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A.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B.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秋果飘香
B.花朵凋谢 雪花飞舞 北风呼啸
C.竖起围墙 裹着毯子 砌起告示牌
D.驶进港口 敲响铜钟 托着披纱
3、带点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闷(mèn)闷不乐 B、红叶似(shì)火
C、梦寐(mēi)以求 D、重(zhàng )重叠叠
4、李东对本单元和课后积累的词语进行了归类,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繁华 灯火辉煌 山清水秀 荒无人烟
B.璀璨 高楼林立 灯红酒绿 琳琅满目
C.肥沃 炊烟袅袅 瓜果飘香 男耕女织
D.静谧 鸡犬相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B.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C.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狐狸不但狡猾,而且斗不过猎手。
B.红军只要夺下这块高地,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C.他因为睡眠不足,所以一脸疲惫。
D.今晚的月亮又圆又亮。
7、下列对句子的朗读重音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B.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C.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8、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两句话,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这两句写景的句子突出了( )。
9、阅读现代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荷叶·母亲(节选)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_____,她的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它与《荷叶·母亲》中“____________”意思相同。
【3】《荷叶·母亲(节选)》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________,把“我”比作___________。
【4】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__________之情。
10、原谅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树枝上的一片嫩叶。她上菜时笨手拙脚,让我老是担心她可能会把盘子里的汤汁转化成我的洗澡水。我的第六感居然没有“辜负”我。
②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买的,极好极软的牛皮,不能洗涤,是我心头的最爱。
③可是,还没等我发作,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其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
④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光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闪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我这女儿,到底怎么啦?
⑤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地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⑥在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大学的假期里,我们不让她回家,让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⑦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⑧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只要用力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又一串刺耳的响声过后,酒杯完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⑨“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⑩“又有一次,我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安慰我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我站在那儿,______________。”
⑪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
⑫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文中围绕“原谅”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
(1)__________。
(2)女儿在英国当女待时,不小心打碎了很多酒杯,却得到了领班的原谅。
(3)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女儿_______品质。
【3】文中第⑩段写道:“我站在那儿,……”请根据你对上下文的理解,描写“女儿”此时复杂的心理。
我站在那儿,________。
【4】读完全文,相信你对“原谅”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请仿照示例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的理解。
示例:原谅是一种品质,原谅他人的人,消除了自己的烦恼,获得的是心灵的升华。
原谅是________,原谅他人的人,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根据课文,把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 )”字可以看出围观的人很多。
【3】选段是对聋哑青年的_______描写,我们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
【4】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伞 的 故 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wēn nuǎn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得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bàn xìn bàn yí。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fǎng fú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看文中拼音写出词语。
( ) ( ) ( )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之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隔多年,“我”为何还保存着这把旧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娘那油布似的脸”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穿越大半个南美去看你
①71岁的若昂·佩雷拉·德·索萨是一位已经退休的泥瓦匠和兼职渔夫,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外一个小岛上的村庄里。
②2011年,他在岩石上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企鹅。
③这个无助的小生命饥肠辘辘,满身油污,索萨先生把它带回家,给这只南美麦哲伦企鹅取了一个名字叫丁迪姆,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它清理羽毛上黏糊糊的石油,每天给它喂鱼吃,增强体质。
④经过细心照料,它恢复了健康。
⑤索萨先生把它放归大海。可它不愿意走 毕竟和我一起待了11个月 有感情 这位退休的泥瓦匠回忆道 最终,它还是游走了。
⑥让他吃惊的是,几个月以后,小企鹅回来看他了。
⑦现在,丁迪姆每年和索萨先生在一起待上八个月,剩下的时光到阿根延与智利的海岸去产崽。小企鹅不会飞,人们相信,为了回来看索萨,小企鹅每次要游约8000公里,穿越南美的大半个海域。
⑧“每一次,大家都说它不会回来了,但在过去的四年里,丁迪姆年年回来看我。”每当人们问起丁迪姆时,索萨都会这样自豪地回答。专家认为,丁迪姆好像把索萨先生当成企鹅了,像对待企鹅一样对待他。
⑨索萨说:“我爱这只小企鹅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相信它也爱我。”“除了我,它不让任何人碰它,谁碰它,它就啄谁。它会躺在我的膝上,让我给它洗澡,让我喂它沙丁鱼,让我抱着。”
【1】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适当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丁迪姆是索萨先生给小企鹅取的名字。(______)
(2)丁迪姆每年都会离开索萨,因为它要到阿根廷与智利的海岸去产崽。(______)
(3)“让他吃惊的是,几个月以后,小企鹅回来看他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______)
【3】请概括第②—④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企鹅不会飞,人们相信,为了回来看索萨,小企鹅每次要游约8000公里,穿越南美的大半个海域。”从画横线的内容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⑨段,你体会到索萨和丁迪姆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次抱母亲(节选)
我( )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按照意思,把“轻、重”分别填入句中。
我一直以为母亲体重很____,没想到第一次抱母亲时竟然发现母亲很_____。母亲承担着家庭的____担,但是她把自己看得很____,把儿女看得很_____。
【3】你从这一“轻”一“重”当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伟大的母爱是难以回报的,我不由得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心中的母爱是什么?(写两句运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加工厂。
(1)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使句子更生动、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人叔叔提前完成了北京西站的建设任务。(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都很好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爱是一把小伞,为我遮挡风雨。(仿写句子)
母爱是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汽车在平坦而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9、习作风景线。
请选取一处你最喜欢的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篇习作,并把它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出来。要用上合适的过渡句和修辞手法。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