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昆虫备忘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复眼就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A.正确
B.错误
2、读诗句,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
A.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叫“迟日”
B.待后几天;过几天。
【2】梅子黄时日日晴( )
A.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春。
B.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夏。
【3】小溪泛尽却山行。( )
A.退却
B.再,又
C.表示转折
3、“小溪泛尽却山行”的“却”是什么意思?( )
A.但是
B.又,再
C.尽管
4、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保存——保留 方便——便利 B.节省——节约 容易——简单
C.创造——制造 大约——大概 D.轻便——笨重 便宜——昂贵
5、单元回顾。
(1)《陶罐和铁罐》一文主要写的是国王橱柜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__。
(2)《鹿角和鹿腿》一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后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故事还告诉我们:___。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中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我们知道池子觉得河流_____,而河流认为_________,像池子这样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河流的话得到了应验。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
(4)《元日》一诗描写了春节____的景象,诗中写了春节时民间的___、___、____等习俗,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明》一诗描绘了诗人在春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孤身行路时的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描写诗人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_____的情景,诗人用“____”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亲怀乡的感情。
(5)《纸的发明》一文讲了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了文字后,先是把字刻在__________上,后来又刻在_____上,再后来又写在_____上。东汉时蔡伦改进了_____,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
6、把词语补充完整。
( )恐不安 ( )此不疲 有( )有终
一( )千金 ( )人心脾 专心( )志
7、我会查字典,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碎”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碎”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 ②零星;不完整;③说话唠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碗摔碎了(______) 碎布(______) 碎石机(______) 碎嘴子(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②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选文中的“冒”字用得特别好,最恰当的理由是( )
A.写出了荷花长得快的特点
B.写出了荷花使劲地、不停地向上生长,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
C.写出了荷花白、大的特点目、卓尔不群
【2】下面语句中不属于描写荷花姿态的一项是( )
A.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B.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C.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D.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我知道画“ ”的句子中“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是作者对______________由衷的赞叹。我也能夸夸它(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
10、游洛阳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洛阳桥坐落在泉州洛阳江口,是北宋蔡襄主持修造的。洛阳桥采用了筏形基础,桥墩是船尖形的,有分开水势减少浪潮的冲击力的作用。
走近洛阳桥,桥头两边各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石狮,瞪着一对铜铃般的大眼睛,目光犀利地盯着每一个上桥的人,像在检查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再往前走,两旁的小亭子上各站着一位神武的大将军石像,他们手持宝剑、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地守护着洛阳桥。
洛阳桥下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那深深浅浅的滩涂黑乎乎的。江面上掠过只只雪白的白鹭,它们在空中像优雅的舞蹈演员一样,翻飞一个跟斗轻轻地落在滩涂上,然后抬起那细长的双脚缓步走下了江,一双小眼睛警惕地盯着江面,寻找能够填饱自己肚子的鱼。啊!有一条大鱼,白鹭的长脖子立刻敏捷地一伸缩,咬住了正往前游的大鱼。这条大鱼可肥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鱼的鳞片发出闪闪的银白色的光,美丽极了!白鹭使劲儿地甩了甩奋力扑腾的大鱼,兴高采烈地叼着“战利品”昂首挺胸地走了。
黑乎乎的滩涂上,还有一群淡褐色的小乌,摇晃着略肥的身子吃力地在滩涂上移动着觅食,而它们走过的痕迹无意中在滩涂上绘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地图”,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奇景。滩涂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冒泡泡的小洞,那是小螃蟹和娃娃鱼们的家。每每太阳当空照时,小螃蟹和娃娃鱼们就会开心地爬出来在滩涂上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
洛阳桥凝结着古代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今天我们能够悠闲地漫步在这美丽奇妙的石板桥上尽赏无限风光,不得不赞叹我们中华民族宝藏的瑰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
威风凛凛:____________
【2】洛阳桥位于( )
A.河南洛阳市 B.福建福州市
C.福建泉州市 D.湖北武汉市
【3】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描写的景物是( )
A.大石狮——大将军石像——小鸟——小洞——树林——白鹭——大鱼
B.大石狮——大将军石像——树林——白鹭——大鱼——小鸟——小洞
C.大将军石像——大石狮——小鸟——树林——白鹭——大鱼——小洞
