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睁大你的慧眼,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天(崖 涯) 安 (详 祥 ) 锻 (炼 练) ( 联 练 )系
( 提 题 )纲 ( 栏 拦 )杆 ( 原 元 )谅 漂 (浮 拂 )
2、“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作者采用问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
A.这样更能体现出大海深处的神秘。
B.这样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寻找答案。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1】“严严实实”中“严”的意思是( )
A.紧密、没空隙
B.认真、不放松
C.厉害
D.使人感到敬畏
【2】“美餐”的“美”在这里的意思是( )
A.美丽
B.令人满意的
C.使……美丽
D.得益
4、“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告诉我们要 ( )
A. 齐心协力 B. 斤斤计较 C. 珍惜时间
5、我会填。
规规(________) 耿耿(_______)
(_______)的顾客 (_______)的浮光
(________)洼洼 明明(______)
6、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树叶 一______河流 一______清风 一______镜子
一______罐子 一______犀牛 一______翅膀 两______珊瑚
7、补全成语。
(____)(___)大厦 蹑(___)蹑(____) 聪明伶(________) 活泼可(______)
(____)(____)夭夭 (_______)动不动 (________)字不提 惶恐不(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nuò ruò chén tǔ jià zhí
jiāo ào pěng zhe xū xīn
9、母爱的原野
邓康延
我生长在穷山乡,小时候多病。记得我4岁那年高烧不退,母亲背着我就往几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跑,一路上她瘦骨如刀的脊骨硌(gè)得我生疼,我就哭着让她抱。那段路有多长,我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一颠一颠地紧走。我还记得在光秃秃的山道上看见一棵唯一没有被砍伐的枣树。
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我静静地躺在她怀里,只觉得她美,天空好美,可我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有点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来时长在右边的树,现在跑到了左边。母亲笑起来,但她没读过什么书,一时说不清,索性抱着我把身子转来转去地比画。
许多年过去了,偏偏这件小事石头般落在了心里。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朴素如泥的母亲和她那朴素如庄稼的话语:转个身,你就会发现那棵枣树。
【1】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一个词语。(句子意思不变)
(1)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 _______
(2)索性抱着我把身子转来转去地比画。 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哪一句表达的效果好?为什么?
①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母亲和她的话语。
②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朴素如泥的母亲和她那朴素如庄稼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段路有多长,我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一颠一颠地紧走。”这句话中的“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既写出了那段山路______,又写出了母亲_______的心情;一个“紧”字更加明显地写出母亲______的心情。这句话和“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一句形成_____,使“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描写母亲回来时的心情的句子。
10、课内阅读。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增加——( ) 缩小——( ) 出现——( )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种形式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到一个,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山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你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另一个来不及跑,只好躲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他的脸。这时候,他屏住呼吸。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 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 笑眯眯地说 喂 熊跟你咬耳朵说了些什么呀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的,都不是好朋友。”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笑眯眯
(3)按短文内容填空。(4分)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人
。另一个人 。
(4)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12、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慷慨激昂
B.快乐、骄傲
C.恋恋不舍
【3】用“﹏﹏﹏”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13、阅读
我爱家乡的银梨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 )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 )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露珠 ( )的银梨 ( )地吮吸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3】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色: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月,是银梨开花的时节,在微风中或是在阳光下你会看到怎样的一番景象?请展开想象,描写出这样的景色,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4、阅读芳草地。
海棠
在我们这里,迎春花开还算不上到了春天,只有海棠花开的时候,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海棠有四品,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也就是说,木本海棠分为四种。其中垂丝海棠的花形最美,花色最为艳丽。春风浩荡,垂丝海棠朵弯曲下垂的花苞芳容半吐,临风摇曳。
我有三棵垂丝海棠,年年这个时候开花。它们含苞待放时,是淡淡的粉红色,开了,就呈粉白色,花瓣犹如少女粉面,红润可人。与梅花不同,海棠的花芽和叶芽同时生长,花在新绿的嫩叶掩映下,显得特别春意盎然。随着海棠的绿叶渐多,花亦飘落,可见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句不是瞎写。
海棠花好看,但无论什么品种的海棠花都没有香味。
我这里还有几棵深山海棠,花自然没有那些名贵品种的海棠花雍容娇嫩,只是簇簇白色小花,不过它开过花后能结果实。
随着秋风秋雨,海棠的叶子渐渐变黄之际,海棠果也变成红色,像一颗颗红珊瑚珠子。
待叶落冬至,寒枝上错落垂悬着艳艳的红果,别有一番韵致。
【1】短文告诉我们,海棠有四品,本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海棠,这种海棠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垂丝海棠_______的特点。
【3】请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闭上你的眼睛,放飞思绪,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_____的春风中,含苞待放的垂丝海棠花色呈________,芳容半吐的朵朵花苞_______,在风中摇曳的每一朵花啊,都是_______的少女!
【4】阅读第三自然段,想象“绿肥红瘦”的画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海棠花要比迎春花开得晚一些
B.海棠花好看,海棠花的味道也很香
C.深山海棠的叶子渐渐变黄之际,海棠果也会变成红色
15、阅读理解
河蚌和水鸟
河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水鸟去啄它的肉,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
河蚌和水鸟,一个被放在水盆中,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夜深了,河蚌悄悄地爬出了盆,一步一步向屋外挪去。但是它爬得太慢了,爬了大半天也没能爬出屋。水鸟虽然有一对善于飞翔的翅膀,但此时也不能远走高飞,只好用嘴使劲地啄笼子。可它的嘴没有蚌壳那么尖利,把笼子敲得“梆梆”响,也没弄开,反而把渔翁吵醒了。
“跑!休想!”渔翁一边警告,一边走了过来,一看水鸟还在笼子里待着,可盆里的河蚌却不见了。他扭头一瞧,发现河蚌正缓缓地向屋外爬呢。“你想溜?没那么容易!”说着把它捏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了。
河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声说:“水鸟老兄,咱们应该相互帮助才对……”水鸟连忙点头称好。
夜幕再次降临了。河蚌悄悄地爬了出来,用自己锋利的外壳打开了笼子。水鸟让河蚌夹住自己的脚,急忙展开宽大的翅膀,向外飞去。不一会儿,它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1】短文的第____自然段写出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
【2】仔细读读短文,河蚌和水鸟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 长处 | 短处 |
河蚌 |
|
|
水鸟 |
|
|
【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经过思考,突然想出了办法。河蚌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河蚌和水鸟被捉及它们两次逃跑的事。开动脑筋,为它们分析一下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河蚌和水鸟被捉,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逃跑不能成功,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逃跑成功,是因为它们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5分)
从古代神话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会对接,中国人通过想象,实现了一次次科技的飞跃。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想象带来的科技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不是一直想得到这个玩具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仿照例句,围绕关键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弟弟十分善良,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太棒了!”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终于可以去旅游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又细又长的柳枝,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小男孩长着一头茂密的头发。
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做到讲卫生的习惯。
______________
3.他热烈地和我握手。
______________
4.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______________
5.老师应该严肃地要求学生。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在你看过的故事或动画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或特殊的本领?想象一下,当你变成了他(她)以后,你会遇到什么事?你会做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想象丰富、合理;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