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前爪”的“爪”读zhǎo,“鸡爪”的“爪”也读zhǎo。
B.“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赵州桥是唐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D.《赵州桥》一课既写了赵州桥的坚固,又描写了它的美观。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主要 玩要 杂耍 重要
B.挂钩 垂钓 钓竿 钩鱼
C.兴趣 索取 趣味 取得
D.观查 察询 警察 检查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诞生(dàn) 皱纹(zòu) 玫瑰(guì)
B. 莲藕(nǒu) 粪便(fèn) 大概(gài)
C. 绽放(zàn) 黎明(lí) 倾泻(qīn)
D. 发愣(lèng) 灯烛(zhú) 脊梁(liáng)
4、《我不能失信》一文中,童年的宋庆龄是个( )的孩子。
A.诚实守信
B.喜爱交友
C.勤奋好学
D.不守信用
5、填空。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________,有乘船的________,有做各种买卖的________,有留着长胡子的________,有行走江湖的________,有摆小摊的________,有官吏和________……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6、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剃头 t____ 否则 f____ 仇人 ch____ 习惯 g____
受刑 x____ 代替 t____ 厘米 ____í 执行 ____í
7、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①这虫子纤细而温柔。(______)
②这两只小虫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______)
③老师又用还不大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______)
④海娃艰难地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qì guān yuán rùn xíng shì qīng chú wēi wǔ
mó gu gǎn dòng là zhú xì shuǎ biàn huàn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推测——______ 激动——______
【2】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
【3】“我”这样做试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
做法 目的
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
C.两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4】“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中的“左右”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路过这片树林,我惊奇地发现,弱小的蜘蛛织的网是那么大,那么密,那么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心灵为之一颤,多么了不起的小生灵啊!蜘蛛虽小,但它那种不怕困难、不等不靠、百折不回、奋力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吗?
【1】弱小蜘蛛织的网的特点是____、_____ 、____ 。
【2】我们应该向蜘蛛学习 _____ 、_____ 、_____ 、的精神。
【3】我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想到蜘蛛织好这张网之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要写一两句话来赞扬弱小的蜘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狐狸和乌鸦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满意——__________ 一转眼——__________
【2】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分别有什么反应?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狐狸对乌鸦说的话符合事实吗?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做人不能太贪心。
B.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
C.要学会适时地赞美别人。
【5】这学期,我还读了很多寓言故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__________》这则寓言,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2、阅读加油站
这些真是奇妙的桥啊!
1. 选择“真”字适当的意思。( )
A.真实 B.真诚 C.的确
2.写反义词。
巧妙——( )
3为什么说这些桥很奇妙?
13、课外阅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
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重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情趣________ 称赞________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5】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用“﹏﹏﹏”画下来。
【6】你觉得徐文长是个怎样的孩子?联系生活说一说我们可以向他学习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赏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小短文,完成答题。
一只蚂蚁偶然爬上了一幅地图。一位男孩看见了,惊喜地欢呼:“哈!小蚂蚁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哟!小蚂蚁越过太平洋啦!”小蚂蚁听了很( ),心想:“啊!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都被我征服了,我多伟大!得赶快回去,向伙伴们炫耀一番!”于是,他调头向大树下的巢里爬去。
不想,归途中他不知被什么挡住了去路,好不容易爬到一半,一阵风又吹得他腾空而起,飘落在一片汪洋之中。幸好,又被那位男孩看见了,那孩子一面伸过一根枯枝,带他脱险,一面叹息道:“唉,真可怜,连这么个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
小蚂蚁一面喘气,一面疑惑不解:“什么?连小土堆和小水洼都过不去?我不是战胜过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么?”
面对赞颂,需要的( )陶醉,( )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
【1】下列词语最适合填在第一段的括号里的是( )
A.满意 B.同意 C.得意 D.介意
【2】联系上下文,下列关联词最适合填入第三段的一组是( )
A.不是……而是…… B.即使……也…… C.只有……才…… D.虽然……但是…
【3】地球上最高的山和最大的洋分别指的是( )
A.大西洋和珠穆朗玛峰 B.珠穆朗玛峰和太平洋
C.珠穆朗玛峰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青藏高原
【4】男孩叹息是因为他( )
A.看不起小蚂蚁不能跨过土堆和水洼。 B.怀疑以小蚂蚁的力量不可能过得去。
C.同情蚂蚁,觉得它的力量十分弱小。 D.责怪风把小蚂蚁吹得腾空而起。
【5】小蚂蚁疑惑不解的原因是( )
A.他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跨过小土堆和小水洼。
B.他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有什么能难倒他。
C.他要好好思考该怎么样才能跨过去。
D.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一味骄傲自大。
【6】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
A.勇敢的小蚂蚁 B.男孩的小蚂蚁 C.骄傲的小蚂蚁 D.汪洋中的蚂蚁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小蚂蚁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面对赞颂,需要的不是陶醉,而是深思:自己是否名副其实?”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图书馆。”(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客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帽子店》的作者是施雁冰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个“由黑变……”是说孩子们在上学的时候天还很__________,可是现在天应经变____________,这就说明孩子们走的路程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2】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1)找出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2)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A.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们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B.作者对山沟里孩子们的前程很是担忧。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白茫茫(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蠢蠢欲动(AABC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用带点词造句。慈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夫把鹬和蚌都捉住了。(改“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明是一座多么美丽漂亮的城市呀!(修改病句)
修改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道他不是三年级的同学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在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蜜蜂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小燕子活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
(2)教室里的掌声激烈而持久。
________
(3)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继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________
21、小练笔:你能模仿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关联词语将你的某一个发现有条理地写下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