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臂膀 参观 早辰 空空荡荡 手忙脚乱
B. 意外 墙壁 色彩 一本正精 纷纷扬扬
C. 点燃 砍柴 融化 凝神屏息 潺潺流水
D. 原野 历害 棕榈 惹人喜爱 五彩缤纷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 辩认 辨论 辫子
B.喝酒 苏醒 糖配 醋角
C.翩飞 偏要 编织 遍地
D.资产 贡献 贷款 货易
3、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延伸(yán yàn) 责备(zé zhé)
高尚(sànɡ shànɡ) 沉闷(mèn mēn)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发明造纸术 创造文字 B.记录事情 满足需要
C.改正造纸术 携带方便 D.积累经验 传承方法
5、ABAC式词语
大摇大摆
一 一 又 又 荡 荡
6、日积月累我最棒。
1.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2.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3.见善则迁,________。过而不改,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7、照样子,写拟声词。
蜜蜂嗡嗡 小羊__________ 小牛___________ 小猫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fǎng fú pò liè zī shì
suí fēng wǔ dǎo tíng zhǐ
9、阅读文本,按要求作答。
《赵州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赵州桥______的特点。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这句话起到了_____(①承上启下②总结全文)的作用。
【3】本段中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龙?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马背上的小红军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忍饥挨饿( ) 络腮胡子( )
倔强( ) 牛膝骨( )
【2】理解句子,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 )
A. 陈旧的 B. 极、很 C. 总是
【3】理解句子,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
A. 笔直 B. 撑直或凸出 C. 量词
【4】文中写了陈赓与小红军的___次对话。你能找出描写小红军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语句吗?把它们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用一两个词概括小红军和陈赓同志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chā chà)异也很大。他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cǎo zǎo)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底的植物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差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___________的方法,写了海藻的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标出。这句话把 比作 。
【5】用“ ”标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
(2)“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体现了大潮的非凡气势。( )
(3)“白色城墙”指的是真正的城墙。( )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狐狸和山羊
①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洞里,跳不上去,山羊小姐刚好路过,看到了在洞里急得团团转的狐狸。
②狐狸堆了满脸谄媚的笑容,对山羊小姐说:“亲爱的山羊小姐,您身上的衣裳【yī shāng yī shang】可真漂亮!”狐狸的吹【捧 棒】让山羊小姐沾沾自喜。狐狸又接着说:“要是把洞里这几朵红花插在头上,您就更美丽动人了!”“真的吗?”山羊小姐洋洋得意。狐狸心中暗喜,它 :“美丽的山羊小姐,您快快下来,我这就帮您把花插到头上。”信以为真的山羊小姐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③当摘得花朵后,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提议道:“善良的山羊小姐,要不你先趴在墙上,我踩着你的角跳上去了,然后再拉你上来,你看行吗?”山羊小姐欣然同意,狐狸终于跳出了洞口,准备丢下山羊小姐,独自逃离。山羊小姐气愤不已,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站在洞口哈哈大笑:“山羊小姐,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皮毛那样完美,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了。”
④说完,狐狸得意洋洋地离开了。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答案。
【2】照样子,在下列图表的方框中填入相应的序号。
A.诱骗山羊 B.得意离开 C.跳出山洞 D.掉进山洞
【3】根据故事第②~③自然段内容,填写表格。
狐狸对山羊的称呼 | ___ | 美丽的山羊小姐 | ___ |
山羊的表现 | 沾沾自喜 | ___ | 欣然同意 |
【4】根据上表填写的内容,你知道这是一只_____的狐狸,一只_____的山羊。(填序号)
A.花言巧语 B.彬彬有礼 C.爱慕虚荣 D.见义勇为
【5】默读短文并思考: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像狐狸一样利用别人来摆脱自己的困境。
B.遇到别人无事献殷勤的时候,要保持清醒,不要盲目的去相信别人,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C.做人要善良,就算遇到狐狸这样的人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浓烟和烟囱
烟囱从早到晚不断地排出一股股浓烟。这本来是烟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从来不声不响 ,更不为这件事自吹自擂。而浓烟则不一样,当他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总是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他永远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到我高超的舞蹈吗?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升腾。他一边飞一边膨胀,可是色彩却越变越淡 ,声音也越来越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膨胀,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烟囱仍然沉默地矗立着,准备继续排出新的浓烟。
【1】照样子写词语。
大模大样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摇摇摆摆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洋洋自得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你看了不觉得惭愧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烟刚出来,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浓烟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篇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叶落情深
①秋风呼呼地刮着,就像一条条凶恶的鞭(biān)子不停地抽打着树妈妈。
②“孩子,别怕,太阳不是还在暖暖地照着吗?雪花狂舞的日子还远着呢!”白杨妈妈安慰着她的孩子,但声音低切,充满了伤感:“只是你们又瘦又黄……”
③“妈妈,我们虽然瘦,可是也没得病呀!”“天气凉了,水分少了,我们吸不足水分就瘦了。”“妈,黄也没什么呀!”一片叶子说,“只是秋风吹走了叶绿素,我们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胡萝卜素,看起来才像穿了件黄袍子!”许多叶子赞同地点点头。
④“可枫树的叶子又为什么那么红呀?”白杨妈妈问。
⑤孩子们( )地说起来——“秋天温度低了,枫树的叶子积累了较多的糖分来适应寒冷。糖分多了,叶子就会形成较多的另一种物质——花青素!”“花青素是红的,枫叶就红了,所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
⑥你一言我一语,白杨妈妈乐了:没想到孩子们懂那么多道理!
