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
A.鹅吃饭时不慌不忙,而且还得要“我”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侍候它,真是让人不胜其烦。
B.堂倌在过去地位低下,作者这样打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2、“瑅”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相关?( )
A.日 B.提 C.玉 D.是
3、下列词语全是近义词的是哪组?( )
A.今朝——现在 坚定——动摇 B.奇妙——奇特 蜿蜒——笔直
C.先驱——先行 实践——践行 D.绚丽——绚烂 实施——实行
4、选择下面双引号的作用,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①表示特定称谓 ②表示引用 ③表示特殊含义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2)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 )
(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
5、下列选项中,运用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拟人)
B.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设问)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比喻)
D.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田间的大道小道……(排比)
6、用“√”选择正确的文字或读音。(5分)
(1)盲女孩悄(qiāo qiǎo)悄地走近蝴蝶,手指悄(qiāo qiǎo)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2)她的(dí de)确是一个人热爱学习的(dí de)好孩子。
(3)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zhònɡ chónɡ ) 新长(zhǎnɡ chánɡ)了起来。
(4)这个凶恶(wù è)的魔鬼真可恶(wù è)。
(5)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 攻)夫(练 炼)眼力。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它们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在诱惑面前毫不动摇。
B.乡村的早晨静悄悄的,只有鸡犬相闻。
C.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从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D.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
8、比一比,再组词。
挺( ) 疏( ) 淌( ) 帐( )
蜓( ) 蔬( ) 倘( ) 胀( )
9、阅读
已是傍晚。荨麻上……
(俄)叶赛宁
已是傍晚。荨麻上
闪着( )的露珠。
我站在大道旁,
倚靠着一棵柳树。
( )的月光
倾泻在我家房顶。
远处不知哪里,
传来夜莺的歌声。
既温暖又惬意,
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
白桦亭亭玉立,
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
而在树林的尽头,
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
【1】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困倦 沉闷 皎洁 晶莹
【2】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除了诗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如果给这幅画起个名字,我们可以称它为:________。
【3】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_______。
【4】这首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宁静祥和的童话世界,寻常可见的乡村景色也变得更美了,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对其进行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16分)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明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置的图书放回原处。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休息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不遗余力。干完一天,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学却担心地说:“我走了
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送,他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已有数,这小家伙的决心如此坚定,长大后一定能有所作为。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1)把画横线的句子中缺漏的标点补上。(2分)
(2)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分)
A.解释说明 B.表示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续
(4)为什么“我”判断这个四年级的小男孩“长大后一定能有所作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感悟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血染的母爱
有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母亲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4年2月,母亲和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母女俩在滑雪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几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她们穿的是银灰色滑雪服,很难被发现。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了过去。当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医生告诉她,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是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白雪,直升机因此发现了目标。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的,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 ) 辛苦——( )
2.用“ ”画出文中的重点句。
3.对冰心的话,你是这样理解的: 。
4.当病床上的女儿得知母亲用生命换回了她的重生后,她会对已经死去的母亲说: 。
12、小水滴的执着
我是一滴晶莹的水,我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追求着一颗美丽的心。我愿为梦想奔波,我愿为梦想劳累,我愿为梦想而去经历……
我原来是一株小草上的露珠,正当我因我的美丽得意时,太阳公公给了我当头一棒,因为,太阳公公把我变成了水蒸气,我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升到了云伯伯那里。在这里,我失去了晶莹,失去了分量。多想变回闪亮的小露珠啊!我在空中,寻找着实现梦想的机会!
一天,当我一觉醒来,咦?我怎么变成一个六角雪花了!我隐约听见一位农民伯伯在说:“雪啊,下吧下吧,下大一点,下多一点,给麦苗盖上棉被。”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变成了纯洁的天使,装扮这美丽的世界。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天早晨,太阳公公刚露出半个脸,我就蒸发了。
嘿,我又回到了云伯伯那里,不一会,我的身躯慢慢变大,我耐不住性子,偷偷跑了下来,摔了个跟头,却发现无论如何都爬不起来了,原来,我和冰溶成了溜冰场。孩子们在我身上溜冰,身上虽然有点疼,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从孩子们的欢笑中,得到了快乐!
我是一个执着的小水滴,我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快乐小问号:
(1)结合短文说说,小水滴追求的梦想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2分)
(2)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1)5分)
露珠( )
( )
( )
冰
(3)“孩子们在我的身上溜冰,虽然有一点疼”为什么还是很高兴?(2分)
(4)文的最后一段和哪一句照应?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小水滴执着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为梦想奔波,我愿为梦想劳累,我愿为梦想而去经历……”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将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2分)
13、课外阅读。
最棒的玉米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衣的玉米说:“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是随声附和(hé hè)地称赞着。
收获的那一天,老婆婆只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并没有把他摘走。“老婆婆可能眼神不大好,没注意到我,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最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婆婆又哼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婆婆也没有来过,棒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直到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棒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着躯体要腐烂了,我真是自作自受啊!”他绝望,他悲痛,他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永远地消失掉……
不知不觉,一缕柔和(hé hè)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他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老婆婆。
老婆婆正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看着它,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了,它的种子明年一定比它今年长得要好哟!”这时,棒玉米才明白了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
正当他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根据“最棒的玉米”的情感变化来排序,只填序号。
①心灰意冷 ②并不灰心 ③充满自信 ④恍然大悟 ⑤绝望悲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老婆婆不早些摘走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如果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种子的成色会不足,会影响明年的收成。( )
(2)我认为这个玉米不是最棒的玉米,因为他太相信自己了。( )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示?简单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雨花石
1946年夏天,天快亮了,一辆汽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了下来。从车上推下来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人浑身是血,但脸上的神色依然是那样的坚定。
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就一下子扑到爸爸身上。敌人恶狠狠地把小男孩从他爸爸身边拉开,威胁道:“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他就可以不死;不然的话,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小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jiàng qiáng)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紧紧搂住爸爸:“爸爸,我永远爱你!”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说:“孩子,黑暗就要过去,天就要亮了。”父子俩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蔑的目光。
敌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bó pō)之中,小男孩被敌人拖走了。
这天晚上,这个小男孩在敌人的拷打下,什么也没说。敌人没办法,只好把他推出监狱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呀摸呀,摸到了一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当上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倔强(jiàng qiáng) 血泊(bó p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_ 敬重—________ 笑眯眯—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由此可以猜测这是一位________。
【4】你是怎样理解“黑暗就要过去,天就要亮了”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无数像短文中的小交通员一样的小英雄。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思路训练)填一填,理清自己本次习作的思路。
(1)取个好题目。可以参考以下题目,也可以自己创作题目。
①可爱的小花狗 ②小狗花花 ③“汪星人”传奇 ④我的朋友阿花
我要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思习作内容。可以按照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趣事等方面来写。注意根据习作的侧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外形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习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趣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结尾:在习作末尾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会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正确的说法写在横线上。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取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这篇文章的条理和内容都很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每天晚上都收听广播和电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中,把有语病的句子抄下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谜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19、这学期我们学了( )首古诗词,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写出来,试试吧!别忘了写作者哦(6分)
我喜欢这首诗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