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爪牙(zhuǎ) 拱桥(gǒng)
B.风貌(mào) 制造(zhì) 工匠(jiàng)
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
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g)
2、“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
A. “我”想变得更漂亮。
B. “我”不想吃饭,只想玩不被打扰。
C. “我”想让小鸟来住。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中的“窃窃私语”可以用在哪句话中?( )
A.“真想去海底看一看啊!”看着课文,我___________。
B.下雨啦!“沙沙沙沙”,仿佛小雨点儿们在___________
C.“下雪啦!下雪啦!"孩子们快乐地___________着,笑声震落了枝头的雪花。
4、《最美的花园》告诉我们,( )是最强大的魔法。
A.魔法药水 B.快乐 C.扫帚 D.紫色
5、辨字组词。
墨________ 默________ 碎________ 醉________
染________ 梁________ 拨________ 拔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描绘了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________之情。《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写的__________,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____________。
2. 《昆虫备忘录》介绍了昆虫的复眼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3. 灿烂的阳光照着家家户户,大家都在忙着更换桃符。这正像《元日》中描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而此时,身在他乡思念亲人的游子,总是默默吟诵着王维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4. 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7、写出自己对加点字词的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两枝:___________ 鸭先知:_____________
芦芽:____________ 河豚:____________ 上: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dòu fāng xiāng zhăn shì fēng mì
zhǔn què shòu mìng jiān qiáng yán tú
9、活动结束后,妙妙找到了中国又一伟大发明——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吧。
印刷术的发明
佚名
①印刷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②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的书籍。手抄不仅费时、费事,而且容易抄错、抄漏。书籍抄本的数量有限更无法大批量复制,严重制约着信息的传播,给文化发展带来了阻碍。
③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雕版时,在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的书稿,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接着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纸,字迹就留在了纸上。
④雕版印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复制的速度,但同时雕版印刷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第二,版片存放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第三,雕版中的错别字更改起来非常困难。
⑤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家毕昇(shēng)总结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一种更先进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
⑥毕昇用质细且带有黏(nián)性的胶泥,做成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字像一枚枚印章,放在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脂、蜡、纸灰等混合物,铁板四周围一个铁框,然后按照文章内容在铁框内将要印的字按顺序排好,摆满就是一版。排好后将版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熔化,与活字印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压,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进行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
⑦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这种方法进行大批量的印刷时,效率非常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⑧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它为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选文有删改)
【1】(信息提取)读文章,梳理并填写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 ②_______ |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 |
①________ | 雕版印刷术 | ③_______ |
【2】(说明文语言)第③自然段“大约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对句中“大约”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词语可以删掉,删掉后意思不变。
B.这个词语不能删掉,删掉后与事实不符。
【3】(句段作用)选文第④自然段是围绕“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A.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B.中心句,总结全段的作用)。
【4】(内容理解)结合第⑦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活字印刷术的优点:第一,可以实现大批量印刷,效率高;第二,可以___________;第三,可以________。
10、阅读
电子“五官”
人们常说:狗的鼻子最灵。(1)可是科学家制造的电子鼻比狗的鼻子还灵。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夹在包裹中的爆炸物的气味,防止意外的发生;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大麻、海洛因等毒品的气味,不管毒品贩子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别想从电子鼻下蒙混过关。这些电子鼻在车站、机场、码头认真地履行着职责,也有人称它们为电子狗。
还有一种电子鼻是专为诊断疾病而设计的。健康的人呼出的气体是清新无味的,患病的人呼出的气体则带有各种不同的气味。科学家和医生合作,将各类病人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汇编成图,病人只要对着电子鼻吹一口气,电子鼻根据气味,马上就能判断出病人体内什么地方出了毛病。这样就省去了不少检查、化验带来的麻烦。这种电子鼻也可称作电子医生呢!
电子舌则是一种专门用来品尝味道的电子装置,能分辨出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在食品厂里,它能检验配料添加得是否合理,还可品尝出食品的新鲜程度;在污水处理厂,它负责化验处理后的水是否达到标准。有些东西,我们人的舌头还真不敢尝呢!
