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运用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拟人)
B.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设问)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比喻)
D.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田间的大道小道……(排比)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杂兴:复杂的内心感情)
B.白发谁家翁媪(翁媪:老翁、老妇)
C.欣喜若狂(若:如,像)
D.枝折花落(折:断)
3、请你准确地挑出下边句子中的错别字,用“___”划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1.了取用母亲的眼睛角模,警官争求父亲的意见。( )
2.当他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做用,他们将会多么自毫!( )
4、下列这些互联网词语,在原有意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含义的一项是( )
A.多媒体 B.互联网 C.桌面 D.云技术
5、鲜为人知这个词中画线字的正确义项是( )
A. 新鲜 B. 鲜美 C. 鲜明 D. 少
6、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颤(zhàn) 嘶哑(rǎ) 羡慕(xiàn) 无可奈何(nài)
B.拯救(zěng) 恐怖(bù) 发霉(méi) 哄堂大笑(hōnɡ)
C.彻底(qiē) 撇开(piē) 瓶子(pínɡ) 无缘无故(yuán)
D.拳头(quán) 笨拙(zhuō) 角色(jué) 重整旗鼓(chónɡ)
7、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皱眉(zhòu zòu) 一簇(chù cù)
灰心丧气(sāng sàng)噘嘴(juē jué)
8、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____)凡有生客进来(____)鹅必然厉声叫嚣(____)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____)它也要引吭大叫(____)不亚于狗的狂吠(____)
9、课外类文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①田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④未解⑤供⑥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锄草。
②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③当家:主持家务。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④童孙:指儿童。
⑤未解:不懂得。
⑥供:供奉。这里指“参加、从事”。
【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
打水
初夏的一天下午,骄阳似火,树梢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五(2)班的同学正在操场上体育课。
这时,二楼五(2)班的教室窗前,出现了一个女同学的身影。她一手扶着窗沿,一手架着拐杖,倚着窗口向外张望。她叫丁晓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五年来 同学们对她热情相助的情景 顿时浮现在眼前 风雨中 同学们为她撑伞 雪地里 同学们背她上学 她生活在这个集体里 感到多么幸福啊 她抬头看着烈日,恨不得变成一片云彩为同学们遮阴,化作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消暑。天气这么热,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杯,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水杯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拿了一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柺,左手端杯,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着眉头,咬紧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杯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水杯里盛满了她对同学的深情厚谊。
下体育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涌进教室。看到每个人的水杯里都凉着开水,大家猜——准又是丁晓颖!大家端起水杯,不住地感谢她。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在第2自然段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中的“一趟、两趟、三趟……”换成“一连跑了好几趟”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准又是晓颖”中的“又”字体会到丁晓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说说“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______ 安静——______ 丰收——______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______ 热闹______ 丰硕______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12、课外阅读。
《青铜葵花》(节选)
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然而现在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夜晚,他躺在床上,眼睛骨碌骨碌地睡不着。但一到了白天,他好像什么也不想,依然像往日一样,带着葵花到田野上游荡去。而葵花也显出没有任何心思的样子,一步不离地跟着青铜哥哥。他们仰脸去看南飞的大雁,去掉只小船到芦苇荡捡野鸭、野鸡、鸳鸯们留下的漂亮羽毛,去枯黄的草丛中捕捉鸣叫得十分好听的虫子…
这天晩上,大人们把他们叫到了面前,将安排告诉了他们。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奶奶把葵花拉到怀里用胳膊紧紧地将她搂抱了一下,心酸酸的。青铜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我上学也没有用。我要放牛。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她小,她不会放牛。”这两个孩子就这样争辩着,把大人心里搞得很难受。葵花将脸埋在奶奶的胸前,一个劲儿地哭起来:“我不上学!我不上学…”
爸爸只好说:“再商量吧。”
第二天,当事情然不能有一个结果时,青铜转身进了房间,不一会儿捧出一只瓦罐来。他将瓦罐放在桌上,从口袋里掏出两只染了颜色的银杏来,一颗为红色,一颗为绿色。这里的孩子常玩一种有输赢的游戏,输了的,就给银杏。那银杏一颗颗的都染了颜色,十分好看。许多孩子的口袋里都有五颜六色的银杏。青铜比画着说:“我把一颗红银杏、一颗绿银杏放到瓦罐里,谁摸到了红银杏,谁就去上学。”
三个大人疑感地望着他。他朝他们悄悄地打着手势:“你们放心好了。
大人们都知道青铜的聪明,但他们不知道青铜到底耍什么名堂,有点儿担心会有另样的结果。青铜又一次悄悄向他们作出手势。那意思是说:“万无一失。”大人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同意了。
青铜问葵花:“你明白了吗?”葵花点点头。青铜问葵花:“你同意吗?”葵花看看爸爸、妈妈,最后看着奶奶。奶奶说:“我看呀,这是好主意呢。”葵花便朝青铜点点头。青铜说:“说话可要算数!”“算数!”妈妈说:“我们在旁边看着,你们两个,谁也不得耍赖!”青铜还是不放心,伸出手去与葵花拉了拉钓。奶奶说:“拉钩上吊,一万年不变。”葵花转过头来,朝奶奶一笑:“拉钩上吊,一万年不变。”爸爸妈妈一起说:“拉钩上吊,一万年不变。”
【1】加点的词语“准确无误”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从这个词语能够感受到青铜非常地________。(只填序号)
A.难过 B.坚决 C.期待 D.忧郁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填序号)
①语言 ②动作 ③外貌 ④心理
【3】从哪句话中可以体会出葵花很懂事?请用“________”画出来。
【4】青铜和葵花都不肯上学,是因为( )
A.两个孩子都想放牛
B.放牛比上学更重要
C.两人都想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对方
D.两个孩子都不想上学
【5】看到兄妹俩都不肯上学,大人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 经常——(______)
【2】写出两个含“天、地”的词语。
天高地阔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文段中写了哪两个场景?概括出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文中哪句话?用“ ”画出,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6】你觉得家乡哪些景色最美丽,令人向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 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词句赏析,对的打“√”,错的打“×”。
(1)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____)
(2)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____)
(3)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____)
(4)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大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母子三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1)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沙沙,小草长出了嫩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7、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2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