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划出,并用另一个读音组成一个词儿写下来:5%
首都(dōu dū) 稀薄(báo bó)
旅行(háng xíng) 藏(zàng cáng)族
尽(jǐn jìn)管
2、下列人物选自同一本书的是( )
①会说话的兔子 ②神秘的小脚丫 ③红心王后 ④逆风的蝴蝶 ⑤爱喝茶的帽匠⑥素甲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3、《蜜蜂》中,“我”想观察蜜蜂是否有_____的能力。( )
A.筑巢
B.辨认方向
C.知道天气
4、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轮子 D. 指南针
5、补充词语。
死( )复( ) 大( )干( )
( )会贯( ) 大( )阔( )
( )( )融化 ( )( )之急
6、比一比,再组词。
具( ) 暮( ) 捧( ) 既( ) 截( )
俱( ) 慕( ) 棒( ) 即( ) 载( )
扬( ) 园( ) 狭( ) 村( ) 汁( )
杨( ) 圆( ) 峡( ) 衬( ) 计( )
7、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A.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B.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
C.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
D.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诗句B中描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诗句D与传统节日______有关。
(2)按传统节日的时间先后顺序给上面诗句排序:_______。(填序号)
8、看拼音,写词语。
chèn shān qīng cuì táo tuō yú wēng niàn tóu
( ) ( ) ( ) ( ) ( )
kōng tiáo qǐ chéng yǒu qíng zhì xiè zhàn lán
( ) ( ) ( ) ( ) ( )
tián rùn fēng lì jiā jù lí míng luǒ lù
( ) ( ) ( ) ( ) (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但 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 竞)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给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
【2】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毛毡苔能分泌出很甜很香的液体,_________小虫子,然后把小虫子_________。
(2)听音乐的花木、水稻比没有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水稻长得_________。
【4】短文重点介绍了植物____和_____的奇妙之处;再简略地介绍了植物_____、_____
和_________等奇妙之处。
【5】用“ ”在文中画出第2、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两个自然段都是“ ”结构。
【6】短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
【7】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植物?请简单介绍一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蜜蜂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niànɡ)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用“____”画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2】蜜蜂通常利用_________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点,通过_________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__________;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__________。
【3】你还知道蜜蜂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后退——( ) 迅速——( ) 危险——( )
【2】本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3】认真阅读划线部分,完成下面练习。
这句话写出了小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部分运用了( )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5】用“十分”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写小虾吃食物时用了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河伯是漳河的神 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 要不给他送去 漳河就要发大水 把田地全淹了
1、这两段话选自 ,给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2、理解词语:
面如土色:
提出吊胆:
3.文章是顺序写的,我会在第一段里找出四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4、可以看出这地方很穷的两个词语是:( )( )
5、用直线划出这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
6、(1)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改成被字句)
(2)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改成反问句)
7、从这两段话里,你看出了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1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实验名称:造一张纸
实验目的:了解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材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
操作步骤:
( )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 )搅拌纸屑和水,调成均匀的稀浆状。
( )观察我们造的这张纸。
( )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注意事项:1.纸浆一定要稀稠均匀;2.注意桌面的卫生。
【1】如何造纸呢?请结合蔡伦所改进的造纸术,按顺序排列上面的句子。
【2】在“吸水”的这一步骤中,可在棉布的下面和毛巾的上面铺上报纸,其作用是( )
A.使实验更有趣
B.使吸水效果更好
【3】成成按照上述步骤来做,但最后造出的纸凹凸不平,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小屋。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
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
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
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堆”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
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的细雨 (_____)的露珠 (_____)的绿叶
(_____)的梨花 (_____)的阳光 (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的特点并填空。
(1)形状: 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示时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 蜜)切的关系。比如,(坛 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用“/”画去文中加点的字不正确的读音。
湿度(shī sī) 娇嫩(lèn nèn) 适宜(shì sì) 传播(chuán zhuàn)
【2】在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汉字上打“√”。
【3】从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艳丽(________) 湿润(________) 安全(________) 抵触(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________) ②完全符合。(________)
【5】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只要用劲拉啊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仿写句子)
我真希望_______,这样就___________。
17、非连续性阅读
(材料一)你好,我是福建,请看我的介绍——
姓名:
福建省,简称“闽(mǐn)”,省会福州。作为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福建省坐拥台、侨、海等多重优势,联结闽三角、辐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经济圈。
地址: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pí)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身高体重: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面积达到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为全国之最。福建陆域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福建省交通建设情况统计图
【1】福建省的简称是( )
A.鄂 B.湘 C.闽 D.沪
【2】这两则材料没有为我们介绍福建的( )
A.陆域面积 B.地理位置 C.交通情况 D.风景名胜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指的是福建省,其省会是福州。
B.2018年福建省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C.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浙江、江西、广东相邻,与台湾隔海相望。
D.2018年福建省铁路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4】材料二中,“交通建设日新月异”中的“日新月异”说明了( )
A.福建省的交通建设进步很快。 B.福建省的交通建设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C.福建省的交通建设与日月有关。 D.福建省的交通建设与气候有关。
【5】作为一名福建人,你会如何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介绍福建呢?请你为福建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枫叶在风中飘来飘去。(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我今天要检查一下你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程度。”(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花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
要求: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错误标点。
2.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提示语。
3.另外至少再修改二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小花猫抓起盘子里的鱼就往嘴里送。妈妈一把夺下来把鱼,拉着小花猫去洗手,小花猫跟在后面, 地说,“我饿了!我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昨天早晨,在学校里碰到了小刚。
(2)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21、习作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情感,如母子情、父女情、师生情等。请你以“关爱”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