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衡役们困得很。 遇到困难我们不要灰心丧气。
B.顾客泄气了。 叛徒泄露了秘密。
C.车颠得厉害。 贼被颠得骨头架都快散了。
D.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 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仗,特别高兴。
2、下列四组词语中与其他三组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丑陋—美丽
B.灵活—灵敏
C.轻巧—轻快
D.荡漾—漂荡
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热闹”的意思是( )
A.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 (景象)繁盛活跃。
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漏》和《枣核》都是民间故事。
B.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只需要改变标点符号。
C.方帽子店成为古董是因为店主因循守旧,不懂得创新。
D.《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
5、形近字组词。
赠(________) 乘(________) 吟(________) 晖(________)
增(________) 剩(________) 冷(________) 辉(________)
6、看谁词语搭配最漂亮。
锃亮的________ 优秀的________ 轻轻地________
守信用的________ 时髦的________ 慢慢地________
7、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 ) ( )
拱桥 顽强 盛大 装饰
( ) ( ) ( ) ( )
悦耳 粟米 高亢 杵舞
8、根据语句和拼音填空。
1.蔡桓公( háo bù zài yì ) 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2、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便 (yāo gōng qǐng shǎng ) 。
3.扁鹊说:“你的病巳发展到了(pí ròu zhī jiān ) ,用热水敷(tàng ) 已经不能治好。”可是蔡桓公没(lǐ cǒi) 他.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黄山奇松(节选)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焦美,枝干遒劲,_____饱经风霜,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饱经风霜,________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2】玉屏楼被称为“黄山绝胜处”,是因为 ________。
【3】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用波浪线画出,迎客松能够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原因的句子。
②选文中划线部分的“迎客”“陪客”“送客”三松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4】请从景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关于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0、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是快乐而又幸福的,那时候的我和许多的乡下孩子一样,是那么贪玩、调皮和捣蛋。捉迷藏、过家家、上山采蘑菇、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特别是下河摸鱼,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
一有空,我们就呼朋引伴向村边的那条小河奔去。大伙跑到河边时,连小裤管也顾不上挽起来,就争先恐后地纷纷跳进河里。水不深,只没到膝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一小群一小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下水后,就在水里跑来跑去,两只小脚丫拍打着水面,“扑通扑通!”水花乱溅,我们乐得哈哈大笑。
不久,原来清澈的水已被我们弄得混浊不清,甚至连水底的淤泥也翻上来了。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还在自由自在地游玩的小鱼,就被迫浮出水面呼吸,而我们呢?一看到那些小鱼,就飞快地伸出小手,迅速地把它们从水中捧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盛有水的小塑料桶里,这些可怜却又可爱的鱼儿,只能乖乖地在桶里游来游去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混浊(______) 可怜(______) 幸福(______)
【2】文中的“我们”小时候喜欢做哪些事?其中最喜欢做哪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段中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一空”“顾不上”“争先恐后”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题目: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鱼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照样子,写词语。
哀哀地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匆匆忙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清澈又新鲜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首先,在小姑娘把水施舍给小狗后,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________;接着,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那一瞬间,水罐变成了________;当小姑娘再次把水罐递给过路讨水人时,水罐里跳出了_____________,
并从里面涌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A.爱心 B.魔法
12、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芸芸众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______)
(2)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______)
(3)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______)
(4)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_____)
13、课外阅读。
抽陀螺
“杨柳活,抽陀螺。”
这是我童年时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圓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儿起来。
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停地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
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以把别人的撞倒为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是谁,把“抽陀螺”改叫“抽汉奸”。这个新名称,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有时候,大人们在旁边看着,也会走上前来,一起抽它几鞭子。
【1】查字典。
“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抽”字的解释为:①把中间的取出;②吸;③引出,长出;④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⑤从事物中提出部分。在“抽陀螺”中正确的理解是_______。
【2】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怠慢:__________________
天寒地冻:______________
【3】“我”是怎么抽陀螺的?请你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4】为什么一说起“抽汉奸”我们抽得更有力?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②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③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④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⑤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1】列宁经常给灰雀带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每次、仰望、经常……”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男孩的回答中可以猜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列宁担心灰雀的句子,抄写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列宁说的话,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蜜蜂
蜜蜂的辛勤劳动是从春天开始的。它们不仅具有不辞辛劳的素质,更具有身手不凡的管理才能。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40%―60%,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20%以下,气温高时这似乎并不难,天冷的时候,它们就得在蜂巢里集体行动,用身体为蜂巢加温。一群蜜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150―250千克,这就表明有180―350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
酿制好的蜂蜜会被送到特殊的仓库(蜂房)用蜡封存,以备来日之需。食物防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和容器密封,蜜蜂的高招则是给蜂蜜本身赋予了一种能分解微生物的物质,使其防腐功能更为有效。蜂蜜作为辛勤劳动的结晶来之不易。
为了保卫这一劳动果实,蜜蜂从不懈怠,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发出报警信息,群起而攻之。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风( )草( ) ( )辞( )劳 身手( )( ) 从( )懈( )
【2】我来填数字。
从大自然中采集的花蜜含水量高达_____________,蜜蜂总能设法将水分降至________以下,蜜蜂在一个工作季节里能酿蜜__________千克,表明有________升水要在其“加工”过程中被蒸发掉。
【3】蜜蜂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了解你喜欢蜜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我能模仿这句话,抓住特点,用相同的句式写一写小动物的外形: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霞光照得红红的小孩子的脸。(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词语并造句。
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创举: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中午,我亲身检验了母亲洗衣服的坚幸,想到了不禁孟郊流传千古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不错,只能亲身经历的道理,才能深刻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正如未经沙场的将军永远只会纸上谈兵,未经搏斗的雄鹰,永远只是天空中的摆设,未经磨炼的孩子,永远只是手中的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我轻轻点了它一下用一根小棍,它立刻转动身体,向我高高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阵微风吹来,碧绿的池水泛起阵阵波涛,使人心旷神怡,池边的花坛里胜开着牡丹、月季、芍药,它们虽然开得热烈,但一朵比一朵美丽,还不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水池,这花坛,还有远处的假山、凉亭、树木,一幅美丽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期盼已久的辩论会开始了。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箭,互不相让。辩论会坚持了很久。这次辩论会不但锻练了我们的口才,而且加深了我们的知识水平,真是一举两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梦想要大胆想象,把你梦想中生动、有趣的情景写清楚。要求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无错别字,字数在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