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宣布(xiān xuān ) 聋哑(lóng léng) 拖住(tuō zhù tōu zhì)
舒畅(sū chāng shū chàng) 疑惑(huà huò) 境界(jìng jiè jìn jià)
着地(zháo zhuó zhāo) 不禁(bù jīn bú jìn) 邀请(yōu yāo)
盛饭(shèng chéng) 违背(bèi bēi) 伺候(cì sì) 打扰(rǎo yǎo)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允许(yǔn) 规矩(ju)
B.撵走(nián) 脸颊(jiá)
C.永恒(hénɡ) 婚讯(xùn)
D.圣洁(shènɡ) 睫毛(jié)
3、选出下列关系与例子一样的一组( )
例:稻米和粮食
A.南瓜和瓜子 B.妈妈和娃娃
C.核桃和核仁 D.外套和衣服
4、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笔顺,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遣”字的第六笔是“横折”。
B.“迈”字的第一画是“点”。
C.“卒”字共八画,第七画是“横”。
5、下面四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篱笆 倘若 推测
B.健康 繁星 寂静
C.忠厚 譬如 枪拴
D.剖开 介绍 洋溢
6、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满月时更可爱?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东西都完玩
B.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C.玩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
D.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7、下面词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冬至节 除夕节 劳动节 圣诞节
B.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话:大公无私 临危不惧 忠于职守 慷慨 温柔
C.四川省的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 九寨沟 峨眉山 青城山 泰山
D.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心急如焚 纹丝不动 慈眉善目 愉悦 凶狠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应该奋发图强,与时俱进,正如《周易》里说的:“天行健,________。”作为小学生,我们学习时应该更加勤奋刻苦,因为“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多读诗歌,因为“诗是__________,诗给__________”。
2.书中还有大爱。“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这是母爱。《母鸡》以作者___________变化为线索,由对母鸡的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赞颂了___________。
9、日积月累。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
,为谁辛苦为谁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代的________(填作者)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3】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蜜蜂_____的情景,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蜜蜂的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中“尽”的意思是尽头。
B.这首诗既是一首咏物诗,又是一首寓理诗。
C.这首诗赞美了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之人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劳而获之人的痛恨和不满。
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读来朗朗上口。
【5】用反问的方式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
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chuī)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__ 专一 ——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
【3】“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句中“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扬子为什么 “闷闷不乐”?
________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________
【5】“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chuī)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练习。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的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mái mán)怨命运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dàn tán)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来也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往往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1】请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______) 抱怨(______) 苦恼(______) 扰乱(______)
【4】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所选项的序号。
(1)心里一亮(______)
A.光线强 B.发光 C.响亮 D.清楚;明白 E.显露;显示
(2)名扬(______)四海
A.高举;往上升 B.往上撒 C.传播出去 D.称赞
【5】你是怎样理解“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往往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
颜色各异:_________________
【2】“指点”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指出来使人知道;②在旁边挑剔毛病。本文中“指点”的意思应选:_______(填序号)
【3】本段详细地捕写了_____的景象,突出了它_____的特点,首先描写了______,其次描写了_______,文章语言朴实,真实可感。
【4】发挥想象,以“洞内的石钟孔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为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变
①马市长放下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段前的序号按正确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___和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 )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 )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 )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 )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段中括号里给画线的字注音。
【2】选文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这个句子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
【4】想象一下,到了冬天,乡下人家会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林到公园玩,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中山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从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呀!”
(1)老大爷所说的“里”实际是指同音字“______”,暗示小林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林,你应该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能找出下面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因填序号)
A.语序不当 B.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 D.句式杂糅
E.指代不清 F.不合逻辑 G.重复啰唆 H.用词不当
(1)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
(3)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________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
(5)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快乐与烦恼。请以“难忘的 ”为题目,用恰当的词语,合适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字数不少于350。(自备作文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