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我能选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正确作用,并把序号填相应的括号里。

引号的作用: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表示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青藏高原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  

(4)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祈求自由。(  

(5)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6)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就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照例  慰籍  窟窿  炊烟袅袅  一丝不苟

B.譬如  描绘  拂拭  局促不安  枝折花落

C.调遣  响午  狂吠  突兀森郁  白雪皑皑

D.屡次  辩认  丰硕  依山傍水  珊珊来迟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爷爷就像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地为我们这个家服务。

B.小红的歌声优美动听,是全校众所周知的小小百灵鸟

C.每次班级活动都是小丽同学忙前忙后统筹,是我们班级的领头羊

D.在本场比赛最关键的时刻,队长能及时改变策略让我们球队取得胜利,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

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1】相看两不

A.满足

B.僧恶

C.因过多而不喜欢

【2】日出江花红火( )

A.打败

B.优美的

C.超过

【3】桂林山水天下( )

A.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

B.某些动物身上的硬壳

C.居第一位的

5、下列诗句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夜遁/

B.寒雨连江//入吴

C.不要/人夸/好颜色

D.大雪//弓刀

6、辽宁西部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在这里“点睛”之笔是指( )(多选)

A.给眼睛点上一笔

B.让人一看就明白的一笔

C.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D.辽宁西部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研究工作提供可强有力的证据

7、下列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A.张飞胆大心细,不失大将风度。

B.今天的荔枝太酸,我浅尝辄止

C.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了那件趣事。

D.哥哥因为昨晚熬夜加班,所以今天一整天都昏昏欲睡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寿______

______)   ______)   怀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辛弃疾,字___________,号__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宏伟志愿,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

A.清平yuè B. wēn C.chú D. lián

3“最喜小儿亡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出这个“小儿”的顽皮?______

4“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鸟类是这样进化而来的。恐龙——始祖鸟——现代鸟类,你也这样认为,对吧?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比起成为鸟类的直系祖先,始祖鸟更可能只是个真正祖先的大表哥”!别急着惊讶,下面还有更多始祖鸟的惊人真相正向你冲来。

1860 年,人们在德国南部的某个采石场挖到了块奇怪的石头,上面印着一根羽毛,与现代鸟类的羽毛非常相似,石头能追溯到 1.5 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当时的人们不禁猜想:难道,这是鸟类的远古祖先?没多久,人们就挖到了这个祖先的真身该怎么形容呢,身披羽毛长着翅膀的小恐龙或者有牙齿且长手长脚长尾巴的怪鸟”?学者们给它起名为,"Archaeooteryx”,源于古希腊语中古代翅膀两词,中文译名始祖鸟

然而在今天,随着越来越多新物种化石的出现,学者们发现:在鸟类进化的族谱上,始祖鸟似乎并不是那个能与鸟类后代连成一条线的老祖宗, 而是旁边某条分支线上的亲戚,当年把它定位为鸟类的祖先好像不对耶!

虽然有还算宽大的翅膀, 但骨骼结构显示,始祖鸟缺少能不停扇动翅膀的强健肌肉,也无法做到鸟类鼓翼上升的动作,不过,它们翅榜和尾巴上又长又宽的羽毛能起到类似滑翔衣的作用,所以长距离的滑翔还是没问题的,这样也更适合. 在树木繁多的环境中活动。

总而言之,始祖之名,在目前的研究结果下略有不符之嫌,但不管始祖鸟是不是真正的鸟类始祖,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而在这数千万年的演化历程中,始祖鸟永远都是其中不可否认的一员。

(选自《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18 年第 10 期)

1写出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______)   奇怪--______

猜想--______)   强健--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其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

3比起成为鸟类的直系祖先,始祖鸟更可能只是个真正祖先的大表哥。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始祖鸟是鸟类的祖先

B.始祖鸟不是鸟类真正的祖先

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始祖鸟是身披羽毛长着翅膀的小恐龙______

2)始祖鸟生活在 1.5 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______

3)始祖鸟有宽大的翅膀用于飞行。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  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  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    )因为记忆力不好,(    )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     )不能消化书的内容,(     )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  流)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 / 划去。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了事: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从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如果…………    不是……而是……

4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在线

班长脸红了

陈千穿上雪一样白的的确良衬衫,红着脸,悄悄地站在妈妈用的穿衣镜前,对着镜子,扯了扯衣角,拉了拉衣领、袖口……直到自己觉得衣服合身后,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一路上小跑地向学校奔去。

陈千和李华同桌。李华是班长,他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读书了。陈千走到座位上,从肩上取下书包,不料手一抖,哗啦!一声,一失手将李华桌边的文具盒碰翻了,掉在地上。钢笔、蜡笔、圆规、直尺……(  )了一地。

陈千见了,忙说:对不起,李华,请你原谅。说完赶紧弯下腰,收拾地上的东西。

你瞎了眼啦!还原谅个屁!李华瞪着眼吼道。

李华,你……干吗发火骂人?!陈千直起腰,把整理好了的文具盒轻轻地放在李华的桌子上,生气地说。

李华没有zài(   )吱声,因为值日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了。

老师走后,李华余怒未息,愤愤地拿起钢笔,准备做作业。不料,在抽笔套时,由于用力过猛,笔管里的墨水溅了出来,有一滴正好掉在陈千那雪白的的确良衬衫上。墨水滴像只顽皮的小蝌蚪摇头摆尾地游动,又难看,又刺眼。李华吓呆了。两眼僵僵地盯着陈千的新衬衫和衣服上的那个小蝌蚪,硬着头皮,准备挨对方的一顿骂。

陈千明白,他的这件衬衫来得不容易啊!它是用妈妈上个月加班加点的钱买的料子,又是妈妈昨晚辛辛苦苦干到深夜才做成的。想不到还没穿一天,就……陈千越想越nǎo(   )火,真想对着李华大嚷一阵。但他一看到李华那十分尴尬的样子,刚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另一种语言:没关系。以后做事小心点就是了。出乎意料!李华的脸地一下红了……

1.请在文中注音面的  )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2.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字在字典里有下面几种解释: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消息  C.滋生  D.利钱  E.停止

余怒未息的意愿是( 

②“字在字典里有下面几种解释:

A.丢,丧失 B.错误 C.没有把握往,疏忽 

D.没有达到目的  E.找不着  F.改变常态。

失手中的的意思是( 

3.想一想,写一写。

①“刚到嘴边的话大概是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华的脸为什么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试着为短文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

【3】鬼子毒打雨来的动作有:_____。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敌人的_____。

【4】“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雨来的鲜血滴到了课本上,把课本弄脏了。

B.表现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

C.雨来的鲜血滴在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几行字上,体现不了雨来的英勇。

【5】短文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雨来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4、阅读。

必须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

  你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的喽?”“是的。马克·吐温说。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你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想一想:马克·吐温为什么说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听到过哪些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幽默故事,找来读一读吧!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7、修改病句。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本单元我们进行了“轻叩诗歌大门”的综合性学习,收集、创作了诗歌,合作编了小诗集,举办了诗歌朗诵会。活动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回忆一下,写一篇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