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含义。
【1】欣喜若狂( )
A.精神失常;疯狂。
B.猛烈;声势大。
C.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
【2】无能为力( )
A.做。
B.充当;当作。
C.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
【3】从容不迫( )
A.逼迫;强迫。
B.接近。
C.急促。
【4】生气勃勃( )
A.突然,忽然。
B.开心。
C.旺盛。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茅檐 和谐 预纺
B.蝙蝠 漫灭 漆盖
C.隐形 尽职 脾气
D.详细 描绘 响午
3、(近义词)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陡峭——俊俏 B.胆怯——勇猛
C.慷慨——大方 D.发明——声明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枪栓(suān ) 嘱咐(zhǔ)妨碍(táng) 一丝污迹(wǔ)
B.捆绑(kǔn) 沮丧(jǔ) 搓绳(chuō) 一蓬雪屑(xiè)
C.毙命(bì) 扭身(niǔ) 祈求(qǐ) 哭声嘹亮(liáo)
D.安徽( huī) 柳絮(xù) 遗憾(hàn) 扒开芦苇(bā)
5、在横线上填一组动词,最恰当的是( )。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了许多绳子,绳子上 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A. 挂 系 闭 B. 拉 挂 蒙 C. 系 挂 蒙 D. 拉 系 蒙
6、“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到处”一词可以体会到诗人眼前铺满了绿色的场景。
B.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绿色的墨水瓶打翻了,所以眼前到处都是绿色。
C.墨水瓶里流出的绿色染绿了大地,真的是太神奇了。
7、下面词语中的“序”字含义不同的是( )
A.顺序 B.秩序 C.工序 D.井然有序
E.程序 F.序曲 G.序数 H.循序渐进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游览过的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____;《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_______和_______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日出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______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小英雄雨来》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______,聪明勇敢,_______本领高强,为了掩护_______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9、理解诗词意思,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 ,中儿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
【1】将诗词补写完整。
【2】这首词是_______朝词人_______的作品。“清平乐”是一词牌名,“乐”在这里读_________ 。
【3】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们住的是_________,溪边长满了____________;两个老人说话______________,大儿子在____________,二儿子忙于___________,小儿子趴在溪头_____________。
10、 《小狐狸和小乌鸦》
一天,那只上了老狐狸的当,掉了一块肉的老乌鸦,十分沮丧地向小乌鸦讲了自(已 己)当年受骗上当的经过,要小乌鸦永远记住乌鸦家族的这个奇耻大辱,提防奉承话里可能隐藏的阴谋(鬼 诡)计。小乌鸦点点头说:“知道了”。
过了几天,小乌鸦衔着一片肉,站在一棵树上,心里想:“要是我碰上狐狸,保准不会上当。”
巧得很,这时一只小狐狸走了过来,看见了小乌鸦,随即嘻皮笑脸地走到树跟前,甜言(密 蜜)语,又(要耍)起当年老狐狸那套哄老乌鸦唱歌的把戏。但是,小乌鸦牢记着先辈的教训,不去理会它。
小狐狸有些懊恼,但它转了转眼珠子,马上换了一副嘴脸,破口大骂起来:“该死的小乌鸦,你听着,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们家族更坏的东西了,你们是灾祸的传播者,谁碰上你们,谁就要倒霉,谁听到你们的叫声,谁就会遭殃……”
听到小狐狸这样放肆的诽谤和对乌鸦家族的漫骂,小乌鸦顿时火冒三丈,“呱”的一开口,正想呵斥小狐狸“闭上你的臭嘴!你们狐狸才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家伙哩!”可是,就在这一刹那,肉块一下落在了地上,小狐狸立刻把肉呑了下去。
小狐狸舔了舔嘴巴( )对着树上无限懊悔的小乌鸦( )抹了抹嘴巴( )挤了挤眼睛( )得意洋洋的说( )谢谢你( )朋友( )你的警惕性是够高了( )可是( )这一回你又该吸取一个什么教训呢( )
【1】给短文最后一节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画去。
【3】将短文分成3段,写出段落大意。
第1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⑴ 小狐狸是怎样将小乌鸦嘴里的肉弄到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奇奇在板报上抄写了一篇赞美乡村风景的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故乡的芦苇
安武林
①故乡的芦苇,在我印象中只有两种色彩,要么是绿得郁郁葱葱,要么是黄得壮壮烈烈。一年之中,变化仅此二种。若说其中微妙的变化,倒是没有特别留意,只能怪自己缺乏耐心了,是自己粗心了。
②芦苇是喜欢群居的植物,肩并肩,手拉手,脚勾脚,很是亲密。若是没有火或者刀这样的东西,恐怕很难把它们分开。
③我喜欢芦苇绿的时候,一片片,一丛丛,像绿色的火在燃烧。风一吹,那才叫熊熊燃烧呢。这青青葱葱的绿色,给荒芜的故乡增加了不少生命的活力。它是故乡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虽然故乡也有树,有草,但都不成气候,好像兄弟们在怄气似的,东一棵,西一株的。
④芦苇绿的时候,我喜欢探头探脑地向里面张望,似乎里面藏着无数个秘密。那草,娇嫩;那叶子,鲜艳,好像从这一边就能看到那一面。还有些细小的藤蔓植物,轻轻地搭在芦苇的身上,好像怕芦苇生气一样,有着十二万分的小心。而且,随时准备逃跑。芦苇丛中,有细细的水流声,而风吹动的沙沙声,是温柔的,也格外好听。