你知道声呐吗?声呐是利用声波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技术。也就是说,用“听”的方法来确定要找的东西在什么地方,离自己有多远。电子耳发出声音信号或者声呐脉冲,然后对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就能知道水中哪儿有潜艇,哪儿有水雷,等等。最先进的声呐系统甚至能探测到埋藏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的炸弹或别的东西。(2)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就是用声呐“听”到而发现的。
(3)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看到几百亿千米之外的天体;透过电子显微镜我们能够看到分子、原子的活动情况;借助电子扫描、电子衍射仪器,我们甚至能够看到人或动物身体里面的情况和地球内部发生的事情。这些电子眼协助我们探索宏观、微观世界的无穷奥秘。
(有删改)
【1】写出文中的“电子‘五官’”的作用。
电子鼻:________
电子舌:________
电子耳:________
电子眼:________
【2】依次给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电子“五官”》和《到月球上织网(节选)》两篇文章分析:
(1)相同点:
①两篇短文都跟________有关。
②两文的作者都能展示自己的________,为我们人类展望了________的前景。
(2)不同点:
文章(一)从嗅觉、味觉、听觉、视觉四个方面介绍了________的作用,条理很清楚,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文章(二)侧重于介绍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说鼠
①鼠,俗名耗子,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山鼠等等,不胜枚举。
②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30亿只,占世界总数的30%。
③老鼠为害之烈,世人皆知。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怪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
④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亦可化害为利。
⑤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驯养,将它们“派”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
⑥我国北部黑河地区,有一种麝鼠,毛皮呈深棕色,防寒能力很强,比狐皮、貂皮还要珍贵;雄鼠脐下有一白核,其味芬芳,比麝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麝鼠因此而得名。
⑦另外,那短短3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据载,苏东坡对鼠须笔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毫”了。
【1】请你写出3个带“鼠”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鼠的“多”,主要体现在___多和___多。
【3】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老鼠的歇后语中与“群起而攻之”意思相近的是( )
A.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B.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C.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5】下列关于短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鼠的须可以用来制作毛笔。
B.老鼠灵敏的嗅觉可以用于海关、仓库等侦察爆炸物。
C.老鼠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
12、阅读理解
我学《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却蕴含着许多(深刻 深沉)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弟子规》中的最后一章《余力学文》让我记忆犹新。
《余力学文》中的“文”指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除了六门主修课以外,还要用多余的时间好好学习其他学问。记得那次,我正在(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地看书,妈妈突然问了一句:“怎么不看新买的那一本?”我没有理会,妈妈又大声说:“怎么不看新买的那一本?”我这才反应过来,(迫不及待 不紧不慢)地说:“《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中说过‘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什么意思?”妈妈很是不明白。“唉!老妈也有不会的时候。是这个意思:正在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不要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读另一本书。读书要用心专一,才有成就。”“哦!”老妈惊叹着,然后又补充道,“多背些《弟子规》是有帮助的。”
《弟子规》让我学会了孝、礼让、好行为、信誉、博爱、与仁者交朋友和学习,让我获取了很多知识;《弟子规》告诉我该如何做人、做事,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希望大家和《弟子规》手拉手,获取更多的知识,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下面打“√”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写得比较细致。
【3】“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找出并用“____”画下来。
【4】你从哪本书中学会了哪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加油站。
徐悲鸿在巴黎
为了实现复兴(xīng xìng)中国美术事业的雄心壮志,年轻的画师徐悲鸿决定去欧洲观摩西方的优秀艺术。1919年春天,他获得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到法国后,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在一次留学生联欢会上,有个外国学生站起来傲慢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去深造,天天让达·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材!”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那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 先生 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 那好 我代表我的祖国 你代表你的国家 我们来比试比试 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那以后,徐悲鸿下定决心,要为中华雪耻,为民族争光,虽然生活十分(坚 艰)苦,但是他还是从微薄(bó báo)的生活(费 废)用中挤出钱来购买喜爱的书籍和图片。长期又冷又饿,使他得了严重的肠胃病,发作时疼痛难忍,可他常强(qiáng qiǎng)迫自己忍痛作画,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每逢假(jià jiǎ)日,徐悲鸿就到博物馆观赏和临摹欧洲历代大师的绘画作品。他常常一清早就进馆临摹,直到晚上闭馆仍不忍离去。临摹时,他怕浪费时间,连一口水都不喝。通过临摹欣赏,他从艺术大师的作品里学到了高超的绘画技巧。
三年后,徐悲鸿创作了《箫声》《老妇》《远闻》等油画作品,在法国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惊动了巴黎。这时候那个傲慢的洋学生不得不向徐悲鸿鞠躬认错,说:“在竞赛中你是胜利者,我是有眼不识泰山。”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3】画龙点睛。给第2自然段后一部分填人标点符号吧!
【4】年轻的画师徐悲鸿去法国留学,是因为( )
A.他特别喜欢法国的浪漫风情。
B.法国有他的亲朋好友,能借留学之机会亲友。
C.为了实现复兴中国美术事业的雄心壮志。
D.法国有欧洲历代大师的绘画作品。
【5】在与那个洋学生的竞赛中,徐悲鸿能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坚持带病作画。
B.他原来在国内就会绘画。
C.他热爱祖国、意志坚定、学习勤奋,练就了高超的绘画技巧。
D.他常观察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
【6】徐悲鸿与那个傲慢的外国人比试,是因为( )
A.徐悲鸿与那个傲慢的外国人有这样的约定。
B.徐悲鸿想显示自己的才华,要与他比试。
C.徐悲鸿看不起那个外国人,想羞辱外国人。
D.徐悲鸿被傲慢的洋学生激怒了,决心为中国人争光。
【7】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______)
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______)
【8】经典勾画。
用“___”在文中画出那个外国人前后两次表现的句子。第一次这样表现是因为那个法国人认为:_____。第二次表现是因为: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将下列词语填写在文段中对应的括号里。
恼怒 争辩 谦虚 傲慢 轻蔑
【2】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与下面的解释对应的词语。
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陶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苹果里的五角星》片段,回答问题。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词语的意思。
(1)魅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规蹈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深受感动。(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波兰 往年 欢庆 一样 准备 首都 华沙 和 国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造句。
例句: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___
19、修改病句。
(1)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养了小狗一条,它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家有总共五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起了一件很有意思的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弯弯的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运动会延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练笔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横线上填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如“迎春花”“广玉兰”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补好的题目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楚你为什么喜欢它,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植物描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