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联欢会圆满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 (   )  离开剧院。

A. 陆续 B. 连续 C. 慌忙 D. 紧急

2、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地说着,就像清泉潺潺地流淌。

A.细声细气 B.声如洪钟 C.唠唠叨叨 D.结结巴巴

3、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近义词的一项是(   )

A.翻腾  翻滚  渗出  吸收 B.柔嫩  柔软  挣扎  抗争

C.详细  仔细  描绘  书写 D.崭新  全新  兴起  暗淡

4、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小男孩亲吻了巨人的脸。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他拿出一把大斧子,chāi除了围墙。

A.jiá 折 B.jiā 折 C.xiá 拆 D.jiá 拆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破损 附近 前俯后仰 五彩班斓 一丝不苟

B.潇洒 帐蓬 震耳欲聋 无优无虑 惊心动魄

C.锐利 推测 从容不迫 变化多端 感叹不已

D.分辨 篱巴 镇定自若 自强不息 惊慌失错

6、在朗读中,表达意图不一样,重音的位置也不一样。读下面的句子,想想重音部分强调的是( )

周日我请你去卖场看电影

A.强调时间

B.强调“谁”

C.强调地点

D.强调“做什么”

7、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泰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词语闯关。

xíng shǐ kū long hùn luàn wéi ch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zhì xù gǎng wèi zhǔ zǎi diào qiǎ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我能行。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

【2】诗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

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麦哨》,完成练习。

麦哨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麦哨”是用什么做的?( )

A.麦秆

B.塑料

C.铁皮

D.茅茅针

【2】“呜卟,呜卟,呜……”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

A.声音的延长

B.没写完,而且不断重复

C.内容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3】“每根麦秆都擎起丰满了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 ”横线上应填哪一项?( )

A.春天里的使者

B.一盏盏彩灯

C.一个小绒球

D.乐谱上的线条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草地就是运动场。

B.草地上有一个体育馆的垫子。

C.草地上的草长得多而茂盛,写出了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D.草地又柔又软,真的连体育馆的垫子也比不上。

【5】“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短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7】仿写句子。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

然而现在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

夜晚,他躺在床 上,眼睛骨碌骨碌地睡不着。但一到了白天,他好像什么也不想,依然像往日一样,带着葵花到田野上游荡去。

而葵花也显出没有任何心思的样子,一步不离地跟着青铜哥哥。他们仰脸去看南飞的大雁,去撑只小船到芦苇荡捡野鸭、野鸡、鸳鸯们留下的漂亮羽毛,去枯黄的草丛中捕捉鸣叫得十分好听的虫子……

这天晚上,大人们将他们叫到了面前,将安排告诉了他们。

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

奶奶把葵花拉到怀里,用胳膊紧紧地将她搂抱了一下,心酸酸的。

青铜却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我上学也没有用。我要放牛。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她小,她不会放牛。”

这两个孩子就这样不停地争辩着,把大人心里搞得很难受。妈妈竟转过身去——她落泪了。

葵花将脸埋在奶奶的胸前,一个劲地哭起来:“我不上学,我不上学……”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评价以下人物。

青铜:___________       葵花:____________

奶奶:___________       爸爸和妈妈:____________

【3】故事最后到底谁去上学了?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请预测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不食无主之梨

南宋末年,兵荒马乱,社会秩序很不稳定。一天下午,忽然有人大声喊:“有军队攻过来了!”许衡和众人立刻赶去别处避难。这时正值盛夏骄阳似火,跑了五六里路,大家累得满头大汗。还好,军队没有追来。人们个个口干舌燥,渴得要命。

突然一个人惊喜地大叫起来:“梨,大家快看!”人们一跃而起,向梨树飞奔而去。只见一个破落的院子里,长有两棵梨树,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院子里一片狼藉,门窗敞开,看样子是遭了抢劫,主人早已没了踪影。

有一个人爬上梨树,一手摘了个大的往嘴里塞,一手捕梨子往下扔,众人嘻嘻哈哈,争着捡梨、吃梨,开心极了。

“咦,怎么许衡独自坐在那里没吃梨?”有个人感到奇怪,问许衡,“你不渴吗?”许衡搖了摇头:“渴是渴,可梨不是自己的,怎么能随便吃呢?”

“你可真傻!如今兵荒马乱的,梨树的主人早就不知去向了,为什么不吃呢?”那人从口袋里取出两个梨,“给,快吃吧!别这么傻了。”许衡推开那人递过来的梨说:”梨虽然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做人要自己约束自己,这梨不是自己的,吃了它,和偷盗有什么两样呢?所以,我再渴,也决不吃这无主的梨。”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纷纷夸赞许衡,说他是个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乡民还以此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有贪取的心理。此后,每当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时,乡里的小孩儿经过时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________ 开心—________ 夸赞—________

2短文第一自然段中,“________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写出了当时天气的炎热程度,“________________”这个四字词语写出了人们口渴的程度。

3当看到梨树后,其他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许衡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衡为什么不吃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许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类文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前情提要:几百个鬼子和特务来扫荡,什么也没抓到。他们假装离开了芦花村,实际上躲在村西北的河堤旁边隐蔽着。雨来和几个朋友决定先侦察一下,再把消息报告给民兵爆炸组。在侦察过程中,雨来不慎中计,被狡猾的特务给抓住了……

特务把雨来带到村西北河边上。两百多敌人在堤岸旁边坐着。

一个特务说:“去了半天,逮这么个小崽子来啦!”