D.大石狮——大将军石像——大鱼——小鸟——小洞——树林——白鹭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洛阳桥凝结着古代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请你发挥创造力,为洛阳桥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潘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放出去的蜜蜂有______只左右,飞回来的蜜蜂至少有_______只。
【2】用“ ”画出选文第四自然段中表现蜜蜂回家有些困难的两个词语。
【3】用“﹏﹏﹏”画出选文中“我”做完实验得出的结论。
【4】蜜蜂在四公里外还能飞回来的原因是( )。
A.蜜蜂超常的记忆力
B.蜜蜂的本能
【5】读了选文,说说你了解到的蜜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春
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近了我们,近了!近了!我仿佛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我一个人,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感受到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看!桃花、梨花、迎春花……像比赛一样竞相开放,那红的像火、黄的似霞、白的似雪,真是繁花似锦(jǐn),闭上眼睛,一阵阵的馨(xīn)香迎面扑来,让人陶醉。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地工作,嗡嗡地飞来飞去。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戏,感受春的温暖,从南方飞回的燕子站在电线上休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小音符”与“五线谱”组成的一首悦耳的乐章,歌唱家——黄鹂小姐,在树上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着这首交响曲。
杨柳姑娘披着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婆娑(pó suō)起舞,那美丽的舞姿,那轻盈的步伐,仿佛要飞起来,清澈平静的湖水倒映出她多姿多彩的身躯,岸上的绿草和鲜花倒映在水中,水底仿佛是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一年四季在于春”,这春天的日子多美好啊!早晨春光透过树梢,洒在在五光十色的画檐上,湖面上红绿相映的倒影随着微波荡漾,和三三两两的小舟构成一副极美的画图,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春天,真美啊!”
【1】我能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仿佛(fú fó) 竞相开放(xiāng xiàng)
头发(fā fà) 倒映(dǎo dào)
【2】用“ ”在文中画出一句比喻句,用“﹏﹏﹏”画出一句拟人句。
【3】结合上下文,说说“竞相开放”的意思。
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中的“小音符”和“五线谱”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怎样赞美春天?
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这真是“野火烧不尽,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给本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写小草的。
【3】“她一下子面黄肌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 ”上填写合适的古诗句。
【5】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迎春花
你见过迎春花吗?
我见过。今天清晨,我和爸爸走在青岛鲁迅公园的小路上。忽然,我发现远处有一簇黄色的小花。
“爸爸,你看那是什么?”我一边惊奇地问爸爸,一边挣脱了爸爸的手跑过去。到那儿一看,原来是一朵鹅黄色的花朵,花朵并不大,像个小喇叭。这花的枝条长而细,从根到花儿,多得几乎把花枝盖了起来。枝头上的花蕾含苞欲放。青枝黄花,搭配得多么美丽!
我一边抚摸着花朵,一边问:“爸爸,这是什么花呀?”
爸爸笑呵啊地告诉我:“这是迎春花,尽管它没有月季花那样艳丽多姿,也没
有茉莉花那诱人的芳香,可它不畏严寒,顶着寒风,以惊人的毅力泛绿、吐蕾、开花,第一个向人们报告春的来临,给大地增添了金色的光彩……”听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了千万朵迎春花变成了真的小喇叭,在向人们大声宣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百灵鸟听到了它们的呼唤,唱着歌儿飞来了;树木听到它们的呼唤,微笑着发芽了;小河听到了它们的呼唤,欢笑着解冻了;而百花听到它们的呼喚,也绽蕾开放了。
啊!迎春花,你是报春花呀!是你把绿色的春天唤回了人间。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惊讶——(_________) 增加——(_________)
【2】迎春花的花朵是( )的。
A. 大红色 B. 鹅黄色 C. 纯白色
【3】这篇文章语句优美,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按要求摘抄。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 ”画出能表现迎春花品质的语句。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B. 赞扬了迎春花不畏严塞、坚毅的品质。
C. 表达了作者对迎春花的赞美之情。
15、课外阅读。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在我的玻璃窗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报告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分享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在文中用“ ”画出作者描出小燕子劳动场面的语句。
【2】本文重点描写了燕子_________的活动。在等待燕子时,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
【3】“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北京人被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得白桦树直摇晃。(把句子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海南岛风景优美。海南岛物产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猎人告诉丽丽:“天快黑了,我去打野味,你去捡柴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文与生活。
从课本中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它们的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着迷。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①夜深了,老师仍然在灯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家排着队争先恐后地进入电影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一定要发挥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景,有人说:田野最美;有人说:草原最美;有人说:自己的家乡最美。你觉得哪里的景色最美呢?请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色来写一写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