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中,没有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飘落下来。
C.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D.他手上的那本字典好像是我丢失的那一本。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A.山东省
B.华山以东
3、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扇动翅膀 表演节目 等候朋友 剪掉头发
B.优异的作风 美丽的愿望 窝囊的动物 熟睡的婴儿
C.不断地提示 安静地读书 慢慢地飞走 坚定地回答
D.交流看法 天气潮湿 时髦的发式 锃亮的剃刀
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兔子走着走着撞到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了。
B.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倒一棵树,折断了脖子死了。
C.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到了一个树桩上,折断了头部死了
D.一只跑得飞快的免子撞到了一个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5、读句子,按拼音提示,填写词语。
我们今天的rèn wù(______)是fù zé(______)把huò jià(______)上的这几件chèn shān(______)熨平,然后再用zhān jiāo(______)贴上标签。一向yán lì(______)的组长居然kuā jiǎnɡ(______)了我们,她是xìnɡ ɡé(______)变了,还是在qǔ xiào(______)我们呢?piān piān(______)没有一个人敢问她。
6、写出近义词。
奇怪------( ) 害怕-----( )
著名------( ) 仔细-----( )
吃惊——( ) 本事——( )
7、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填空。
1.本学期学到的与重阳节习俗有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中写鱼儿上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过错而不改正,那就是真的过错了。
4.“笔墨纸砚”号称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指_____________。
5.《蜜蜂》一文中,法布尔通过实验告诉我们:蜜蜂靠的不是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并选出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9、课外阅读。
灯节的夜晚,各种彩灯汇聚到一起。他们带来了各自的心。白兔的心是闪光的,蛤蟆的心是透明的,荷花的心是晶莹的,飞机的心是鲜红的……因为他们的心里都点起了一团火。
灯节的夜晚,多种彩灯聚在一起。他们非常友好,都把自己的光和彩给了别人,他们也都得到了别人的光和彩。因此,每只彩灯都变得格外光彩夺目。
灯节的夜晚,多种彩灯聚在一起。他们都亮着一颗心。我愿这一颗颗心永不熄灭,每个白天、每个夜晚都亮着,让我们的世界永远是友好的、欢乐的,无比光辉灿烂的。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聚集~( ) 友爱~( )
晶亮~( ) 快乐~( )
【2】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灯节的灯的特点是 、 、 。
【4】作者描写灯节的夜晚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会说话的植物
植物有语言吗?它能说长道短吗?
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语言翻译器——植物探测仪,可以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立即对这种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便可清晰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意大利发明家发明了一种能和植物讲话的对讲仪。他将植物连接在对讲仪的电极上,便听到了植物的“讲话”声,然后根据植物发出的信息翻译密码,辨别出“热”“冷”“渴”和其他简单的词汇。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讲话”则变得低沉、紊乱。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讲话”声音就很微弱。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
( )—( ) ( )—( ) ( )—( )
【2】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植物语言翻译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它能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说话”有什么特点?用“ ”在原文中画出。
【4】你觉得,研究植物说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炒栗
我的家乡是北京,糖炒栗子是我家乡的特产,尤其是产自怀柔的油栗炒成的糖炒栗子,更是皮薄,味甜。
每年初冬时节,街边卖炒货的小店门口便会支起一口大铁锅,许多棕色的栗子和无数黑乎乎的小石子伴着糖稀在铁锅里被两个铁制的叶片有节奏地慢慢地翻动,随着铁锅不断地加热,栗子的颜色由浅变深。
这时,一股股栗子特有的香气便飘了出来。无需老板特别的吆喝,闻到这馋人的香气,许多人停下脚步,买上一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每到这时,我也会迫不及待地买上一大袋,大快朵颐一番 。
炒熟的栗子油亮油亮的,冒着热气,在寒冷的冬季为我们带来丝丝暖意。趁热吃。咬一口,把外皮咬破,然后剥壳除膜,把金黄色的栗子塞进嘴里,感觉热乎乎,香喷喷,甜滋滋的。那滋味真是美极了!还等什么,再来一颗吧!
