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选项与《嘭嘭嘭》书中内容不和符的一项是( )

A.宝宝树说只要交出“嘭嘭嘭”,就变成了隐形人。

B.宝宝树在之前一直不知道“嘭嘭嘭”就是“爱”,以为“嘭嘭嘭”就是“恨”呢!

C.童喜喜变成隐形人之后,尝到了“嘭嘭嘭”的厉害。

D.童喜喜知道“嘭嘭嘭”就是“爱”后,还想再做隐形人。

2、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三月桃花水照出了美丽的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用“√”选出来。

A.燕子飞过天空。( )

B.垂柳披上长发。( )

C.一群姑娘到河边。( )

D.姑娘捧起水,抖落一片片花瓣。( )

2下面哪句诗是描写农村景色(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关联词填空。

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如果…………

1.小敏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每天放学后( )到图书馆看书,( )到科技小组活动。

2.( )我们往足球里打气,足球( )变得硬梆梆的了。

 

4、下列不适合挂在阅览室的名言警句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D.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选词填空

回味 品味

1.人类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   )。

2.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他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   )。

崇尚 崇拜

3.我在小时候就非常( )大英雄。

4.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 )人类创造的文明。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B.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C.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7、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B.作者游览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

C.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描写了“我”过孔隙时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我会拼,我会写。

荆jí mǎng jǐ   yān红   mó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1 “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羸”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   , 可以组词

2写出下列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

耕犁千亩千箱_____

力尽筋疲谁复伤_____ _____

3把下面的诗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首诗中,“     ”是写病牛,“  

”是抒情。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 的志向。

5对比《病牛》,再读读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说说你从《老黄牛》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①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a)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b)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文中句子(a)把_________进行比较,形象地写出了恐龙的大小;句子(b)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科学家推测,猎食性恐龙是随着身体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步飞向蓝天的。_____

(2)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学会了飞翔。_____

4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毛泽东同志的亲情观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处理亲情问题上有三个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三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以身作责,率先垂范,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的事例不胜枚举。

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 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彭德怀)不同意,毛泽东同志备下家宴,为儿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泽东同志的六位亲人为了中国革命牺牲了。他比一般人更需要亲情,他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的吗?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同志处理亲情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毛泽东同志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怎样的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短文选自《_______》。

2用“_______”画出科学家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画出科学家由这块琥珀产生的推测、想象的句子。

3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写出层意。

 

4“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句中“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

6那么对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

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1】写出“五彩斑斓”的近义词。

________ ________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这一历史进程”,并填空。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________________的漫长历史过程。

【3】选段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 )

A.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全面揭示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B.猎食性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进程。

C.科学家们工作的艰辛。

【4】结合选段,提出一个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项链

负责文艺宣传队的刘老师说:“要是葵花脖子上有条银项链,那就更好看了。”哥哥青铜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银项链,当然无可奈何。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青铜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从心到肉的干净。

天上有鸽哨声,青铜抬头去看天空时,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莹的冰凌。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他扛了一张桌子,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家里人见他忙忙碌碌的,有点儿奇怪,但也不去追问。他们早已习惯了他的奇思怪想

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亮光。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口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停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他将吹好的冰凌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冰凌落进盘中时,叮当有声。

青铜坐在草垛下,很有耐心地做着他的事。那些被他从大盘子中挑选出来的冰凌,大小、形状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正是不完全一样,它们堆放在一起时,才更见光芒闪烁。那光芒带了一点儿寒意,但显得十分宁静而华贵。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那些“钻石”随着太阳的西移,也在改变着光的强度与颜色。到夕阳西下时,它们的光竟是淡淡的橙色。

青铜觉得他的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细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这时,他用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挺;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演出正式开始,葵花上场了。

……

灯光下,那串冰项链所散射出来的变幻不定的亮光,比在阳光下还要迷人。谁也不清楚葵花脖子上戴的究竟是一串什么样的项链。但它美丽的、纯净的、神秘而华贵的亮光,镇住了所有在场的人。

那一刻,时间停止了流淌。台上台下,像一片寂静的森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是怎么做成冰项链的?用小标题来概括。

采冰凌→________→挑冰凌→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词“奇思怪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青铜的“奇思怪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只有”一词反复出现,其实充分解释了上文提到的____________的原因。

【5】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比喻句。

【6】文中两次提到冰凌所散射出来的亮光很“华贵”,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要在题目前加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儿难道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吗?(改换句式,但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花开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溪叮咚叮咚地流。   小溪在唱着欢乐的歌 (照样子写句子) 

小树在风中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几年的学习生活,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含义?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爱身边的一切……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目写一篇习作,留下你最珍贵的回忆。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