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多音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和(huò)着欢快的节拍,我和(hé)同学们翩翩起舞。
B.不管敌人多么强(qiánɡ)大,倔强(jiànɡ)的小栓子始终没有露出丝毫畏惧的神色。
C.他快速冲(chōnɡ)过终点,冲(chònɡ)着同学们会心一笑。
2、“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
A.领头羊
B.千里马
C.哈巴狗
D.老黄牛
3、下列选项,填入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1)小明对班级工作很热心,事事带头,是同学们的( )。
(2)我们遇事要有主见,不要做随声附和的( )。
A.领头羊 可怜虫
B.小绵羊 可怜虫
C.小绵羊 应声虫
D.领头羊 应声虫
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解释,把所选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滥_______竽充_______数
滥:①与真实不符,失实的,假的。②过度,没有限制。
充:①满;足。②担任。③冒充、凑足。④姓。
(2)装_______腔作势_______
装:①修饰,打扮。②行装;服装。③假装。
势:①势力。②形势。③状况。④姿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安静。
B.现在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就能灵巧地避开。
D.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6、下面这句话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那里( )没有孩子们的踪迹,( )小鸟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要么……要么……
D.虽然……但是……
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琥珀》一文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一块琥珀的实际形成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B.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著名科学家刘忠范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懈的尝试和追求。
8、填空题。
这学期我积累了《墨梅》中盛赞梅花高风亮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是一首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不忆江南?”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
10、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11、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野蔷薇上。滂沱大雨已冲掉了好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妈妈 萨沙问道
【1】用“——”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
【2】“滂沱大雨”这个词形容 。跟他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
【3】请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4】判断:(在括号里打上√或×)
读萨沙说的这句话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__________)
【5】请代表蔷薇花说几句感激的话吧。(友情提醒:请正确使用标点,将句子写通顺,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峨眉山的铺路人
①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②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③我问他们,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干这个!”
④“铺路?”
⑤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
⑥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
⑦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把一块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⑧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光”的意思有: A、光线 B、仅仅 C、景物、风光
文中“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里的“光”意思应选( )
【2】文章一连用了三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3】“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感到一阵愧疚。”作者想到了_______________,内心愧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想到我们生活中哪些无名英雄?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可以用上文中的句式,如“没有……没有……就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
用蜡做的书
蜡烛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但是却很少有人见过蜡书。一本书像黄油一样,可以熔化,这可能是比陶板书或者带状书更为奇特的书。
很少有人知道,用蜡做书是古希腊时期的发明,并且沿用至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前期。
蜡书的大小和今天我们的口袋书差不多。书是由几块小木板组成的。每块小木板中间都挖出了方框,里面填满黄色或染成黑色的蜡。
在每块蜡板的两个角上各打一个小孔,小孔里穿上线,几块小木板就变成了一本书。第一块和最后一块木板通常不涂蜡。
这样合上书的时候就不会cènɡ掉蜡书里面的字了。
那用什么在蜡板上写字呢?
当然不是用墨水,而是用一根小铁笔。把铁笔的一头削尖,另一头磨圆。用尖的一duān写字,更准确地说,是在蜡板表面上刻字,圆的一duān用来擦掉写错的字。这可以说是现代橡皮的老祖宗了。曾经有段时间,人们不用小铁笔写字,而是用手指甲写。古希腊法官们交换审判意见时,就用手指甲在蜡板上写字。短横线代表“无罪”,长横线代表“有罪”。所以当时法官的手指甲里总是沾满蜡。
蜡板很便宜,所以人们常用蜡板来打草ɡǎo、记笔记、算算术、开收条,甚至还写信。当时,纸莎草纸产自遥远的古埃及,销往希腊和罗马时,运费很高。所以只有写书时才用纸莎草纸。
蜡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很耐用。如果一个罗马人用蜡板写信jì出去,通常收到的回信也会是写在这块蜡板上的。一张蜡板可以反复使用,用小铁笔的圆头将字迹擦去,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当年,人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告诫初涉文坛的作家:“多把铁笔倒过来用。”意思是说,文章要多做修改才好。
尽管用来写蜡书的小铁笔早已经见不到zōnɡ影了,但民间依旧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他的小铁笔很不错”,意思是他文章写得很出色。
但是,蜡板上的字很容易被磨平,所以也有些不便。如果需要传递一封重要的秘密信件,有时,信中的信息中途会被人擦掉或者更改。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人们就在写好的信上再tú一层蜡,写上些无关紧要的话,例如,你好啊,最近还好吧,来我家吃午饭吧,等等。收到这样的蜡板后,收信人会小心地刮掉表层的蜡,阅读下面蜡板上写的字。那时候的信和房子一样,有单层和双层之分。
——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1】看拼音,写汉字。
cènɡ(_____)掉 一duān(_____) 草ɡǎo(_____)
jì(_____)信 zōnɡ(_____)影 tú(_____)一层蜡
【2】“无关紧要”是什么意思?联系短文写一写,无关紧要的话指的是那些话?
无关紧要:______________
无关紧要的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假如请你给大家做讲解员,讲解“蜡书”,你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请用上作比较的方法,写一个事物。
蜡书的大小和今天我们的口袋书差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一张蜡板可以反复使用”,请结合短文,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蜡板是怎样反复使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请你发明一种未来的书,你希望选取什么材料,发明怎样的书?发挥想象,把你想发明的书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多把铁笔倒过来用。”意思是说,文章要多做修改才好。下面这段文字共有4出错误,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读了这篇文章,用蜡做的书对我很感兴趣。许多爱读书的人手不释倦。翻开一本格林童话,就像让你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另外,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
【8】当你第一遍读短文时,想到什么问题?读完短文,你找到的答案或者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请写下来。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解决方法: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两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用“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词句训练)按要求完成练习。
(1)积累外貌用词并运用。
虎头虎脑 其貌不扬 眉清目秀 唇红齿白 樱桃小嘴 面黄肌瘦
玉树临风 一表人才 亭亭玉立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英姿飒爽
我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特点用词并运用。
宽宏大量 小肚鸡肠 不拘小节 疾恶如仇 风趣幽默 雷厉风行
谨言慎行 助人为乐 心直口快 积极进取 斤斤计较 刚正不阿
我用一句话写自己最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小动物十分可爱,动物寓言故事也十分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根据下面提供的小动物,选取几个动物来编一个故事吧!
小天鹅 大灰狼 鳄鱼 羚羊 百灵鸟 乌鸦 水牛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展开想象,按一定顺序写具体;③语句通顺,尽量少写错别字哟!④故事要有趣味性,里面能包含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