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tài)山 手(zhànɡ) (shuān)住

B.(yǎn)台 (diào)遣 大(yàn)

C.(bó)雾 (cáng)开 (zǎi)

D.(chì)序 (qì) (mài)

2、没有写错的一组是  ( )

A.欣慰  聚精会神  杂草从生  芦苇

B.阻挡  以防万一  永住人间 防备

C.凝神  不速之客  飘飘幽幽  经济

D.精通  知已知彼  出其不意 逻辑

 

3、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A.《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著名科学家刘忠范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B.纳米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C.本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

D.作者在文中介绍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照列  挣扎  病灶  朦胧 B.掘地  刹那  劫难  劈面

C.慰藉  鸟冀  教练  稿纸 D.急促  聚集  窟隆  折除

6、“籍”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相关?( )

A.借口

B.书册

C.地区

D.安慰

7、选择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     既然…………

【1】( )小明经常锻炼身体,( )他的身体特别好

【2】(   )你坚持要走,我( )不拦你了

【3】(   )奶奶年纪大了,(   )她行动很利索

【4】(   )刮风下雨(   )按时到校学习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只 ( 职业 )            ( 炽热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繁星(七一)

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上面的诗歌,流露出母亲对孩子______和孩子对母亲______

A.深深的依恋

B.深深的爱

C.殷切的期盼

D.深深的抱歉

【2】照样子仿写。

这些事——         _____________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_____________

月明的园中,        _____________

藤萝的叶下,        _____________

母亲的膝上。        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语段阅读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解释其含义

凄惨:_______________

负责:_______________

2母鸡是合格的母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么赞扬母鸡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孔子学琴

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精通音乐。如弹琴、鼓瑟()、吹笙(shēng)、击磬(qìng),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好琴。但孔子从不满足。他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xiāng)学弹琴。

②师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望。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师襄轻轻地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③过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首新的曲子了。”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④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师襄听得如醉如痴,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他快步走了过去,激动地说:“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说完,又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

⑤不知又过了多少天,师襄又来听孔子弹琴。他静静地坐在孔子身旁,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突然,琴声戛然停止,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他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⑥师襄一听,惊叹不已。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说:“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1孔子是怎样学琴的?在师襄与孔子的对话中找出关键词,按顺序填入括号中。

(学会弹奏曲谱)→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②自然段画“_______”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_______的孔子。

3《孔子学琴》这个故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鸬鹚报信(节选)

宋朝时在湖南有一座仙人山山上有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大寨子叫仙人山寨寨主是杨幺的部将刘衡寨下河滩边住着一户渔民祖孙两人爷爷七十多岁了,叫陈冬甫,孙儿才十一二岁叫陈小毛靠放鸬鹚捕鱼为生刘衡见他们一老一小相依为命便非常体贴他们每次打了豪绅财主和官家的粮食钱财都亲自给他们送上一些祖孙两人每次捕了鱼也很便宜地卖给义军

一天刘衡对小毛说:“小毛你能训练鸬鹚报信吗?”

训练不好( )耳光!”小毛马上接话天真地在脸的一边刮了一耳光

刘衡走了以后小毛真的和爷爷商量训练鸬鹚的事了夜里小毛( )了一些稻草人,用棕片、荷叶编成( )甲披戴起来让他们坐在船上再悄悄地从河湾划到滩边来开始鸬鹚不警觉小毛在脸上涂了锅灰轻手轻脚摸向鸬鹚船捉住一只鸬鹚那鸬鹚一阵“嘎啊嘎啊”乱叫翅膀乱扑脚乱抓别的鸬鹚也醒了把头从翅膀里伸出来东张西望发现伙伴被黑影捉走了又急又怕嘎啊嘎啊”放声乱叫扑通扑通”一只只急忙( )入水中了

小毛就这样隔一天“捉”一只隔两天一回,训练了半月二十天久而久之这些鸬鹚在夜里都很警觉了还派了“哨兵”轮班放哨哩

一天宋军一支水军从鼎州(今常德市)城里偷偷开出来夜蚊子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要一举收拾仙人山寨他们每只船上坐满铁盔皮甲举矛拿刀背弓挎箭的妖贼船内没有一星儿灯火也没有一丝儿声响连划船也是用巴掌宽三尺长的桡(ráo)片顺着船边一下一下往水里插船只刚刚过河湾就被鸬鹚哨兵发觉了,嘎啊——嘎啊——”叫了起来别的鸬鹚也惊醒了晓得发生了情况也“嘎啊嘎啊”互相呼叫

滩头茅棚里陈冬甫爷爷醒了孙儿小毛也醒了爷孙俩翻身朝河里一看:黑糊糊的一片船只不知来了多少宋军爷爷说:“我筛锣你上山报信!”

小毛起脚就跑爷爷“当当当当”打响了大锣鸬鹚呢以为船上的人要捉它们又受了锣声的惊吓扑”一只只钻入水中了

刘衡一听到阵阵又急又紧的锣声马上带领义军披挂下山,在山腰碰上了小毛知道宋军已到了河边立即兵分两路:步骑兵在滩头摆开战场;水兵划船断宋军的后路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还派了‘哨兵’轮班放哨哩”中“哨兵”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A.引用 B.特定称谓)

(3)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A.歇后语 B.谚语)我也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4、5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小毛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3、课外阅读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    )因为记忆力不好,(    )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     )不能消化书的内容,(     )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  流)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 / 划去。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了事: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从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    不是……而是……

4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回家

有一天,闻名全球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想问题,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时,想问别人,却偏偏忘了自己家的住址。幸好他还记得他的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就往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他怕秘书笑话,就假装别人询问:“请问,爱因斯坦的家住在哪里?”秘书没有听出是爱因斯坦的声音,就说:“对不起,爱因斯坦博士不愿别人打扰他,他的家庭地址是不能奉告的。”这时爱因斯坦不得不说:“我就是爱因斯坦呀。”他的话使秘书大吃一惊。

无独有偶,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巴尔扎克常常外出散步。有一次他怕有人找他,临出门时在大门上写上了几个字:“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请来访者下午来。”

他一边散步一边构思小说。几个小时后他饿了,就开始往家里走。到了家门口,他看到大门上的字,十分遗憾地叹了一口气说:“原来巴尔扎克先生不在家呀。”说完他掉头又往回走,继续构思他的小说。

一个是大科学家,一个是大文学家,为什么有时连自己家也想不起来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并不奇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极度迷恋于某件事时,在他的脑部神经中枢会产生一个极大的兴奋点,其他的一切都暂时被抑制住了。他此时已进入忘我的境地,除了他所思考的问题,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他们暂时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是完全可能的。他们的这种“迷恋”状态,正是他们的创造精神达到高峰的体现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故事。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

【3】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巴尔扎克会忘记了自己的家呢?把原因用“﹏﹏﹏”画出来。

【4】对短文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迷恋”通常表示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在这里表示“专注”的意思,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否定。

B.这种“迷恋”状态指的是两位名人专心致志、物我两忘的伟大精神。

C.告诉我们只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就有可能激发潜能,有所创造。

【5】有人说爱因斯坦和巴尔扎克都有点傻,连自己的家也忘了。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完成句子

(1)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加点词语造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句子医院。

1.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对写科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愿望。

2.在马上,你不用离鞍,虽然稍一伸手,但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3.“六一”庆祝会上,我的舞蹈刚跳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就热烈鼓掌。

17、修改句子。

1.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拍着雨来的肩膀轻轻地,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日的芒砀山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澈的泉水把晚霞映得一片金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强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难忘的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处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