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选词填空。

  的   地   得

(1)蔚蓝色( )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 )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 )很开心。

(4)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 )收割麦子。

(5)助人为乐( )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6)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 )特别出色。

 

2、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而作者又写道:“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哈尔威船长真把自己忘记了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当时心里有点儿慌,一时忘了船上的准确人数。

B.这是有意地没有把自己计算在内,哈尔威船长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统计,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情急之中他真的把自己忘了。

3、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 向导生活在那个环境中已经习惯了弱肉强食的规则,他的神经变得麻木了。

B. 向导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若无其事地回答,这也告诉我们不要随意破坏动物的生存之道。

C. 向导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不关爱动物。

4、 )是不用文字的信。

A.飞鸽传信 B.五支箭   C.家书

 

5、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节选》小说开头描写还乡河的景色,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芦花鞋》选自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

C.《我们家的男子汉》中的小男孩性格率真可爱。

D.《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用不同的方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样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解决。(可以多选)

A.联系上下文

B.查资料

C.请教别人

7、下面划线字读音与部首都正确的是(  

A. 住( jì   糸) B. fèn   大)

C. pàng 石) D. mǎng   女)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在(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乡下人家( )住着小小的房屋,( )总爱在房前屋后搭一瓜架,( )种南瓜,(   )种丝瓜……

(2)(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类文阅读

雨中的树林

金波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

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

 

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1整体感知:这首儿童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A.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 B.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

C.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D.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

 

2提取信息:诗中写了哪些动物在活动?请你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A.蜘蛛吐丝   B.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诗中的雨珠、落花、小雨点儿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写下来。

A.雨珠:________   B.落花:________   C.小雨点儿:________

4分析理解:想一想,小雨点儿真的会变魔术吗?它落在地上真的变成蘑菇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刻精美的香炉,有的像昂首啼叫的金鸡,还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丽,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形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工艺品。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腾云驾雾。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还从没有走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剑,山石横如断,几乎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就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1】黄山的特点是________

【2】疑心黄山不是天然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人在山上好像仙人腾云驾雾”说明________

11、拓展阅读。

黄果树听瀑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去,山径幽静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贝斯在奏鸣。

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一伸手便可(   )过来拭脸似的。它冲入涧底激起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我们脸上,(   )凉沁凉的。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高,但远比它宽,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瀑声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圆形乐池,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恢宏。

我们坐岩石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   )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山谷张开,那瀑布便直漱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荡起天地间纯净清澈的音响。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   )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这段文字是写作者下到谷底,真切的感受到瀑布的形态与________

3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恰当的展开联想。摘一处联想的语句,并体会其好处。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手法,把瀑布声比作乐声,体现了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画曲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古文练习。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程颐:宋代著名理学家,上门求学之人每天络绎不绝②盖:大概。③瞑坐:打瞌睡。④游酢zuò:杨时的同学。

【1】整体感知: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个(       

A.囊萤映雪

B.尊师重道

C.程门立雪

D.雪中送炭

【2】字词理解: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时与游酢侍立不( )          (2)颐既( )

【3】迁移运用: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

13、课文内容我熟悉。

 我看见过波澜(lán) 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xiá)的翡(fěi)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2.选文中的第一句话有    的作用。

3.选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写了         ,作用是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桂花

崔芹家门前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桂花树。村里的人有时看它一眼,不是在嘴里,就会在心里感叹:“就没有见过这么高大的桂花树!”听老人们说,这棵桂花树已经活了二百多年了,是崔芹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现在,守护着这棵桂花树的是崔芹。

