确的说法写在横线上。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取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表达与交流

每个人可能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你的乐园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爱干什么?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乐园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