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画线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横槛(jiān jiàn) 佛香阁(gé gě)
琉璃(liú luí) 倒垂(chuí cu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表演了一个精致的节目,赢得了大家热情的掌声。
B.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参加活动了。
C.大量的阅读,使我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
3、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句中连用了三个“也许”,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确定那黑影到底是什么东西。
B.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会把那黑影想象成各种东西。
C.屋子里太黑了,看不清东西,任何东西在孩子们眼里都只是一团黑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高傲的一只白鹅。
B.我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快的笑声。
C.它伟大,因为它是母亲。
D.读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深受启发。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堆砌(qì) 脸颊(jiá) 膝盖(qī)
B.半晌(xiǎnɡ) 战役(yì) 迟钝(dèn)
C.旗帜(zhì) ##dot## 乒乓(pīnɡ) 窥伺(kuī)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鹅》一课中,作者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十分高傲,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B.①“在这次海岛游中,他体验了一回潜水。”②“群主发话了,潜水的同志也请出来冒个泡。”这两句话中的“潜水”是同一个意思。
C.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丘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小英雄雨来》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子,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B.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C.我们之所以能想象出琥珀的故事发生在松林里,是因为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
D.既然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8、运用诗句、名言警句填空。
(1)花之美各美其美,梅花有凌寒独放的美“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桃花有明艳可爱的美“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
(2)诗人罗隐把辛勤劳作之人比作蜂,发出这样的赞叹: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
(3)范忠经常抱怨学习太累,我用《论语》的“不怨天,___”来开导他;老师则用“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来鼓励他。
9、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到学校来接我,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又对妈妈说了谎,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妈妈着急地哭了。 我不敢抬头望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1】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全诗四个小节描绘了四幅真挚的母爱图,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这四幅母爱图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
【3】母爱是伟大的,你能模仿诗中的第1小节,用自己的话描绘一幅母爱图吗?
_________
10、片段阅读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推推搡搡仿写并解释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推推搡搡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是怎么被抓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列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颐(yí)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á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作者浏览颐和园的顺序是( )
A.长廊 万寿山 佛香阁 十七孔桥
B.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C.长廊 佛香阁 排云殿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2】课文写长廊主要写了长廊的______、______等特点;写万寿山时先写从_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再写从________往________看到的景物;写昆明湖时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表达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
(2)这篇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相照应。(____)
(3)从“进颐和园的大门”“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浏览顺序记叙的。(____)
12、阅读感悟。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我出神地望着,眼睛蒙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和——__________ 坚实——__________ 消失——__________
【2】文章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请把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关键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打“√”,错的打“×”。
(1)文中的“出神”,表示“我”的注意力非常专注。______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______
(3)“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__
【4】文中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觉(jiào jué)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gēng gèng)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 真的太好了 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我认为“明星”、“微尘”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
重复( ) 更改( ) 缺点( ) 出席( )
【5】“明星”在文中指___________,“微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7】结合短文,选择正确的说法( )
A.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B.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C.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8】“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好在哪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句子,用“ ”画出能表现“我”爱爱尔莎的词语、句子,然后从课文中抄写另外三句能表现“我”爱爱尔莎的句子。
爱尔莎和我一起生活了三年。最后分别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痛苦。
15、按要求句子。
1.太阳跳出了海面。(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8、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9、习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汽车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为开头写一段话。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