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这本书的内容太深了,我看不懂”一句中“深”的意思是( )

A.和“浅”相反

B.时间长

C.深奥,不容易懂

D.颜色深

2、下面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B.兔走/触株。

C.能不忆/江南?

D.因/释其耒/而守株。

3、下列词语不全是互为反义词的一项是(   )

A.乌黑——雪白  轻快——笨重 B.聚拢——分散  伶俐——愚蠢

C.偶尔——经常  活泼——呆板 D.平添——增添 闲散——悠闲

4、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将字母写在横线上

1听说远在台湾的姑妈回家来了,小明高兴极了,放学后( )地回到家中。

A.生机勃勃 B.健步如飞 C.心神不定 D.左顾右盼

22019年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武警官兵迅速赶到现场,( )地展开了救援工作。

A.漫不经心 B.你争我夺 C.断断续续 D.争分夺秒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根据积累填空。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义词。

如同——( )        蕴藏——( )        镇静——( )

宁静——( )        模糊——( )        威武——( )

7、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  )  铺(  )(  )  跃跃(  )(  )

(  )(  )   迫不(  )(  )   (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wēi lì   zhuàng  guān qiān  guà yǒng  shì

zhǐ huī jìng   zhēng pá xíng qìng zhù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

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主要组成部份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针的( 发现  发明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理解  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进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打“√”。

2短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并根据内容填空。

指南针的作用是 ,主要组成部分是 ,利用磁针的北极 的性能辨别方向。

3下列关于指南针的说法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B.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C.指南针的N指向北方,E指向东方,W指向西方,S指向南方。

D.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又发现了他吸引铁的性质。

4“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圉学》,有改动)

材料二

小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表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知道父母生日的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   )

A.65% B.40% C.35% D.30%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小学生做得最好的是(   )

A.知道家庭收入 B.不与父母顶嘴

C.知道父母生日 D.外出和父母打招呼

3请你结合材料一,就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提出两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肥皂泡(节选)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 _____(zhuǎn  zhuàn)。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_____的小球,四 _____(sàn  sǎn)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_____着心,_____着头,_____着呼吸,——不久,这_____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水珠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下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它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按原文填空。

2找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打√。

3找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横线画出来。

4文中描写肥皂泡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必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体会词义,写近义词。

癖好( )  蒙骗( )

【2】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

不学无术: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____”的句子,填空。

①“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意思就是“_____”。请从下文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用“  ”画出来。

②画“____”的句子是南郭先生为了_____而说的,目的是________。

③南郭先生敢吹嘘是因为知道__________。

【4】齐宣王怎样才能避免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混进吹竽队伍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人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睡 莲

①我家养了一盆睡莲,水面上漂浮着密不透风的莲叶,层层叠叠,不知道有多少片。

②一个温暖的早晨,青翠欲滴的莲叶间突然冒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莲花。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粉粉的花瓣围成一圈,尽情地舒展着,中间是鹅黄色的花蕊。微风拂过,一阵阵幽香袅袅地钻到人的鼻子中。傍晚的时候,我再去看,发现睡莲的花瓣合了起来。我想:原来它也要睡觉呀!

③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粉红色睡莲伸了个“懒腰”,“起床”了。我惊喜地发现,它旁边竟然又绽放了一朵黄色的莲花。它的花瓣尖儿是淡黄的,而花瓣根部却是雪白的,黄中带白,白中透黄,十分好看。到了晚上,两朵睡莲像约好了似的一起合上了自己的花瓣。

④在我看来,粉红色的睡莲带有一种优雅的感觉,仿佛是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士;而淡黄色的睡莲似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儿。这两朵睡莲的习性、样子大致一样,却因为颜色的不同,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⑤一盆睡莲竟如此有趣!

【1】“袅袅”一词在文中形容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___袅袅。

【2】文中画“ ”的句子意思是粉红色睡莲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第④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借助关键句概括第④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②③自然段中,我知道了睡莲之所以叫睡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植物也要睡眠吗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有许多小羽片(组合 组装)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 聚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的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豆角等。

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花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各种各样的花,睡眠姿态也各有不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有些花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霄草、夜开花等,它们都是昼闭夜开的花。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什么是植物的“睡眠运动”?用“﹏﹏﹏”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人和动物是需要睡觉的,植物也是需要睡觉的。 ______

(2)花生要睡觉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慢慢向上关闭。 ______

(3)太阳花每天中午准时睡觉。 ______

(4)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来写的。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了植物的花的睡眠。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以紫茉莉为例写出有的花睡觉___________的特点,以番红花为例写出的有的花睡觉_________的特点

【6】第三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改为“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好不好?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童年——彩色的梦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接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似的。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像前滑去,跌倒了,再爬起来……最后,“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中的彩虹。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   ) 虚伪—(   )

脆弱—(   ) 胆小—(   )

【2】短文是_____的结构,___自然段分别写了“我”在童年的几件事情。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画“  ”。

【4】概括一下“我”的童年是怎样的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蘑菇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例句,用加点词语造句。

1.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孩子的季节。

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看拼音,写汉字。 

kè zhōu qiú jiàn   chuán  xián jì  hào   dǎ  lāo 

(   ) ( ) (   )  ( )

nán yuán běi zhé   gǎn  kuài bǎ shi zhǔn bèi

(   ) ( ) (   )  ( )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坐满兴高采烈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狼和鹿》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人们要保护生态平衡。

_______________

3.老师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______

4.读了《军神》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教育。

_______________

5.爷爷在灯下聚精会神地。

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有趣的故事,不仅留下的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项游戏或运动,再跟同学一起玩一玩,做一做,注意观察活动过程和体验当时的心情。然后把活动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