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宿

B.

C.

D.猜

2、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用法不同的是(  

A. “长毛狗!长毛狗!大家当心……”

B. 《盘古开天辟地》中,盘古居然能变成高山河流、风雨雷电、花草树木……

C. “滴答,滴答……”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

D. 有碧绿碧绿的黄瓜,又嫩又长的扁豆,紫得发亮的茄子,青里透红的西红柿,小灯笼似的青椒,还有胖娃娃般地冬瓜……真像个百花园。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细(qián)   安)   石(luǎn

B.迹(hén)   样()   气(xiè

C.jìn)   意(jiàn)   圆tòng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朽的诗篇 B. 平静的海面 C. 明媚的春光 D. 艰难的险阻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根据所学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1)在半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如跨栏高手_________,菩萨一样的司令________,西汉将领______________,才气非凡的__________,大作家_________等。

2)《望庐山瀑布》是___代诗人_____写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瀑布磅礴的气势;

杜甫的《绝句》中描写动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_____________,懒惰的人只能捞起_________________

4)初夏时节,农村一片繁忙景象,让我不禁想起《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6、填空题。

1. 《吹牛大王历险记》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

2.月亮上的_______像我们地球上的羊一样大,______像我们地球上的西瓜一样大。

3. 明希豪森抓住____________让他和他的马是从泥潭里出来的。

4. 明希豪森一生唯一的一次长途跋涉,就是为了追____________

5. 明希豪森的父亲用____________这个交通工具来到法兰西。

6. 明希豪森有五个奇特的侍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亮上的居民是从____________长出来的。

7、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的裁缝   ____________地吹起   涨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____地观察   累得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喜欢他什么呢?

 

10、阅读训练

母亲的姿势

吴志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位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翻过墙头。父亲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

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5个孩子越来越近了。5个孩子中,最高的也仅有1.54米,而围墙竟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上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5个孩子。

别怕 踩着妈妈的手 爬上去 母亲蹲在地上 抓牢大儿子的脚 大儿子用力一蹬 抓住雇工的手攀上了墙头翻身脱离了险境 用同样的办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

此时,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把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让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工人再次把手伸向母亲的时候,她竟然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

墙外,5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见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深圳,人们也将永远铭记这位英雄母亲的名字——卢映雪。

(选自《读者》20049月)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第4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孩子们被叫醒后,个个如 ,逐一

(2)墙外,5个孩子 ,大喊着 。而墙内的母亲 ,永远地

【4】文章题目是《母亲的姿势》,请 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

【5】读完短文后,你最想对这位英雄母亲说点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被指责的码蚁反驳说:“你不要讲我了,你是最调皮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在路边。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蚂蚁们做出什么决议?请用“ ”画出来。

2大青虫被蚂蚁们拖动了,在于_____;大青虫被公鸡叼走了,在于_____

A.不团结,互相指责 B.各干各的,互不理睬   C.齐心合力做事

3生活中,起冲突的蚂蚁就象征_______,大公鸡象征________

A.不讲道理的人 B.渔翁得利之人 C.没有凝聚力的团队

4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烧云(片段)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___________,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根据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2】按要求标一标,写一写。

(1)用“○”在文段中圈出与“白花花”结构相同的词语。

(2)用“△”在文段中圈出与“西瓜绿”的字数和结构都相同的词语。

(3)像“半紫半黄”这样的词语文中还有一个:__________。

【3】文中表示时间段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再写出一个:__________

【4】第①段写火烧云____的特点,第②段写火烧云____的特点。

A.形状变化快 B.颜色变化多 C.面积非常大 D.数量非常多

【5】用文段中加点的词写一写动物园里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小猴子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   是来来往往   形态各异的人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在语段中的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照样子,写词语。

来来往往 __________   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来讲的,先讲 _____,再讲 _____。画中人物的形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上面的段落写话,先概括写,再具体写。

_____

14、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路过这片树林,我惊奇地发现,弱小的蜘蛛织的网是那么大,那么密,那么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心灵为之一颤,多么了不起的小生灵啊!蜘蛛虽小,但它那种不怕困难、不等不靠、百折不回、奋力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吗?

1.弱小蜘蛛织的网的特点是( )、(   )、(   )。

2.我们应该向蜘蛛学习 ( )、 ( ) 、( ) 、( )的精神。

3.我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用_______划出来。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山美景

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就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冰冷  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  照耀)着银光。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嫩绿  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  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上打“√”。

2文中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_________

3细读文中画“﹏﹏﹏”的句子,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______

B.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______

C.天山比春天的花园美丽。______

D.这是一个反问句。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天山?这个季节的天山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句子。

1.我们征服了喜马拉雅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升起来了。(把句子写具体,至少要扩两个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换个说法,不改变其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大概可能找不到家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多次反复地讲这个故事,我都快背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仿句)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课了,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极了!(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虾有一幅钳子。

2.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4.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5.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20、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真高兴

要求:1.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清楚为什么感到高兴。2.不少于2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