逮雨来的特务回答说:“别看他人小,胆子可不小呢。敢夺我的枪!”

鬼子和特务吃惊地瞧着雨来头上的八路军帽和腰间缠着的牵牛花藤蔓。一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胸脯上打了一拳,瞪着眼珠子咬着牙,说:“就欠拿刀子把你肚子里的八路气儿放出来了!”那些鬼子兵,露出大黄板牙,哈哈大笑。

雨来用手猛力地把帽子往上一推,戴得端端正正。一声不响地挺直着身子。①他缠在腰间的花朵和绿叶,也一动不动地翘着:“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满脸大胡子的鬼子指挥官,嗖地一声抽出指挥刀,放在雨来的脖子上,用中国话说:“小害(孩)带路!死拉(了)的没有!”

雨来没有回答,心里暗暗打主意,怎么办呢?把敌人带到哪里去呢?

鬼子指挥官见雨来不说话,以为这小孩吓昏了。把刀从他脖子上拿开,口气变得温和,好像是安慰雨来,说:“害怕的不要,给皇军带路,死拉(了)的没有!”

②雨来心想:带他们进地雷阵这倒是个好机会,不过不能叫他们看出破绽来。

鬼子指挥官见雨来只是瞪眼不说话,挥舞着刀吼叫:“带路!带路!”

那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的背上打了一拳,又一推,叫声:“走!”

雨来站住脚,脸上装出恼怒的神情,说:“这么推搡,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

鬼子指挥官向那特务挥了一下手。特务向雨来说:“好,好,不推搡啦。就这么乖乖地给皇军带路!”

雨来这么被推搡着在前面走,两百多鬼子和特务在后面跟着。

到了村东的大路上。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小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急忙上前问雨来:“这些都是地雷吗?我就不信!”

雨来回答说:“不信?对啦,没有地雷。你去踩一踩吧!”

紫黑脸膛宽鼻子特务,伸出大巴掌,给了雨来一个脖拐,咒骂着:“小兔崽子,我知道你没安好心!”

③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漫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弯弯转转,在这片假地雷阵里走。突然,他故意扯开嗓子喊叫一声:“小心地雷呀!”一个鬼子兵,正好踩到松软的地上,以为踏着地雷了,惊叫一声,趴倒在地上。这一叫,整个鬼子大队都忽啦忽啦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吱哇乱叫。趴了一会儿,不见雷响,才松口气站起来。很多鬼子,因为刚才把脸埋在土里,弄得满脸沙土,一个个缩头缩脑满脸惊慌的样子,仿佛都吓掉了魂。雨来带着敌人继续往前走。广阔的田野上,没有收割的豆子地,火焰似的高粱穗,雪白的棉花球,等着看看鬼子怎样踏到地雷上。

雨来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一边走着,心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中来啦,我得想个办法脱身啦。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一边打主意。鬼子队伍的前面和背后的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都是地雷……

离第一个地雷只有几尺远了。雨来回头向鬼子指挥官说:“前面,地雷的没有啦!”④雨来故意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连鬓胡子鬼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心里说:“天皇保佑,幸亏出了地雷阵!”

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咝——咝——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鬼子兵这个的枪,碰了那个的脑袋。胳膊肘、肩膀碰了别人的鼻子,别人又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跌到地上的,后面的就踩着他的脖子或是脊背跑了过去。

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句①雨来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爱国的小英雄形象。

B.句②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雨来的临危不惧和机智聪明。

C.句③写雨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还关心他人,体现了雨来的善良。

D.句④是对雨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雨来的聪明和机灵。

2照样子给正文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①不慎中计,落入敌手(根据前情提要改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并照样子改写第(2)小题中的句子。

雨来故意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哎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小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

(1)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紫黑脸膛宽鼻子特务紧紧地跟着雨来,想要找到游击队的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入侵的日寇的憎恨。

B.通过环境描写,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秀美,让人心生赞美。

C.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入侵的日寇的憎恨。

D.通过环境描写,表现雨来的英雄气概。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细读课文深感悟。

1.艄公能够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撑着羊皮筏子前进,体现了艄公的_________

2.有人认为黄河的资源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意地破坏,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自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全市都在积极响应。有的小区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口号,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有的小区与学校联合一起举办儿童环保活动,小朋友被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弃生活品制成时装,并以走秀的方式展出;还有的小区使用了智能垃圾回收箱,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2020年的春节假期漫长而特别,我们在特殊时刻体验着不同的“快乐”。这时,“家”便是我们的避风港,是秘密基地,更是我们的“小乐园”:爷爷的菜园便是“世外桃源”,在妈妈的衣橱展开“寻宝之旅”,厨房锅架就是“科学实验室”……快带我们在你的“乐园”中感受你的快乐吧!

要求: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快乐的感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