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C.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2、下列选项中,两组词语意思都相反的一项是(   )

A.丰硕——丰满  介绍——推荐 B.凄凉——热闹  普通——独特

C.禁止——允许 声明——表明 D.悦耳——动听  幻想——想象

3、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A.⑤②①⑥③④ B.②⑥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⑥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B.炊烟袅袅 衣山傍水 鸡犬相闻

C.无能为力 一丝不苟 整整齐齐

D.成千上万 空空如也 阳光灿烂

5、《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  )

A.安徒生

B.张天翼

C.王尔德

D.格林兄弟

6、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拟人)

B.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比喻、拟人)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比喻)

D.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反问、排比)

7、下列不是一类的词语的一项是( )

A.和蔼 慷慨 贤惠 洁身自好

B.悲戚 惶恐 担忧 焦躁不安

C.惊慌 蹒跚 巡视 辗转反侧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要求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4分)

(1)表示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于人的名言是:

(2)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克服的名言是:

像这样的名言警句在这个单元里我还积累了: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诗词鉴赏分析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花枝俏。_______

(2)只把春来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城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捧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圈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类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圈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国,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动,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爬山虎是一种植物。________

②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绿得很新鲜,非常引人注意。________

③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上。________

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意思是说你的手指不用费劲,就可以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作者观察认真细致,具体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细微的变化:先是茎上

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________,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________ ,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后变成的________,颜色开始是________,后来变成________

3你觉得选文第⑤自然段中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一句中,逐渐一词可以去掉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  虽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希望  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  绝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于是  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你从那些句子能看出《三都赋》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用“ ”在文中画出来。你能想到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成语吗?这个成语是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废寝忘食:_______________

供不应求:_______________

4读了文章,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思之所以会如此成功,是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无比失望。

B.小时候顽皮不爱读书,长大了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C.我们要学习左思潜心写作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决心。只要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D.左思的父亲要是能不断地鼓励表扬左思,他的成就会更大。

12、阅读题。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一天下班以后,研究员们都走了,只有白发苍苍、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先生还在实验室里,细心地观察锁在笼子里的南美洲毒蛇。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小小的脑袋不时地抬起来,细细的舌头不时伸出嘴外,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施密特先生却一点也不害怕,观察它的外形、特点和当地的蛇种进行比较,他抓住蛇的头把它拿出来,用一种小针扎进它的皮肤,准备取一些血来化验。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凶猛的蛇乘施密特先生不注意,咬伤了他,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施密特先生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了。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不时地疼,他抓起身旁的电话机,却打不通,身边也没有人,他想:“完了,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找到一些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试验记录下来。”他把体温表夹在腋下,抬手看看手表,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感觉详尽地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流淌着,脸上的肌肉不断抽动,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燥热,想喝口水,脸色很白,突然,他什么也听不见了,耳朵里像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噪声,但他还是顽强地记录着“睁开眼时,眼皮疼……快4个小时了……”时间啊!你慢些走,让博士先生完成他最后一个实验,实现他的心愿;不!时间你快些走,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要受痛苦的折磨。时间依然那样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人的伤口、鼻、嘴开始淌出血来,染红了白色的衣服,滴在实验报告上。“我已经看不见体温表了,情况十分严重……血从鼻子和嘴里淌出来,疼痛消失了,软弱无力,我想开始脑充血了……”在他被咬伤5个小时以后,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结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事业又贡献了一份力量。

卡尔·施密特博士虽然逝世了,但他的名字在科学之坛上永放光辉,他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恐惧_____ 清醒_____

详细_____ 珍贵_____

【2】找出文章中描写南美洲毒蛇外形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并指出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卡尔·施密特博士被咬后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卡尔·施密特博士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有机会,你想对卡尔·施密特博士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里,梨黄了,挂满枝头,远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苹果熟了,沉甸甸的,新鲜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惹得孩子们直流口水。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第①句补充完整,使句子变得生动。

2把第②句的画线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

3把第③句补充完整,总结整个语段。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无人区里有一只母骆驼带着几只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美国人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

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只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chì  zhì)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它们有些支撑不住了。

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来到一个半月形的泉边停住了。几只小骆驼兴(xīnɡ  xìnɡ)奋异常,打着响鼻。

可是,泉水离地面太远了,站在高处的几只小骆驼(   )怎么努力( )无法把嘴凑到泉水边上去。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显然——___________

反义词:  无精打采——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读划线的句子,回答母骆驼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鹅厉声叫嚣,把篱笆外的行人吓跑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小鹿在河边走来走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的心热烈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基本上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场上有黄瓜、西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必须注意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表达

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一篇精彩习作。

壮观的海上日出,奇特的双龙洞,美丽的颐和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浏览过哪些景点呢?请自拟题目,介绍一处你游览过的景点,写一篇不少于350字的文章。

要求:按游览顺序,写清楚游览过程,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写出景物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