风霜二百多年,这棵桂花树早已盘根错节,以一副苍劲的风宋盘立在那里。那树干粗硕救实,枝枝权权,粗粗细细,曲曲折折,向四周扩张,枝条或向下或向上,乍一看都辨不清那一根根的走向。冬天,枯叶落尽,树干树枝都呈黑褐色,天空之下,显出一副铁质的筋骨,依然是道风景。春风一来,一片片小小的叶子悄然长出,弱不禁风的样子,但随着一日暖似一日,那些叶子越长越欢,不几天,就一片繁茂的景象。就这么长着长着,人们以为它就长这一树的叶子,已经看惯了这道风景时,夏天去了,秋天到了。八月,它开花了,桂花小小的,金黄色的,十分稠密,一簇簇,成串成串的,立见一番壮观。路过的人,不分老少,都会被这满枝头的花吸引,停下脚步,仰头观望,久久不能离去。

那几天,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花香无形飘散,不仅能使全村人闻到,还能飘出数里地去。闻到的人抽抽鼻子:这香好似桂花香。看看四周,却又不见一棵桂花树。到了夜里,花儿受到水汽的浸染,香味越发浓重,在月光下四处流淌,仿佛大地万物的沉睡,皆是被这扑鼻而来的香气熏醉的。

但这桂花的生命,总是短得让人有点儿伤感:昨天还是鲜活鲜亮的样子,一夜之间就疲了,就衰了,一阵风来,纷纷飘落,如成千上万的小蝴蝶——但这蝴蝶已失去飞行能力,摇摇摆摆地坠落在地上。不远处是条大河,遇上大风,这成千上万朵金黄色的花,飘落到水面上,不一会儿,河上就漂满了。鸭子们在游动,花向两边分开,但鸭子们游过去不久,花又很均匀地聚拢到了一起,缓缓地向远处漂去。看着这番情景,总不免让人叹息。

桂花开放的那些日子,崔芹家的人就会时时关注着:花开三成了,花开五成了……

每年,他们家把花收集起来,分送给全村各户人家,自家留下的很少,甚至一点也没有留下。得了桂花的人家,或拿它做了桂花糕,或拿它做了桂花茶,或拿它做了柱花酒,或拿它做了桂花卤。还有的人家,拿它做了枕头,那枕头叫香枕。

这些桂花,不是那些自然飘落在地的桂花。这些桂花原本还在枝头,是被人用力摇落下来的,是活花。八月里,总有一天是摇花的日子。这个日子,是精心挑选的。崔芹的爸爸仰脸仔细看那一树的花,心里明明已经很有把握了,还是叫来几个人一起帮着看。崔芹的爸爸说:“可以摇花了?”那几个人都点点头:“可以摇花了。”

一大早,崔芹帮着爸爸妈妈在桂花树下铺上十几张干干净净的席子。大人和小孩陆陆续续地向桂花树聚扰了过来。摇花的事,都交由村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来做,大人们则鼓动孩子们用力、加油。

参加摇花的孩子们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一脚踏上席子的,必须去河边,用清澈的河水将脚仔细地洗干净——路上席子的,必须是一双双干干净净的脚。时间一到,无数双小手抱住桂花树,一个个倾伏着身子,高高地振着屁股,随着崔芹的爸爸一声“摇”,一起用力摇动,只见花枝乱颤,那桂花如稠密的雨珠纷纷飘落下来,直落得树下的孩子一头一身,一个个成了金黄色的。抖一抖身子,花又落到席子上。

“加油!”“加油!”大人们一边喊,一边做出摇树的动作。摇动,一波又一波。总有花纷纷落下。眼见着,席子被花覆盖了,看上去,没有席子,只有一地的花。那花挤在一起,还在开放中,看上去,好像在微微动弹。

八月,摇花,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隆重而圣洁的节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粗硕敦实:__________

【2】这棵二百多年的桂花树,一年四季姿态不一。冬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春天,桂花显出(_______);夏天,桂花树显出(_________),秋天,桂花树长出树开出(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中,“四处流淌”指的是(____________),表达出了作者对桂花树、对桂花深深的(_____________)之情。

【4】文章第⑩段描写了“摇桂花”的过程,体会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缩句)

________________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缩句)

_______________

3.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

4.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5.新奇的纳米技术怎么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   《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孝顺。同学们,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做过什么孝敬长辈的事情?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350字左右。要求: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