⑤芦苇黄了的时候,是另外一番景致了。一片片,黄澄澄的,犹如金子一般。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风一吹,哗啦啦地响,那响声,比绿色芦苇的响声要嘹亮多了。尤其是那柔情万种的芦花,绰约多姿。尤其是芦花飘扬的时候,如雪一样迷人。
⑥故乡的芦苇,比不得荷花淀的芦苇,但它毕竟和故乡有关,和我的童年有关。即便那个时候我认为故乡的芦苇是世界上最美的芦苇,最大的芦苇,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羞愧。
(选文有删改)
【1】奇奇想根据文章画一幅芦苇图,请你帮他补全下面的绘画准备单。
【2】
文章第②段中“芦苇是喜欢群居的植物,肩并肩,手拉手,脚勾脚,很是亲密”这句话将__________当作_________来写,使用了_________(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________的特点。
【3】文章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赞美芦苇是“故乡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而不赞美故乡的树和草?
_____________
【4】阅读文章第⑥段的画线句,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新天地。
“黑板”跑了
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安培忙着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继续向前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1.读拼音,写词语。
tè dì yǎn suàn jù jīng huì shén
( ) ( ) (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仿佛——( ) 开心——( )
反义词:冷清——( ) 失去——( )
3.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___ ”画出写安培十分专心的句子。
4.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的主人公是 。(2分)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
(3)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2分)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
(4)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
(5)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2分)
(6)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7)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2分)
14、课外阅读。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蜓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邡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蹁跹(piān xiān),时两而如钢琴家熟练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驰名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品尝到了_____________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能品味出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
【4】文中第3-5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 )顺序叙述描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的发展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
【6】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还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认识“中国绿”。
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称谓可谓花样繁多,颜色名称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人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曾推出过一套名为“中国美色”的明信片,其中还夹有一张色卡,依据古代历史上相关文物的经典配色对98种中国传统颜色做了一个罗列,下图是其中一部分。请从中任选一种颜色,通过理解字面意思、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弄清楚其得名原因,并写出有这种颜色的事物(至少两种)。
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得名原因:______________
对应事物: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8、修改语段。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也非常深动,我很早就想看了。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放学一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地读起来。读了这本书,我为科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奥秘而奇怪。
1.第一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第二句中,删去“_________”或“_________”。
3.第三句中,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第四句中,把“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出你对他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