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

A.琴棋书画 B.笔墨纸砚 C.望闻问切 D.梅兰竹菊

2、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第二句是

A. 小扣柴扉久不开

B. 儿童散学归来早

C. 小荷才露尖尖角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宋人/有耕/者 B.折颈/而死

C.因/释其耒/而守株 D.而/身为宋国笑

4、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触株,折颈而死。    

A. 向前移动。   B. 跑。   C. 离开,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兔。    

A. 姓。   B. 河北的别称。   C. 希望。

3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 自豪。   B.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日积月累。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________旧曾谙。____________红胜火,

____________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充完整诗句。

(1)七夕今宵看(   ),牵牛(   )渡河桥。

家家(   )望秋月,穿尽(   )几万条。

(2)云海屏风(   ),长河(   )沉。

嫦娥应悔(   ),(   )夜夜心。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诗选自宋代诗 

________写的《________》。我还知道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如《________》,诗中有这样的两名句诗: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青青的竹子、三两枝桃花,渐暖的江水里嬉戏的鸭子。  

3)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________的蔷薇绽开了________;七点,睡莲从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则寓言故事是《________》。农夫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chèn   shān        huò   jià     piān      jiāo           

gǎn   dòng                   wèi lǘ   

zhān    kuā          dào lǐ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描写神态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从这些词中,我体会到了铁罐的 ,陶罐的

【2】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B.“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这从侧面说明铁罐比陶罐更结实

C.“不敢,铁罐兄弟。”这是陶罐谦虚的说法,其实陶罐是敢碰铁罐的

D.“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读这句话时,应该语调上扬,表现出铁罐的傲慢

【3】陶罐为什么不再理会铁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看到别人的________________,正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三个和尚

古时候有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

1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短文第一自然段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和后来。

3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胖和尚。

(2)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红蚂蚁(节选)

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 小径,有时候在荒草和枯叶中若隐若现。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蚂蚁不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我用一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顺着原路回去了。

红蚂蚁并不是像蜜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得了家。

【1】“有条不紊”在文中的意思是(     

A.不紧不慢

B.一点儿都不乱

C.红蚂蚁的队伍排列整齐

D.说话,做事丝毫不乱

【2】红蚂蚁使用的“不道德”的方法是(          

A.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B.占领黑蚂蚁的家

C.和黑蚂蚁厮杀

D.不会自己寻找食物

【3】“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中的“它们”是指(        

A.红蚂蚁

B.黑蚂蚁

C.黑蚂蚁的儿女

D.奴隶

【4】红蚂蚁有什么特性?(        

A.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B.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

C.喜欢和黑蚂蚁进行厮杀。

D.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5】作者通过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A.红蚂蚁会辨认回家的方向。

B.红蚂蚁是凭着记忆回家的。

C.红蚂蚁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D.红蚂蚁是蚂蚁界的强盗。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我三岁时,父亲去世,我便踏着母亲的泪水走进了幼儿园。在这期间,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小时候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记不清多少个风雨如 晦的夜晚,我高烧不退,是亲爱的母亲让我穿的暖暖的,然后背上我走出家门,一步一步向医院走去。在幽幽的月光下,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我能不心潮起伏吗? 

渐渐地,我长大了,终于迈进了小学的大门。上一二年级时,母亲天天接送我上学,满眼热泪看着我欢快地跑进教室后,她才满意地离去。 

岁月悠悠,她走过的路已无法计算,其中的艰辛不难想象。在漫天的雪花下,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能不思绪万千吗? 

在我步履蹒跚走过的十个春夏秋冬中,母亲倾注了多少爱心,无法计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1)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________________

2)形容想法很多。    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示母亲对女儿的关系十分周到的词语是(    

A.无微不至 B.体弱多病 C.思绪万千 D.心潮起伏

3我能不思绪万千吗?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A.我思绪万千 B.我不能不思绪万千 C.我怎么能思绪万千

4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3、阅读加油站。

课内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 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 清香 醇香 浓香 这时候 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给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仿写拟声词。

:嗡嗡嗡 

______ _______

3选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A. 赞美槐花   B. 赞美槐乡

C. 赞美槐花饭

1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火烧云(节选)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文第2自然段采用______的修辞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______,而且变化______

【2】除了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你还能想出哪些同样形式的词语,写一写。

红彤彤:__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__

【3】“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4】请仿照第2自然段中第一句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 谦虚   B. 轻蔑   C. 傲慢   D. 恼怒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

(2)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懦弱。 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     谦虚、毫不软弱

5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的道理是(    )

A.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B.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经过很长时间都会发生改变。

C.大家不用互相尊重,舒服地相处就行。

D.面对别人的欺辱要勇敢地反击,不能太软弱。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照样子,仿写句子。

1.例: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

2.照样子补充句子。

例:两头毛驴吓得又踢又跳。

梅梅高兴得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能干”的妈妈。

例:我的表弟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我的妈妈非常能干,她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清明祭祖途遇纷飞细雨时,我们可以像杜牧那样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重阳登高之时,我们可以像王维那样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小明说呢?小明听后如果认识了错误又会怎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我在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蜜蜂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小燕子活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①小明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他认真学习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青菜和西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点赞”是一种表达喜欢和认同的方式。同学们,请围绕“为某个(或某人的)文明行为点赞”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自己的,也可记叙他人的一次文明行为,说明你点赞的理由,

请自拟题目。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