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报》中“森林里的稀罕事儿”不包括( )
A.一只山羊吃光了一片树林
B.草莓熟了
C.狗熊吓死了
D.钓鱼
2、关于《白桦》的主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的赞美之情。
C.《白桦》通过描写白桦的高洁、挺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反义词)下列词语中,与“局促”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慌张 B.从容 C.催促 D.狭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C.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D.对于知识,他真是贪得无厌。
5、“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朗读这句话应读出( )的语气。
A.着急 B.好奇 C.悲伤 D.担忧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脾气 淌若 枝拆花落 变化多端
B.宽敞 隐蔽 身材魁梧 人影绰绰
C.懒惰 饺龙 家喻户晓 火辣辣
D.撒慌 蹲着 百依百顺 殊死拼搏
7、选择正确读音。
震撼gǎn( )hàn( )
玷污zhān( )diàn( )
家雀qiǎo( )què( )
8、比一比,再组词。
拨(_______) 瑕(_______) 幼(_______) 稍(_______) 驰(_______)
拔(_______) 暇(_______) 幻(_______) 梢(_______) 池(_______)
9、课外阅读。
绿叶
刘湛秋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
芊毛与脉络那样纤细。
在春天的调色板上,
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
幼儿微弱的呼吸,
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
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风是它永恒的保姆,
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
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1】写出绿叶的生长过程。(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森林交响曲。
【2】诗中最能反映主题的一句是( )
A.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
B.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
C.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
D.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一小节中诗人把春天的雨水孕育了绿叶的萌芽说成是“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______)
(2)“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乡下人家(节选)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A. 中带着几分B. ,显出一派C. 的农家风光。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D. 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把下面四个词语分别填到文段中A、B、C、D处。
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
【2】文段中第③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____”字用得好,让人感受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和春季勃勃的生机。
【3】文段中第①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这幅画面可命名为“__________”。第②③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这幅图画可用“__________”来命名。(选择填空)
A.雨后春笋图 B.鲜花盛开图 C.屋后的竹林和春笋 D.门前场地上的各种鲜花
11、课文链接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 ) 山形( ) 溪流( )
(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 、 和 。
(3)本段作者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A 排比与拟人 B 排比与比喻
12、读片断,回答问题。(7分)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ánɡ xínɡ)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3) 说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美?(3分)
13、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被送到北平。刚一下车,故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祸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难的前一夜,古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体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了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制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1】给文章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成语。
(1)张口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地方充分表现了吉鸿昌“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赞颂了吉鸿昌烈士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中关村每到盛夏,八十二楼门口总有个大号的西瓜摊,摊主是个歪脖子大兴人,姓魏,挑西瓜不用敲,用耳朵贴上听,十拿九稳。因为这个绝活儿,这位在中关村的小摊贩里位列八大怪。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骑上车,直奔魏师傅的瓜棚子 –—— 毕竟他的瓜好。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呢。谁呢?王元先生和王太太,两位一边挑一边算价钱呢。。
魏师傅的西瓜卖得好,不免有些“作怪”。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
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王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算的不对,那大西瓜皮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却见王先生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两个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1】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活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15、根据下面的情景,写一串连续的动作。
蝴蝶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下班回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最近,学校举行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声情并茂,有名著朗颂会,有唱家乡民摇,有走进“草莓园”……综合性学习活动即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又增长了我们的视野。
19、习作
泪水代表什么?有时,它表达的是一种伤心;有时,它流露的是一种幸福;有时,它代表着无限的快乐……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那一刻的泪水代表什么呢?那背后的故事一定更让你刻骨铭心吧!
温馨提示:1.请以“那次,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习作。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3.书写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