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个童话作品是安徒生写的?( )
A.《宝葫芦的秘密》
B.《巨人的花园》
C.《海的女儿》
D.《白雪公主》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bó) 恐龙(kǒnɡ) 前俯后仰(fǔ)
B.开辟(bì) 挣扎(zhá) 翻滚怒吼(hǎo)
C.隧道(suí) 澎湃(bài) 繁衍(yán)
D.崭新(zhǎn) 快捷(jié) 头颅(lú)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篱笆(lí) 杂技(zá) 锄草(cú)
B.剥莲蓬(bāo) 鸡冠花(guān) 朴素(pú)
C.慰藉(jí) 奢侈(chí) 窥视(kuī)
D.朦胧(lóng) 徜徉(cháng) 漫灭(màn)
4、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
A.啼啭(zhuàn) 熙攘(rǎng) 僻静(bì) 绵亘(gèng)
B.渺小(miǎo) 怅望(chàng) 萦绕(yíng) 女娲(wā)
C.澎湃(bài) 蜷缩(juǎn) 唱和(hè) 静谧(mì)
D.遨游(áo) 勉强(qiáng) 气氛(fèn) 水槽(cáo)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B.作者游览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
C.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描写了“我”过孔隙时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6、“青铜一家的日子( )能过得下去,( )他们勤劳努力。”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是( )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之所以……是因为……
7、下面对《柳林风声》的故事情节,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鼠来到了獾的家,好心的獾赶紧端来热水和食物,还把他们安置在一个极其舒适的房间休息。
B.热情的水鼠撑开小船来到对岸把鼹鼠接上,划着小船顺流而下,跟着河水足足玩了一年。
C.蛤蟆刚好买了一辆漂亮豪华的马车。见水鼠和鼹鼠来了,他不由分说就带着他们去郊外旅游。
D.鼹鼠请求试试划船,水鼠担心他没有经验,会翻船,但拗不过鼹鼠的再三请求,结果鼹鼠把船划翻了。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在百花盛开时喜笑颜开的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王冕借墨梅自喻,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经常教导我们,遇到困难或麻烦时,不要抱怨,要去想解决的办法,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一直很贪玩,现在已到四年级才想开始好好学习,但又害怕基础差赶不上同学们,姐姐鼓励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从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_____”字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语段精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了恐龙的画卷。
B.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3】“点睛”之笔”在选文中指的是( )
A.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B.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科学家提出假说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辽西有了重大的发现。
B.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变,飞上了蓝天。
11、片段阅读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作者被________身上表现出来的________所震撼,认识到天地之间所有的母亲都是__________。
【2】联系全文内容:从(____),可以看出母鸡很负责;从(____),可以看出母鸡很慈爱;从(____),可以看出母鸡很勇敢;从(____),可以看出母鸡很辛苦。
A.有一点响动,就警戒起来,准备作战
B.夜间有什么动静就啼叫
C.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D.鸡雏们的肚子圆圆的,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12、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老师(节选)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孩子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老师的。
①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束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②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③有一次,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拐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1】从文中看,作者描写的老师是一个________(岁数)的小孩,名叫_________。
【2】文中已经用序号标示出三个部分,请你改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件事,并根据小标题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标题: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师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别人身上任何一方面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B.孙涵泊对外人总是显得傲慢,说明他很冷漠。
C.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往往童言无忌、童心无邪。
D.孙涵泊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是很多大人身上所没有的,令作者欣赏。
14、课外阅读。
炊烟
①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②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③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④早晨,天色往往最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惬意的。
⑤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的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⑥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抑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徐徐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纯粹的吧。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是________的。
【2】短文的第⑤自然段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夸张 B.照应 C.对比
【3】“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这句话中的“________”一词,写出了乡村的炊烟不张扬的特点。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4】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照射着树林。(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8、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30分)
题目:我真 (可以填高兴、难过、烦恼、后悔……)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题目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把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3)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数在400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