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诗人中,全部属于唐代诗人的一组是( )

A.屈原 陶渊明

B.杜甫 孟浩然

C.韩愈 范仲淹

D.刘禹锡 龚自珍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

B.厦门双子塔是厦门最高楼,高度达到300米左右,是中国第一双子塔。

C.观看了国庆阅兵仪式,人们纷纷表示很受鼓舞。

D.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再测珠峰“身高”。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囊夜读(yíng)  学多通(bó)

B.勤不倦(gōng)   以夜继日(yān)

C.老(ǎo)   业(cù)

4、关联词语我会用。

无论……都……   如果……就……   只要……就……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1】一个人   活得诚实,有信用,   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   做什么事   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3】   明天天气好,我们   去郊外踏青。

【4】   你经常帮助别人,   你有困难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

【5】哈默   不干活,杰克逊   会给他吃的。

【6】昨天夜里   刮了很大的风,   下了很大的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对某国政府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

B.身处异国他乡,头顶上那一轮明月,就是你难得的慰藉

C.她们谁也没有那位最年幼的妹妹愿望得厉害,而她恰恰要等最久

6、反义词我来选(在正确选项下画“____)

寂静(沉寂 平静)  幽静(肃静 僻静)

蜿蜒(笔直 崎岖)  俯视(俯冲 仰望)

 

7、《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      

A.英国金斯莱

B.英国刘易斯.卡罗尔

C.瑞典林格伦

D.英国詹姆斯.巴里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含有字的近义词。

(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________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2)青松不畏严寒,依然苍翠,________在寒风之中。

(3)雷锋的形象已经成了一座丰碑________在我们的心中

(4)一排排白杨树________着,俨然守卫祖国边疆的哨兵。

(5)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________在门前,等着孩子回家。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曲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最喜”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C.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3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描写了三个儿子的特点,其中大儿的特点是________,中儿的特点是________。小儿最有特点,一个“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儿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下图的人物是________

4作者经历连年战乱,当看到词中描写的乡村生活场景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快乐的杉树林

冬天来了,西北风 xiào  ér  lá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衫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n zhuāng  yù  qì( )的世界。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的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1】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铺(   )盖,它的另一个音是( ),组词:( ) 

树干(   ),它的另一个音是(   ),组词:( ) 

【2】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11、阅读,完成练习。

 

我外婆是世界上最擅长烘烤派的人。所以当她打电话给我,说她有一块派失踪了,我知道事态很严重,赶忙来到外婆家,当我以一个拥抱向外婆表示问候时,我意识到我已好久没来看她了。

“从头开始讲吧!”我说。

“我把铁盘里的南瓜派切成六小块。”她说着,给我看了那铁盘。

我拿出小本子和一支铅笔:“您最后看见这块派是什么时间?”

“派是我今天早上烤的,”外婆说,“然后门铃响了,是那个为我耙树叶的小伙子。”

我把“耙树叶的人”几个字写在笔记本里,问:“是他把派偷走了?”“亲爱的,不。”外婆说,“他只是想告诉我,他干完活儿了。他干得很漂亮,我给了他两小块派。”

“然后发生了什么?”我问道。

“然后电话响了,是我的邻居凯彻姆”。我点点头,在我的小本子里写下这个名字。

“她是一个极其可爱的人,每天打电话给我,看我是否需要什么,于是,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吃南瓜派。她女儿也来了。”

“外婆!”我说,“没有人偷南瓜派。它失踪了是因为您都送人了。两块给了耙树叶的人。您和凯彻姆夫人各吃一块。她女儿也吃一块。这就五块了。”

“总共有六小块的。”外婆提醒我。

“嗯。”我说,“还有别人来过吗?

“没有。”她说。我搔了搔头,这确实是一个谜。

我得寻找更多的线索。我拉开冰箱的门儿。

“这块南瓜派是怎么回事?”我打开一个盒子问。

“这不是太蹊跷了吗?”她说着,从我手中接过南瓜派,将它放进烤箱中。

“忙活了半天侦探工作,你一定饿了。”

在南瓜派加热时,我琢磨这个案子。我认为真正的未解之谜是:外婆说南瓜派失踪了,是不是就为了让我来探望她一次?当我为此向她求证时,她给了我一个吻,说我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侦探。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主要运用了( )描写,向我们讲述了外婆和南瓜派的故事。

A.心理 B.动作 C.语言 D.外貌

3与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前后照应的句子是(   )

A.我知道事态很严重。

B.我得寻找更多的线索。

C.我认为真正的未解之谜是:外婆说南瓜派失踪了,是不是就为了让我来探望她一次?

D.我外婆是世界上最擅长烘烤派的人。

4“当我为此向她求证时,她给了我一个吻”中“此”指的是( )

A.外婆让“我”来侦破南瓜派失踪案。

B.外婆要给“我”一个吻。

C.外婆为了让“我”来探望她一次。

D.外婆想给“我”吃南瓜派。

5短文最后案件侦破了,外婆真的丢失了南瓜派吗?她丢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打算如何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外对比阅读。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我听了这些故事,常常就联系到自己:“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1宝葫芦是一个怎样的葫芦?请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2对“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从文中“省心”一词我知道王葆即使有了宝葫芦帮他列式子,他还是不会做算术题。

B.王葆不想过不动脑筋、不劳而获的生活。

C.如果王葆有了宝葫芦,那他做算术真的省心了,宝葫芦是真实存在的,能帮助他。

3请为人物得宝方式连线。

张三      掘地

李四   听话

王五   游龙宫

赵六   遇神仙

4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因为王葆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对宝葫芦很向往。

B.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都过上了好日子。

C.宝葫芦很漂亮,特别吸引小朋友。

13、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瑞恩是怎样攒足70美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瑞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或短文,完成指定练习.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主要写____________

【2】从文中加点的词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诸葛亮,我会用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形容他。我还知道____________等故事也是出自______(作者)写的《三国演义》。通过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____________;还知道许多跟“三国”有关的歇后语,如“______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  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会全部丢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能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病句门诊。

1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的是(   )。

A.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学校标语)

B.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实践“八荣八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街道标语)

17、当当小老师,用修改符号修改小马虎写的文章。(1个错误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簇还在争奇斗艳,那一簇已经真相盛开了。

18、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在收集现代诗的过程中,哪位诗人或者他的哪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写一写,分享给同学们。

要求:题目自拟,表达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