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______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生搬硬套是学不到本领的。( 

A.《邯郸学步》

B.《画蛇添足》

C.《五十步笑百步》

D.《滥竽充数》

2、选择关联词填空。

 …………   有的……有的…… …………   只要………… 无论…………

【1】】   )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2】】这时,(   )点燃一根火柴抛向水中,(   )能冒气火焰来。

【3】 我到公园去玩,(   )进门(   )闻到一阵清香

【4】(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

【5】今天的天气,(   太阳当空,(   有习习的微风,真是舒服极了

 

3、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D. 指南针

4、下列课文信息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荷花》一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B. 《火烧云》是按作者观察到火烧云上来后地面的变化——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C. 《剃头大师》讲述了表弟小沙为剪头发的故事。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_______

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艹( )( )(

忄( )( )(

7、我能分辨字组成词语。(5分)

辨(   准( 坊( 侧( 试(  

辫(   推( 访( 测( 诚(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默写《清明》后两句。写规范字,标点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检阅台

童年的春节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里过年就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一只手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只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就兼卖各种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1)形容游览的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______

(2)燃烧后剩下的灰和没烧尽的东西。______

2文章是按__________顺序展开叙述的。年前,大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年里,得到了许多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市灯如昼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写灯市人多,用“____________”来写人们快乐的情形。

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语段阅读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   )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的草( )的叶(   )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画“  ”的句子写到的具体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具体描绘“光彩夺目”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用“√”标出

A.集合;聚集(  ) B.集市(  )

C.集子(  )

光彩

A.强取;抢(  )  B.(光彩)耀眼(  )

C.争先取到(  )

(4)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选文表达的意思是( )

A.树木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B.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C.小燕子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②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第①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2】“窃窃私语”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运用了________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A.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生物会自我防御和沟通

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生物发出的声音又轻又多

【3】走进大自然,我知道动物的“窃窃私语”有蜜蜂的 _______声,有小鸟的____________声,有小狗的__________声。我想还可能有____________的风声、___________的虫鸣声、___________的流水声。

12、阅读文章还要用心品味,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回忆课文中的精彩语段,体会表达的妙处。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 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翠鸟的登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走了。

1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第_____句话写的。

2作者在具体描写翠鸟颜色时,是按着从头→_______的先后顺序写的。

3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色彩美,用——画出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

4第二自然段写了翠鸟捕鱼的画面,是抓住翠鸟的_____来写的,从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___之情,读这段话要以____的语气来读。

13、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chā chà)异也很大。他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cǎo zǎo)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底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___________的方法,写了海藻的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标出。这句话把     比作      

【5】用“     ”标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14、阅读《倔强的小红军》片段,回答问题。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感到十分疲备。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备的瘦马,一步一步超前走着。忽然,他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是  

2我从文中画“——”的句子中知道了   。(  

A. 陈赓十分疲备。

B. 红军过草地的时候,条件非常的艰苦。

C. 陈赓有一匹马。

3请用“ ”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4联系全文想一想,这个小红军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几年过去了,一条   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 。但只在一个地方 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 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3.“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人们的赞叹说明了什么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口语交际。

现在,许多步行或者骑自行车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闯红灯。根据这一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你遇到闯红灯的人,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管理交通的警察提些什么建议,来制止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形近字组词。

______  ______ 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湿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圆圆的月亮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比喻句)

2)我打开了一把红色的雨伞。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习题,他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奶奶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今天所有的一切的家庭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修改病句。

1.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第一个最先首次到达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怀着愉快而高兴地心情,接受了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雨一来,便放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妈妈买了茄子、冬瓜、猪肉,白菜等许多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根据以下情境,按正确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今天(6月20日)中午,三年级(1)班的乐乐在学校食堂丢失了一个红色水杯,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