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C.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D.即使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也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2、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疏”的读音是“sū”,意思是“稀疏”。
B.“白发谁家翁媪”中“媪”的读音是“ǎo”,意思是老妇人。
C.“单于夜遁逃”中“单”的读音是“chán”,“单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
D.“只留清气满乾坤”中“乾”的读音是“gān”,“乾坤”的意思是天地之间。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C.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D.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4、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预妨 扫荡 倘若 天高地阔
B.迟吨 奇幼 踏步 屏息凝视
C.甜密 挣扎 威利 引吭大叫
D.朦胧 构成 描绘 一丝不苟
5、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小姑娘的心灵像棉花一样纯洁。
B.她跑起来摇摇摆摆的,活像一只可爱的小鸭子。
C.她浅笑盈盈,眼眸像浸在水里的墨晶石,又黑又亮。
D.他性格暴躁,尤其是耍酒疯时,如同残暴的野兽。
6、下列句子与“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B.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C.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校长在开学仪式上的讲话,对同学们的启发很大。
B.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随时都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C.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D.看着四年(3)班同学的精彩表演,我异口同声地说:“精彩极了!”
8、我会读,也会写。
fèi xū bào zhà chàn dǒu
( ) ( ) ( )
9、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溪上青青草。 ,白发谁家翁温?大儿 ,中儿 。最喜 ,溪头 。
【1】把词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词中的“卧”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母鸡发现了有响声,有怎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可以看出母鸡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个句子说明了母鸡有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稀土无处不在,你知道它为何被称为“工业味精”吗?
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战略性资源,稀土早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小到手机、陶瓷颜料,大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处处都有稀土的身影。那么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稀土会被称为“工业味精”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稀土。很多人认为稀土是一种“特殊的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种稀土矿,人们习惯把它们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两种类型。轻稀土包括镧、铈等,重稀土包括钆、铽、镝等。稀土在自然界中大部分以稀土矿形式存在,需要通
过复杂的冶炼提取过程才能被我们使用。
介绍了这么多种类,相信大家对稀土种类的广泛性有了一定认识,那么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这要从稀土“工业味精”的称号说起。稀土由于卓越的光电磁物理特性,能和许多材料组成很多种不同的新型材料,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如同味精给菜肴提鲜的作用一般,稀土也为许多产品提高了质量和性能。在军事方面,稀土大幅度提高了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在冶金工业方面,稀土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还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石油化工工业方面,稀土制成的分子筛催化剂代替了硅酸铝催化剂;在玻璃陶瓷方面,稀土对超导陶瓷、压电陶瓷、导电陶瓷等领域贡献丰富;在农业方面,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这样用途多样的稀土,成了各国争相研究的对象。值得庆贺的是,我国是稀土大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不过,虽然我国是稀土大国,在早年间也是“稀土弱国”,之前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一直被牢牢掌握在世界少数国家手中,我们还要高价从其手中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值得关注的是,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孙晓琦团队,设计制备了新型苯氧羧酸类萃取剂,该型萃取剂可以定量萃取低浓度稀土,与稀土形成固体萃合物,并可以反复萃取和循环使用。基于该类萃取剂,结合溶剂萃取法和化学沉淀法的优势,开发出了全新的萃取一沉淀法工艺,使我国在稀土采选分离技术上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1】什么是稀土?下列选项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是“特殊的土”
B.类型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
C.是不可再生资源
D.以稀土矿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画“______”的句子中“全球70%以上”说明了( )
A.稀土用途多样
B.世界稀土资源分布均匀
C.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D.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
【3】稀土为什么被称为“工业味精”?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为餐桌菜肴提鲜
B.能提高一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C.能独立制成新型工业材料
D.对玻璃领域贡献丰富
【4】我国能摘掉“稀土弱国”的帽子是因为( )
A.稀土分离提纯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
B.我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重稀土资源
C.我国花高价向先进国家购买深加工的稀土产品
D.孙晓琦团队设计开发出全新稀土萃取沉淀工艺
【5】有人认为,假如中国禁止对美国出口稀土,将对美国工业造成严重影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学会购书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位于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1年首创的,文章通常采用“为什么”的标题,毎一篇文章都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1961年至今,《十万个为什么》被业界视作图书品牌,大规模开发利用,同名图书层出不穷。但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凭借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仍然是广大读者的第一选择。
【1】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版本二的价格比版本一低。(________)
(2)版本一可以装在兜里,空闲时可以随时掏出来看。(________)
(3)版本一现在的抢购价是680.00元。(________)
【2】妈妈想给你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阅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会建议妈妈购买哪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呢?结合材料,写写你的推荐理由。(至少写两个方面)
我建议妈妈购买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两个书迷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二哥也是个书迷。二哥看书时,①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②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 地靠近了。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 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二哥 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 地读,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贫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头,眼睛肿成了一条缝。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回去,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已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偷快地同意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的确(dí) 迷恋(luàn) 铁屑(xiè)
B.难挨(ái) 猪圈(juàn) 模样(mú)
C.勉强(qiáng) 稀奇(xī) 管教(jiào)
【2】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空白处的横线上。
费尽心机 不由自主 不顾一切 一目十行
【3】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①处把想过去看书的“我”比作_______,第②处把伸长脖子看书的”我“比作________,分别从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
【4】寻找二哥藏的书,作者说“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拿自己调侃,语言幽默。
B.以日本宪兵队队长作对比,不成体统。
C.表达了“我”对鸠山的不满。
D.夸日本人“高明”不妥。
【5】文中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两个书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说“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请你推想一下,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作者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果莫言受到邀请来到你所在的学校做读书专题讲题,在互动环节你会向莫言伯伯提什么问题呢?提问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表述要得体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渔民的儿子在哪发现的琥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块透明的琥珀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能推测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反问句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花绽放。(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段落修改。
爷爷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夏天的小园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看,一行行向日葵在茁状地成长,露出一张张笑脸迎着朝阳;一排排玉米在威武地挺立,结出一个个玉米棒子像是在比赛——辛勤劳动的小密蜂、翩翩起舞的蝴蝶,给小园又减少了几分生气。就连小花猫还是把这里当成新开辟的游戏场所。望着小园,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呀?”(标点符号2处,语病2处,词2处,字2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些小发现呢?这些小发现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要求:
A、题目自拟。
B、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C、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