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举例子)
B.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列数字)
C.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作比较)
D.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打比方)
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A.即使……也……
B.无论……都……
C.因为……所以……
D.不但……而且……
3、“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水中。”这一句,插入下面语段中哪个位置最合适?( )
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其乐无穷。沿溪向前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野草,真是美不胜收啊!
A.第1句之前 B.第1-2句中间 C.第2-3句中间 D.第3句之后
4、下面的词语跟“看”无关的是( )
A.注视 B.凝望 C.希望 D.扫视
5、(易错字)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气势 昏暗 石笋 发愣 B.尸首 凌晨 劈面 踪迹
C.行驶 秩序 每逢 蝙蝠 D.充许 妨备 宣闹 敏捷
6、下面句中用到的关联词是( )
(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会抽出时间学习英语。他知道,( )坚持不懈,( )能提高英语水平。
A.只要……就;即使……也
B.即使……也;只要……就
C.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7、下面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械(jiè) 伦敦 腹部 B.鱼腹(fú) 凌晨 派遣
C.践行(jiàn) 唯持 卑微 D.汹涌(xiōng) 撕鸣 行驶
8、词语积累我能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高楼(_____)立 (_____)火辉煌 车(_____)马龙 炊(_____)袅袅
一(_____)不苟 鸡犬(_____)闻 (_____)山傍水 生机(____)(____)
9、阅读冰心的三首短诗,回答问题。
繁星(八三)
小弟弟!
你恼我么?
灯影下,
我只管以无稽的故事,
来骗取你,
绯红的笑颊,
凝注的双眸。
繁星(一〇一)
弟弟呵!
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
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
繁星(一〇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吗?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无从查考;毫无根据。(_______)
(2)宠爱慈惠。(_______)
【2】整体感悟。
前两首诗描写的是浓浓的________之情,第三首诗体现的是____________。
【3】诗句赏析。
“你恼我么?”一句体现了作者( )。
A.对弟弟的惧怕 B.对亲情的珍惜
C.对弟弟的歉意 D.对弟弟的安慰
【4】“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说明诗人( )。
A.为勉强弟弟感到惭愧
B.爱欺负家人
C.与弟弟感情深厚
D.空闲时间较多
【5】第三首短诗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__,说明母爱是伟大的,在母亲面前,连感恩的话都会被消融。
【6】通过对这三首短诗的解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屏”的解释有:①抑制呼吸;②去除,排除。“屏息凝视”中的“屏”应选择第____种解释。词语“屏息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_____。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话剧《_______》。
【4】选文按照先总后分的写法,先总写猫的性格_____,再分写猫_______、_______ 、_______。
【5】“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表面上是写作者对猫的不喜欢,实际上却表达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我也会运用这种写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神奇的机器人
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机器人叫尤尼梅特,又叫“万能生产者”,是美国人在1961年研制成功的。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各地相继”出生”了。
在茫茫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活动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捐开了月球神秘的面纱;继而又飞上火星,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存在。从此,机器人在太空中游弌翱翔,大显身手。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寻宝藏、擒油龙,驰骋万里,上下求索,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主力军。
在工厂,机器人有着极为广阔的用武之地。电焊、油漆、电视装配、飞机钻孔采煤、搬运,到处都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庄榢、灌溉田地、植树造林、摘水果、挤牛奶、剪羊毛、喂牲畜……它们披星戴月,耕云播雨,成为第一代”铁农民”。
机器人还走向社会,加入人群。它们才华横溢,机灵精巧,能歌善舞,能说会道。有的成为棋坛怪杰、书画大师、体育能人,有的成为医学博士、手术专家、护士小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向家庭,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助手。
【1】机器人的活动领域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2】“披星戴月”的意思是( )
A.把星星和月亮当衣服穿
B.星星围绕着月亮活动
C.在夜里跟在白天一样地干活儿
【3】“擒油龙”的意思是( )
A.抓住像油一样滑的龙
B.开采海底的石油
C.石油管道像龙一样长
【4】最早登上月球的是( )
A.人
B.机器人
C.人和机器人
【5】通过本文介绍,你能给机器人下个定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
【6】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机器人为人类服务的现象吗?想一想,将你见到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景物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双龙洞”这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请在选文中用“_____”画出来。
【4】你从画“﹏﹏”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里 ( )地吃起来
( )的风景 ( )地进入梦乡
( )的鸟儿 ( )地唱歌
( )的歌声 ( )地散步
【2】画线的句中“他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描绘了两幅图: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从这两幅图同样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你认为下列对“天高地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夏天傍晚,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露天这大空间里享用美味的晚餐,会感到很舒适很爽。
B.乡下人家晚上吃的东西很多,餐桌上的食物很丰盛。
C.乡下人家边吃边聊着,有说有笑,吃得很随意,无拘无束。
D.乡下人家吃晚饭从傍晚吃到天黑,吃得时间很长。
【5】用“不论……不论……都……”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读了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图。
【4】用曲线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还能写一个拟人句。
1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松脂在阳光下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拥有特性。(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应该长有羽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爸爸(_____)你看(_____)(_____)他快活地叫起来(__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__)(在( )里加合适的标点符号)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8、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9、习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请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题目自拟。注意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你想发明的东西描述清楚。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