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三个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然后回答问题。
犹豫不决 毫不犹豫 一丝犹豫
此时的我饿到了极点,身上、头上还有伤,面对着面包,这能让我活下去的面包,我的心里闪过( ),但当我看到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心里便开始( )起来,再想到我的祖国和亲人,于是我( )地在心里打定主意:说什么都不用国旗换面包。
这份犹豫在我的心中越来越少,到后来,我便不再犹豫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结合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 )
A.使用 B.吃 C.费用
【2】“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
A.防守 B.看护 C.遵守
【3】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
A.音信,信息 B.相信 C.信用
3、“这个动画片越看越有味道”中“味道”一词的意思是( )
A.气味
B.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
C.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螃蟹 挑拣 维妙维肖
B. 困或 优雅 五颜六色
C. 咸菜 山岗 虾兵蟹将
5、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以为(______) 因为(______)
称赞(______) 对称(______)
好了(______) 明了(______)
冲锋(______) 冲动(______)
长大(______) 特长(______)
6、把下面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ch_____ l_____ x_____ j_____ c_____
潮 隆 泻 疾 猜
7、照样子,写词语,你自己还能写出几个来吗?
例:金灿灿
绿( ) 红( ) 乐 ( )
笑( ) 静( ) 叫 ( )
胖( ) 黑( ) 软 ( )
8、读拼音,写汉字。
1.一只恶láng看到一头正在吃草的pàng lǘ
,试探xìng
的靠近,想抓住它。
2.裁缝拿着juǎn尺,看到bào
着布料进来的顾客,qǔ
出jiā
板,记下顾客的要求。
3.这名zéi对“lòu”
害怕的lì
害,真是mò
名其妙。
9、阅读瞭望塔。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的卢沟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拱形石桥,总长约295米,桥上有281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还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象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象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好象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
【2】卢沟桥是一座石桥,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画上横线。
【3】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 )和( )两方面来介绍”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的。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卢沟桥柱子上的狮子还会有怎样的形态?试着用“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极风光
地球的北极,是一个神秘的区域,现在它的真面目已渐渐被探险家揭开了。原来北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北极永远受不到太阳光的直射,气候特别寒冷,只有冬夏两季。
在冬季的半年里,气温常在零摄氏度以下。这时候偶尔也会出现(微弱 柔弱)的光亮,可是一阵子就过去了,所以北极的冬季一片昏黑。
夏季就刚好相反了,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太阳在天边绕着地平线转圈,十分奇特有趣。斜射的阳光使这里的气温比较(稳定 固定)。这时,成千上万的候鸟飞来了,它们在海岸的岩壁上做巢。海鸥、雁、鸠等,聚在海边捕食鱼类。
常居北极的动物种类不少。陆地上有北极熊、驯鹿、狼、狐、兔等,水中有海豹、海象、鲸等。
寒冷的北极,也有繁花似锦的时候。每年夏天,草原上处处绿草如茵,百花竞放,它们大多色泽(新鲜 鲜明),惹人喜爱。光是开花植物,就有几百种。当然,只有在六月至八月的短短三个月中,人们才可以欣赏到这难得的景色。
北极的天空还有一种奇异的现象,那就是北极光。北极光色彩缤纷、灿烂夺目,赤橙黄绿,瞬息变幻。有时像串串闪烁的珍珠,掠过天际;有时像条条闪光的带子,横贯天空;有时像重重灿烂的帘幕,直垂中天。这种千变万化的迷人景观,只有在北极才能欣赏到。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用“……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极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北极的冬季和我们一样,也是三个月长。 (______)
(2)常居北极的动物种类不少。陆地上有北极熊、驯鹿、狼、狐、企鹅等。 (______)
(3)北极也有繁花似锦的景色,这种景色只有在六月至八月的短短三个月中才能看到。 (______)
【5】短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北极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陶罐和铁罐(选段)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从选段中我知道铁罐看不起陶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陶罐谦虚,但不懦弱,因为他认识到( )
A.价值不是由材料决定的,而是用处。
B.他的价值也很高,而且他很勇敢,不怕铁罐碰他。
【3】“再说”后面省略了什么?联系故事全文选一选。( )
A.我很勇敢,不怕你来碰。
B.我不会生锈,能保存很久。
【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词语并抄下来。
A.软弱无能,不坚强。_____
B.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_____
C.彼此融治地相处。_____
【5】很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作为价值很高的文物在各地博物馆流动展出。假如今天是2021年4月30日,5月,陶罐将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博物馆展出。请你代替学校教导处拟定一份通知,请有兴趣的同学利用“五一”小长假的时间前去参观。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2、阅读。
粘蝉
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路边用粘稠的面筋粘蝉。蝉停在高高的树枝上,老人一举竿就粘住一个,简直就像从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孔子看了赞不绝口:“妙极了!妙极了!”
老人看了看他们,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行。一举起竹竿,手就会打颤,离蝉还远呢,蝉就飞走了。”
孔子问:“那您又是怎么练出这手绝招的呢?”
老人说:“我先把那个蝉粘下,回头再告诉你。”很快又一个蝉被老人粘下。
老人边取蝉边从容不迫地说:“粘蝉先要练举竿。我在竹竿的顶端放上一个小球,举竿时尽量不让小球掉下来。我天天练,月月练,练了很长时间,我的手终于不再颤抖了。我还坚持练站立的功夫,现在我可以像埋在土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很长时间。另外粘蝉必须全神贯注,我在粘蝉的时候,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这样,我就能镇定自如地见一个粘一个了。”
孔子听了老人的话,回头对他的学生说:“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粘蝉是这样,做其他事也是这样。”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从容不迫——(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
【2】读读下面两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加点的词语各是什么意思?
(1)孔子听了老人的话,回头对他的学生说。(_____)
(2)老人说:“我先把那个蝉粘下,回头再告诉你。”(_____)
【3】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老人粘蝉技术高超?请用“ ”画出来。
【4】老人告诉孔子,学习粘蝉这绝活必须先苦练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样功夫,另外,粘蝉时还得____________。
【5】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3、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一天,我在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 )(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 )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推测——________ 激动——________
【2】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加上标点。
【3】在蜜蜂身上做记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变一种说法,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启示我们,在科学实验中应该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短文后作答。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 ) 增加( )
(2)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有尽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
(5)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16、按要求写句子。
(1)椰子掉进水里。(加词语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
(2)夜空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闪光。(仿写生活中普通而美好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_
(3)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4)雨下得真大……(围绕一个意思写)
________________
17、语言表达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梨树开花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深了,老师仍然在灯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写个比喻句。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春天来了,我们去哪儿春游呢?选择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展开哪些活动?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养了小狗一条,它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小牛把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那袋麦子很好地保存保护起来。
2.我们来到敬老院,走出校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21、习作
大自然是奇妙的,它是人类最早的启蒙老师。花的娇艳、树的茂密、山的雄伟都让我们沉醉,请你选择大自然中一处景物,围绕几个方面的特点把它描述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