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句中用到的关联词是( )

(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会抽出时间学习英语。他知道,( )坚持不懈,( )能提高英语水平。

A.只要……就;即使……也

B.即使……也;只要……就

C.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设记       清爽       别至       扑腾

B.冰雪       戏要       分裂       娇软

C.布料       衬衫       流淌       思绪

D.莫非       池塘       题前       负责

3、《上帝创世》中,耶和华首先创造的是(         )。

A.夜晚

B.白天

C.陆地

D.男人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跑)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清香之气)

C.白发谁家翁媪?(妻子)

D.问,曰:“欲作针”(代指老婆婆)

5、下列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B.shuò

C.piē见 夜yīng

D.liè   落卜落

6、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

(2)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

(3)下课了,操场上难道不热闹吗?       (  )

A. 反问   B. 拟人   C. 比喻   D. 设问

7、下列哪一个词语的故事主人公不是关云长?(  )

A. 刮骨疗毒   B. 夜走麦城   C. 空城计   D. 过五关,斩六将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选自她的诗集《_______》。

3“心中的风雨”比喻_____________

4作者还有另一首小诗“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请指出这两首诗的共同情感并简析其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麦哨》,完成练习。

麦哨

“呜卟,呜卟,呜……”

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顶部的茅穗儿还裹在绿色的叶片里,显得鼓鼓的。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呜卟,呜卟,呜……”

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1】“麦哨”是用什么做的?( )

A.麦秆

B.塑料

C.铁皮

D.茅茅针

【2】“呜卟,呜卟,呜……”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

A.声音的延长

B.没写完,而且不断重复

C.内容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

【3】“每根麦秆都擎起丰满了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 ”横线上应填哪一项?( )

A.春天里的使者

B.一盏盏彩灯

C.一个小绒球

D.乐谱上的线条

【4】“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草地就是运动场。

B.草地上有一个体育馆的垫子。

C.草地上的草长得多而茂盛,写出了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D.草地又柔又软,真的连体育馆的垫子也比不上。

【5】“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

A.外貌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6】短文主要写了哪三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7】仿写句子。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长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了,结出了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大拇指汤姆(节选)

汤姆在空中飘哇,飘哇,最后落到了海里。一条大鱼游过来,张开大嘴,把他吞进肚子里。没多久,那条鱼让渔民逮住了,第二天被送到了王宫。当厨娘剖开鱼肚子,准备给国王做菜时,发现了鱼肚里活蹦乱跳的汤姆。她惊讶得张大了嘴,连菜刀砸到自己的脚背上都没反应厨娘把汤姆带到国王面前。汤姆站在国王的餐桌上,向周围的人鞠躬问好,还跳起了舞大家的肚子都笑疼了。从此,汤姆便成了国王的玩偶,非常受宠。

有一天,国王问汤姆:“你父母是什么样儿的?也像你这么小吗?”

“不,”汤姆说,“我的父母是穷苦的农民。他们长得不比别人大,也不比别人小。”

国王说:“那好吧,你到我的宝库里去,拿点儿金银,给你穷苦的父母亲带去,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于是,汤姆带了一个鱼鳔(biào)做的袋子来到国王的宝库。他挑了一枚三便士的银币,这对他来说已经很重了。汤姆背上钱,走了两天两夜才到家。他的父母因为找不到他,眼睛都哭肿了。看见儿子回来,他俩高兴极了,连忙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给汤姆吃,还细心地照料他,因为他扛着银币走了这么远的路,简直要累死了。

此后,汤姆住在王宫里。他每月都要回父母的小屋一趟,给他们讲王宫里的故事,逗他们开心。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1文中的哪些情节让你感到很奇妙?用“﹏﹏”画出其中的一处,并写出它的奇妙之处。

____________

2通过读短,我们知道了汤姆长得________________,对父母非常________________

3汤姆一家为什么会得到幸福?农夫和妻子具有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之前在父母家生活的时候,会发生哪些趣事?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心阅读。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撃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见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了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很明智的。

那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害怕-------_______ 聪明-------_______

2在短文中用 画出表示三个人不同态度的成语。

3朗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应用   的感情。

A. 傲慢、漫不经心 B. 生气、稍带讽刺 C. 自豪、喜悦

4本文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A. 说明登山的困难。 B. 赞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C. 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 D. 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13、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倘若______   吃惊______   附近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天高地阔 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

3“他们的好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文中的哪个句子?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奇怪的大石头

李晓明   刘凤东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递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遗:①丢失;②漏掉;③余,留。

(1)李四光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迹。( )

(2)在放学路上,他失了一只手套。( )

(3)由于心里紧张,他忘了一个步骤。( )

【2】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是(     

A.大石头是从秦岭被洪水带到这里来的。

B.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3】根据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写含有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身躯,不愧为北方之强。微胖,推光头,脸上刮得光净,略带苍白;穿普通的灰布棉军服,没有任何官阶标志。(仿写一个人物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光射进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还会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题目:这件事,      

提示:我们的生活犹如一个大花园,里面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相信有些事情一定让你难以忘怀。请选择一件事,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