⑦过了—会儿,白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
⑧一片大叶子看着紧皱眉头的妈妈,深情地说,“妈妈别难过,虽然我们就要离开您啦——可明年还要回来,和今春一模一样,裹一身绿裙子呢!”
⑨“所有的孩子都要离开妈妈吗?”一片小小的叶子问道。“不都是。天冷了,小熊和她的妈妈一起藏到树洞里睡觉;小燕子和她的妈妈结伴去了四季如春的南方;小松枝和松树妈妈一起迎着风雪,共抗严寒;而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随风飘落……我们离开妈妈是为了节省水分,让妈妈多些营养度过漫长的冬天啊!”
⑩白杨妈妈含着泪点点头,模糊的视线里一片片叶子飘起来了,孩子们越飞越远,像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
【1】联系上下文内容,第⑤段括号中填入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是( )
A. 不慌不忙 B. 惶恐不安 C. 争先恐后 D. 谈笑风生
【2】秋天到了,白杨树的叶子又黄又瘦,这是因为:( )
A. 秋风刮起来了,白杨树生病了。
B. 瘦是因为水分不充足,黄是因为树叶里有许多胡萝卜素。
C. 瘦是因为缺乏营养,黄是因为秋风带走了叶绿素。
D. 树叶在秋天都要变得又黄又瘦,最后落下变成养料。
【3】结尾那“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指的是( )
A. 各种树的落叶 B. 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 C. 美丽的蝴蝶 D. 白杨树的叶子
【4】从文中看,柳树、桃树、梨树、白杨树秋天落叶的主要原因是( )
A. 树叶总要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的。 B. 为了节省水分,为树木节省养分。
C. 离开了大树妈妈,树叶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 树叶落下变成养分滋养大树妈妈。
【5】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和第⑩段中画线句子分别体现了白杨树妈妈怎样的情感?( )
A.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难过;放心和不舍。 B. 为孩子的懂事而放心;感到伤心。
C. 为孩子的即将离去而开心;感到很不舍。 D. 为孩子的懂事感到开心;感到放心。
16、口语交际。
针对“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三年级(2)班展开讨论,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马小小:我认为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因为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李玉:我不同意,我自己的事情还忙不完,可没时间管班上其他人的闲事儿。
张丁:我觉得可以啊,这样我也能弄个班长当当!
陈杰:我认为还是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蜂子像一个小毛球似的。(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定放下携带的东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数人是不曾记着儿时小时候学步的方法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肚子里发出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一读,改一改。
我家养了白兔一只。它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一对大眼睛红宝石似的。毛茸茸的小尾短短的。前腿短,后腿长,跑起来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修改病句。
1.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第一个最先首次到达终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怀着愉快而高兴地心情,接受了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雨一来,便放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妈妈买了茄子、冬瓜、猪肉,白菜等许多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交流。
我们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比如某个人有很多好点子,我们称他“智多星”,某个人酷爱读书,我们称他“小书虫”……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是谁?请你自拟题目,写一写。
注意做到:1.语句通顺,叙述清楚,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2.书写正确规范,字数在30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