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风徐来,湖面上荡漾着飘鄰的波光。

B.鹿欣赏着自己均匀的身材,骄做极了。

C.全班齐背课文时,总有同学滥竽充数,蒙混过关。

2、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有( )。(多选)

A. 联系上下文 B. 结合生活经验 C. 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她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像个男孩子。

B. 芳晴穿着色彩淡雅的连衣裙,亭亭玉立,漂亮极了。

C. 整个晚会上,他只出来表演了一个节目,真是昙花一现

D. 这家旅馆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4、“遍插茱萸少一人”中“遍”的意思是(  

A.全部 B.量词,次,回 C.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按要求填空。 

①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 

②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__________发明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________画的,赵州桥是隋朝的_________设计并参与建造的。

③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一比,在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狭(     辉(     尤( )   帆( )

夹(     军(   )   优(   )   凡(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填词语。大方美观。

jiā rù chūn guāng guó wáng jià zhí cái gàn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读短文,边读边思考,完成练习。

火烧云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短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仿照文中加点的词语,再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彤彤   金灿灿    _________    _________

葡萄灰   茄子紫    _________    _________

【3】比较下面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①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②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大雁和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鼓鼓翅膀,冒着风雨,开始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起程吧。”鸭子指着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受不了,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鼓鼓翅膀,顶着烈日,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起程了吧?”鸭子缩了缩脖子说:“哎,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又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要不,一年就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头摇得像拨浪鼓:“这可是打狗不出门的日子呵!你要去,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鼓鼓翅膀,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就这样,年复一年,鸭子的翅膀退化了,以至于飞不起来了,连走路也像个蹒跚的老头子。而大雁,迎风击雨,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身子也越来越矫健,成了著名的旅行家。

1大雁和鸭子的理想是____

2这篇选文是按照   (时间 空间)顺序来写的。一年四季中鸭子面临的困难分别是:            

3你觉得阻碍鸭子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天刚蒙蒙亮,麻雀就在我家窗前的树上叽叽喳喳地叫起来。

我轻轻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瞧!那些小麻雀多好玩呀,它们在树枝上蹦来蹦去,快活得很。麻雀的身子长得又小又灵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上下不停地摆动。它们的头上是一片褐色的翎毛,像盖了一块小小的头巾,白色的脖子上好像戴着银色的项圈。黑色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显得特别机灵,眼珠子骨碌碌地来回转动,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特别新鲜。麻雀的嘴巴真够调皮的,又尖又长,嘴角一点白,好像吃饭粘了一颗大米粒儿。

麻雀落到地上,蹦来蹦去,大概是寻找食物吧。我把稀饭倒在地上一点儿。开始,它们东瞧瞧,西望望,看见没人,就赶紧吃上一口;如有动静,连忙飞起。这样来回好几次,才把稀饭吃完。接着飞回树枝上,玩去了。

多么活泼灵巧的小麻雀啊!

1给短文取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 ”画出描写麻雀样子的句子。第3自然段主要写麻雀  

A.吃食的习性   B.休息的样子

3请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觉到作者对麻雀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囫囵吞枣

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大红枣儿,他在路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喂,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呀!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然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的。”这人就问:“那么,大红枣呢?”     

医生回答道:“大红枣儿倒是补脾的,可惜又伤牙齿,也不要多吃。”

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拿起梨看了看,放下了,拿起红枣看看,也放下了。想了想,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吃大红枣就不用嚼,整个儿咽下去。”

于是他拿起一颗枣儿往嘴里一扔,用舌头拨了拨,一仰脖就吞了下去。他哪里知道,整个儿的枣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1“这个人左右为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为什么会左右为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古时候那个人囫囵吞枣的原因是什么?(   )

A. 那个人听了医生的话才这样做的。

B. 那个人听了医生的话,片面理解才这样做的。

C. 那个人由于知道枣的吃法才这样做的。

3医生对那个人的劝告的意思是什么?(  

A. 梨和枣对人体健康不利,都不要吃。

B. 梨和枣对人体健康各有利弊,应该有不同的吃法。

C. 梨和枣对人体各有利弊,不能多吃。

4这篇文章说明了什么?(  

A. 那个人非常傻。

B. 那个人片面理解别人的话,自作聪明,做了蠢事。

C. 那个人只知道枣的好处,不知道梨的好处。

5“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 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 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 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______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

画。“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_____种解释。

【4】用简单的语言说说第3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小草的哪些动作中可以感受到它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短文的主旨,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短文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B.短文表达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C.短文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14、课外阅读。

芦叶船(节选)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①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

从我家到学校约有一里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成小舢(shān)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②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春天,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头一天做的船,到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寻找。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

【1】画线的句子①中“绿色的风帆”指的是__。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2】“我们”用芦叶做的船有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②中,“保险”的意思是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___

a.“我们”只顾玩耍,忘记了要讲卫生。

b.“我们”玩得很随意,不认真。

c.“我们”心灵手巧,做芦叶船的技术高超。

【4】从短文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做芦叶船和放芦叶船时__的心情。

15、阅读在线。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了一阵狂风,要下雨了。我赶忙关紧窗户,屋里顿时特别地闷热。

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阔的珠帘,迷蒙蒙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小溪。

真是一场及时雨呀!田里的玉米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不久,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芳香迎面扑来,空气像过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1.短文是按_______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声词。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标上序号,然后再按要求填空。

第一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二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1.时间

2.啪啪 咕咚咕咚

3.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阔的珠帘,迷蒙蒙一片。把雨雾 珠帘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水花 薄烟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写句子。

1.话音早给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着台风。(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难道不知道知道我的厉害?(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风来势汹汹。人们一点也不惊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照样子写句子)

片片落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根据开头续写句子。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着在一起跳舞。

1.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

2.雨下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

18、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墙上的挂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大摇大摆地走在山间小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努力,王小明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作文层次和语句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左右。

2.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正了造纸术。

3.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你喜欢观察吗?比如将筷子放进有水的杯子里,筷子就像从水面折断了一样;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一条金项链能放进装满水的水杯里,而水不会溢出来。这些现象很有趣,可又让人心生疑惑。你是怎么思考或解决这些疑问的呢?是反复观察?是做实验?是上网查资料?还是询问师长?请根据你思考或解决疑问的过程写一篇习作。要求:

(1)思考或解决疑问的过程要写具体;

(2)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