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乾坤 册册来迟
B.糟殃 飘飘悠悠
C.水源 枝析花落
D.洛阳 失魂落魄
2、下面对“太自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了学业
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C.李白感谢她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学业
3、《乡下人家》一文的关键句是( )
A.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B.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C.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D.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4、下列句子中,加点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写文章一丝不苟,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
B.她这嘴简直就是老太太纺纱,扯起来就没完没了。
C.远方来客,我自然欣喜若狂,与来客高谈阔论,直至深夜。
D.绝望无助的她,拖着沉重的双腿,满怀悲痛地扬长而去。
5、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我看这一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A.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有钩啦!
B.爷爷摇着蒲扇对孙子说:“是哪个坏家伙把我的烟斗藏起来了。”
C.老师看着沾沾自喜的同学语重心长的说:“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D.小帆介绍道:我家的小鱼可淘气了,总爱在水草丛里东躲西藏。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单位 单独 单于 单调
B.屏风 屏障 屏息 屏幕
C.要塞 堵塞 塞外 边塞
D.强调 坚强 富强 强占
7、(本题2分)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率领shuài 冠军guàn 步调diào
B.附和hé 徜徉cháng 刹那chà
C.重荷hè 绽开dìng 余晖huī
D.鸡冠guān 炫耀xuàn 模样mó
8、根据意思写成语(5分)。
①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中间充数。 ( )
②下定以死相拼的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 )
③礼物微薄而情谊深重。 ( )
④过于性急图块,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
⑤做一件事,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9、课外阅读。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忆江南(其二)》描写的是 季的美景,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忆江南(其三)》写出了苏州之美,可以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看出。
【2】这两首词虽然内容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棵树一座楼
①去香港旅游,有一座大楼不可不看,那是太古大厦;有一棵大树不可不看,那是一棵百年老榕树。楼和树相依相伴,好像长在了一起。
②为了盖一座大厦,砍伐或者移走几棵树,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可在香港,在香港的繁华热闹之地,香港人所做的却不是使树让楼,而是让树和楼尽可能地和平共处。
③为了繁荣,楼是要建的;为了保护一棵树,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为了确保老榕树在施工中安然无恙,建设者拿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然后双方再商议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在修建大厦之前,光为护树一项就花了近2390万元港币!
④太古大厦在大榕树下慢慢加高,一朵绿云般的树冠仿佛是一台巨大的空调器,源源不断地给出力流汗的大厦建设者送来凉气。大厦竣工后,成为多余的大树保护设施才清除。人们从楼底乘电梯或滚动扶梯到大厦顶顶层,走出后门,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榕树便突然间映入眼帘,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题目中的“树”指的是 ,“楼”指的是 。第①②段有两个最能表现它们之间关系的四字词语是 、 。
【2】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本段前面哪句相照应?用“ ”画下来。
【3】用“﹏﹏”画出第④段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树冠比作 和 ,因为它能为建设者送来凉气。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猫为什么要吃老鼠
科学家们一直对一个问题困惑不解:猫为何不吃老鼠后,它们的“夜视”能力就会逐渐下降,最后几乎会变成夜里的“瞎猫”。
德国海德堡大学生物学教授穆勒博士经过多年探索,终于解开了这一长期困扰世界动物生理学界的谜团。穆勒认为,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能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能力。
猫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如果体内长期缺乏牛黄酸,猫在夜间就会由“一目了然”变为“睁眼瞎”,最后丧失夜间活动能力。但老鼠体内却有一种特殊物质,能自行合成牛黄酸。所以,猫只有不断捕食老鼠,才能弥补体内牛黄酸不足,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夜视能力,正常地生存下去。
目前医学界对一种“顽固性夜盲”仍束手无策。于是,医生们尝试让“顽固性夜盲”病人食一些鼠肉。经眼科生理检测发现,食用老鼠肉以后,病人的夜视能力增强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目了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穆勒博士解开的谜团是什么?请用“______”在原文中勾画出来。
【3】猫为什么要吃老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说法,与短文内容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
A.穆勒认为牛黄酸能够提高哺乳动物的夜间视觉能力。(____)
B.猫不能在体内合成牛黄酸,老鼠体内有一种物质能合成牛黄酸。(____)
C.眼科医生已经证明老鼠肉可以完全治愈夜盲症。(____)
D.猫如果不吃老鼠后,它们就会变成瞎猫。(____)
E.老鼠偷吃粮食,太可恶了。(____)
12、阅读
我们班的“小燕子”
大家应该都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吧?电视剧中的小燕子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我们班上就有一个眼睛和小燕子很像的人,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燕子”。
“小燕子”在我们班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的表演才能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赞扬。瞧,我们的“小燕子”又开始表演了。队日活动一开始,她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灰罩衫,“畏畏缩缩”地走上台。看她那乱蓬蓬的头发下又黄又瘦的脸,活脱脱一个刚从山沟里跑出来的小丫头。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的,就连平时严肃的班主任刘老师,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从此,同学们便封她为“表演王”。
我们班的“小燕子”还喜欢搞恶作剧。有一次,我的同桌梅梅就中了“小燕子”的招儿。那天下午,“小燕子”一早就到了教室,偷偷把梅梅的作业本藏了起来。等到课代表来收作业时,梅梅翻遍了整张课桌,却怎么也找不着作业本,梅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小燕子”一脸坏笑地从身后拿出梅梅的作业本。梅梅当时很生气,不理解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后来梅梅才知道,原来是她看梅梅那天早上一直闷闷不乐,想找点事来分散梅梅的注意力,才故意恶作剧的。唉,这个“小燕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小燕子”活泼又幽默,淘气又会关心人,同学们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同学感到开心。你们猜到她是谁了吗?哈哈,她就是我!
【1】短文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
A.《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
B.“我”的同学“小燕子”
C.“我”
【2】短文主要写了“小燕子”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小燕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记金华双龙洞》片段,回答问题。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擦伤(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处。
鼻子 额角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隙具有 、 、 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小船小到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_______)
(2)船的进出得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划船才行。(________)
(3)乘船时可以坐在船头也可以躺在船上。(________)
【4】假如你乘船经过孔隙,会有哪些感受?
_______
14、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17分)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 ,大浪便哈哈大笑 , 对小水珠说:“ 嘿 ! 凭你那点力气 , 能把石头滴穿, 真是笑话?” 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 滴呀滴呀 不管刮风下雨 也不管白天黑夜 坚持不懈 辛勤地工作着 而大浪却不同 高兴时 哗 地冲一下 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在“ ”上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4分)
容易( ) 坚硬( ) 摧毁( ) 坚持不懈( )
(4)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2分)
①按时间顺序写的。 ( )
②按事情发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 ( )
③按空间位置的顺序写的。 ( )
(5)仿照例子写词语。白天黑夜 (2分)
(6)大浪为什么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2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穿着一件颜色跟绿叶差不多的绿上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人人都有一双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会从周围的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一些启示。请以“ 的启示”为题,将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写下来。
要求:描写一定要具体,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