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某班围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举行了辩论会,甲方认为应该实行,而乙方认为不该实行。下面哪个说法符合甲方的观点?(       

A.应该由最适合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B.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C.同一个同学担任班干部,能更加熟悉班级运作和管理。

D.如果每个人都担任班干部,会影响班级风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顾客把一juǎn)布料放到桌上。

B.顾客zēng)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C.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zhuài)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穿上新衣服。

D.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cái)料呢。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暖

B.

C.

D.

4、小豆豆与校长初次见面,校长听小豆豆说了几个小时的话?(   )

A.3小时 B.4小时 C.5小时 D.2小时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   )的燕子   )的柳丝(   )的羽毛

  )的细雨(   )的花   )的尾巴(   )的翅膀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_____________,村前河水_____________,天空_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

(2)谁家想________,谁家想________,就_____________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____下来。

(3)一年年,__________,山坡上的树木不断________,裸露的土地不断________……

(4)《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记叙了一个小村庄的人为了______不错的生活,几乎______了树木,结果毁坏了   的故事。

 

7、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慢性子裁缝说服了急性子顾客,让他_____季来取棉袄。可后来急性子顾客又接连提出把棉袄改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慢性子裁缝对急性子顾客的要求都答应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用简短的句子概括《枣核》这个故事。

“枣核”名字的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xiān            chuī            gǎn             

zhān     shī          lǒng        lüè guò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课内阅读。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头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

【2】老师傅让小沙吃了哪些苦头?请在语段中用“____”画出来。

【3】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害人精”在文中指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海底世界(节选)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请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动物们的活动特点分别是:______,爬得慢;____________;乌贼和章鱼,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 缓慢______ 防守______

【4】选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贝类独特的活动特点。请你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筷子

①说起我们中国的筷子,话可就长了。

②筷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

③用筷子吃饭,作用可大了。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肩膀等30个关节和50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最为出名的有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

⑤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要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1】下面不是“筷子”的名称是( )

A.挟

B.杯

C.箸

D.筷

【2】用细白竹做成的筷子是( )

A.象牙筷

B.福州漆筷

C.玉石筷

D.杭州天竺筷

【3】以下是对第③自然段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用筷子吃饭的作用很多。

B.用筷子吃饭的历史很长。

C.用筷子吃饭可方便进食。

D.用筷子吃饭能灵活手指、锻炼脑力。

【4】文章开头的“话可就长了”指的是( )

A.筷子的长度很长。

B.筷子作用大,而且各式各样。

C.筷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D.筷子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

【5】第③自然段画“ ”句中的两个“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在“寓言阅览厅”发现了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一起来读读吧。

凡夫

①小鸭子自出生以后,还从来没有下过水呢!鸭妈妈决定今天给孩子们上第一课。

②鸭妈妈在前面快快地走着,小鸭子们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来到小河边,鸭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小鸭子见了,跟下饺子一样,也一个跟着一个扑扑通通往水里跳。剩下两个胆子小的不敢跳,急得在岸上嘎(gā)嘎大叫。

③鸭妈妈返身回到岸上,不由分说,把两个胆小的孩子推进水里。接着,头也不回地往前游去。小鸭子们又害怕,又激动,跟在妈妈后面奋力追赶。

④这时候刮来一阵小风。小河里顿时起了小小的波浪。小鸭子们一下子紧张起来,(争先恐后     前赴后继)地追赶上妈妈,你争我抢地爬到妈妈的背上,无论妈妈怎么呼唤,让他们回到水里,小鸭子们都不听。鸭妈妈没有办法,只好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在很远的地方露出头来。小鸭子们见了,又一窝蜂地往前追,追上了,又挤着抢着爬到妈妈的背上。鸭妈妈再次扎进水中,小鸭子们奋力和波浪(搏斗     打斗)着,紧紧地追赶着妈妈。追上了,又想往妈妈背上爬。这次,鸭妈妈不等他们靠近,又一个猛子扎入水中。

⑤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鸭妈妈带着小鸭子们终于爬上了对岸。

⑥鸭妈妈扑扇着翅膀,抖去身上的水珠,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小鸭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扑扇着翅膀,抖动着身体,用小嘴巴把羽毛梳理好。

⑦这时,有个小鸭子噘着小嘴说:“妈妈,您平时那么爱护我们,今天怎么忽然变了?您自顾自往前游,难道就不怕我们出什么危险?”其他小鸭子也(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地随声附和。

⑧鸭妈妈把孩子们搂到自己怀里,亲切地说:“孩子们,妈妈爱你们的心一点儿也没有变。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从小不学会和小风小浪作斗争,长大了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小鸭子回答道:“ 。”

(选文有删改)

【1】请你在括号内用“√”选择适当的词语。

【2】阅读文章后,请你补全下图,体会小鸭子们的心情变化。

【3】如果你是小鸭子,你会对鸭妈妈说什么?请补全第⑧自然段的对话。(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把这篇寓言刊登在寓言报上,你会选下列哪一项做这篇寓言的标题?请说出理由。

A.小鸭子玩水记                       B.小鸭子的第一课

我会选_____________(填选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写出近义词。

格外——_______ 大大咧咧——________

2看看文中都描写的槐花哪些特点。

A.看上去的颜色是

B.鼻子闻到的气味是  

C.放到嘴里尝到的味道是

14、课内阅读

黄山奇松(节选)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jìn jìng),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清脆 青翠)的枝(gān gàn)斜伸出去,如同(hǎo hào)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伴 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正确的字音或词语下面画“____”

2这段话描写得有详有略,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3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4请用感叹句写出黄山奇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请为文段加个小标题,写在文段前面的横线上。

【2】找出文中表示造纸过程中的动作的字词,用这些字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剪碎或________________→捣烂→________________。下面的图片对应的步骤是________

【3】为什么蔡伦的这种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结合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1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词语“____”和“____”写出了秋雨的特点,朗读时要读出____的语调。

2请你运用同样的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秋风哥哥____

微风中,柳树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俩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热烈的争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4.姐姐说:“我和妈妈不一样,我是可以责备你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5.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燕子横掠着。(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__________啊!停着的燕子成了__________,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补充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科学课上或生活中,我们一定做过一些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哪个实验?把这个实验的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