如今,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上海生活了,每到冬天,我都会怀念北京的糖炒栗子,因为,那是家乡的味道。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油亮油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我的家乡是__________,特产是__________,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那感觉出栗子好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家乡的特产是什么》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映月桥
我们走出长廊,向东望去,看见一座拱形的桥,像一条灰白色的龙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这就是优美的映月桥。
我们走近映月桥,只见桥洞和倒影合在一起,正巧是个圆形,真像一轮圆月。一阵风吹来,水面上泛起波纹,倒影时隐时现,仿佛月亮在云里穿梭。
我们走到映月桥上,看见桥栏杆上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一对对灰白色栏杆,犹如哨兵一样,在守卫着映月桥。
这座桥有五米多长,两米多宽,工人叔叔将它建造得既坚固,又美观。
【1】用“ ”画出表明作者观察桥的位置的词语。
【2】选择正确的答案。
(1)作者的观察顺序主要是_____。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下到上 C.从上到下 D.由远及近
(2)“龙”是写 ______;“圆月”是写_____; “哨兵”是写______。
① 栏杆 ② 桥 ③ 桥洞 ④ 桥洞和倒影
【3】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在这个句子中, 作者把 比作 。
【4】照样子, 写词语。
时隐时现 _________ _____ _____
13、阅读理解
大海
①我们在海边长大,非常热爱大海。大海是我们的乐园。
②夏天的沙滩是孩子们的乐园。当太阳下山的时候,气温由( )变得凉爽了,孩子们也出来了。看,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玩得多快乐!沙滩边的浅水中,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冲浪的孩子们随着海浪一下子冲向沙滩,打个滚儿;一下子又从沙滩冲向海里……玩得高兴的孩子们也不知道自己变成了海浪还是变成了鱼儿?沙滩上的孩子们也乐得不得了。他们有的在堆城堡,有的在捡贝壳,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做游戏……海水中的孩子们更加兴奋了。看,成群的鱼儿在他们的身边游来游去,好像在和他们比赛。他们在家人的照看下,有的在打水仗,有的在玩水球,有的在学游泳……海浪声、尖叫声、欢笑声混在一起,是多么动听的音乐。夕阳下,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这就是孩子们欢乐的世界啊!
③大海是鱼儿们的乐园。你看,天空蓝得透明,海水清得透明,云儿就像一朵朵棉花。蓝天白云映在海水中,一群一群的鱼儿游来游去,就好像是在蓝天白云中穿行,有趣极了。我想鱼儿们会不会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天空还是海里?
④大海是月亮、星星们的乐园。夜深了,喧闹的大海变得( )了。月亮和星星都“躲”入了海里。海水轻轻地摇晃着,它们多像睡在摇篮里,多么美妙呀!
【1】读短文,猜一猜,联系上下文,填一填。
①太阳下山的时候,气温由变得( )变得凉爽了。
②夜深了,喧闹的大海变得( )了。
【2】读短文,找一找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完成下面的图表。
【3】在第②自然段中,围绕关键句,从三个方面写了孩子们欢乐的情景,读一读,完成下面的图表。
【4】仿照第②自然段的写法,将下面的情境写清楚。
大家忙起来了,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
【5】读短文,把你认为生动有趣的一个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句子“月亮和星星都‘躲’入了海里。”中,关于“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躲”在句子中是“倒映”的意思。
B.“躲”在句子中是“躲藏”的意思。
C.“躲”在句子中是“看不见”的意思。
1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大家很精神地看着精彩的演出。蝴蝶正款款地跳着轻快的舞蹈,以婀娜的舞姿,博得了“舞蹈家”的美称;蜜蜂浅吟低唱,以自己圆润甜美的歌声轰动全场,夺得了“歌唱家”的桂冠。鸟儿们最先欢跃,叫好:“好呀!美呀!”简直有些狂了!
在一片热烈的喝彩声和热情的掌声中,春姑娘花枝招展地走向前去,代表观众向舞蹈家、歌唱家献花;玉兰端出散发着酒香的玉杯,潇洒地走到她们面前,恭敬地说:“请!”在这浓烈的欢乐气氛中,她们都幸福地醉在那儿。
我也醉了。
【1】从文中给下面的词语找出近义词。
柔美——( ) 热闹——( ) 飘散——( )
叫好——( ) 轻捷——( )
【2】“大家很精神地看着精彩的演出”,从文中找出并概括都有哪些精彩的演出。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3】“春姑娘花枝招展地走向前去,代表观众向舞蹈家、歌唱家献花”中舞蹈家指的是 ________ 歌唱家指的是__________
【4】你觉得下面句中的“醉”字各是什么意思
A.在这浓烈的欢乐气氛中,她们都幸福地醉在那儿。_____________
B. 喝下一杯酒,我就醉了。_____________
15、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________) 承担——(________) 哭泣——(_______) 忽然——(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缩句。
一头大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______
17、小练笔。
当法布尔看到“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时,他猜测它们“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法布尔擅长边观察边思考,因此可以发现蜜蜂的秘密。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过什么动物或植物的小秘密呢?请写出你的观察与思考。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做句子。
(1)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下划线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课时 他 很仔细 写得 听得 作业 很认真。(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错误。
我家有小金鱼一条,它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衣服,两只大眼睛特别炯炯有神看起来。它额头上有两个黄色的斑点,,显得非常神气。非常喜欢它,每天放学回来都要给它味食。
20、修改下列病句。
1.他穿着一件白上衣和一顶小黄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到市场买了青椒、西红柿、小白菜、茄子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常阅读课外书,有利于丰富和提高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寓言故事往往蕴含大道理,你也编写一个小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