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出(zhèn 言(yáo   带(xié   风(

B. yāng 细(xiān 型( yàn

C. 地(gēng 栏( 事(ài tén

2、下面词语中的字含义不同的是(   )

A. 影子   B. 人影   C. 倒影   D. 无影无踪

E. 幻影   F. 侧影   G. 影片   H. 捕风捉影

3、下列句子中存在一对近义词的是(   )

A.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B.河里有浪花、泡沫、鹅卵石,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

C.这么晚麻烦别人很不好,谁都不愿意被打扰。

D.树林里的树很茂密,显得神秘兮兮的。

4、( )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A. 即使………… B. 虽然……但是……

C. 只要………… D. 因为……所以……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__   sh__ k__   s__ y__ p__

       

 

6、读一读,看拼音,写字词。

在新xiū jian( )好的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dòu( )艳,fēn fāng( )迷人,引来了许多kūn( )虫。mì fēng( )在花丛中忙碌着,忙完后,它们总能准què( )无wù( )地回到家。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转入此中来。

2.《火烧云》一文按照____(总分 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方帽子店》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七、八两个单元,我积累了一些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请把下列句子正确、规范、整洁地写在田字格里。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成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这段话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讲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句话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话讲为什么这种纸能传承下来。

【2】请用“﹏﹏﹏”勾划出具体写这种纸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3】串连起三句话,这一段话的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句子意思,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理解,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1)吸收       ①吸取;       ②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人为成员。

A.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

B.少先队把我吸收为少先队员了。( )

(2)容易       ①做起来不费事;       ②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A.喝生水容易生病。( )

B.用这种方法造成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 )

10、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qì  qiè)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gōng  gǒng)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chuāng  chuàng)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huǐ  hǔi),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用“/”画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选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比较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赵州桥有两个主要特点:

4栏板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想一想:还会有什么形态的龙?请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第一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有________的作用。

11、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动物。

3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 照您的性子  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  不是吗  裁缝说

②顾客说  那当然  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   )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   )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选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①②句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并完成练习。

当提示语在中间时,提示语后面的标点是__________,我会写一句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句②中的加点词语,我知道了读这句话时,语速要__________(缓慢  急切)一些,表现出顾客__________的特点。

4读画“__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A.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B.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C.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得没有道理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路过这片树林,我惊奇地发现,弱小的蜘蛛织的网是那么大,那么密,那么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心灵为之一颤,多么了不起的小生灵啊!蜘蛛虽小,但它那种不怕困难、不等不靠、百折不回、奋力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吗?

1.弱小蜘蛛织的网的特点是( )、(   )、(   )。

2.我们应该向蜘蛛学习 ( )、 ( ) 、( ) 、( )的精神。

3.我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用_______划出来。

 

14、课外阅读理解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哎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地,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竞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的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胡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地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过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

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

【2】她觉得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的原因不包括( )

A.孩子们羡慕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

B.孩子们以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为傲

C.父亲在一家条件很好的工厂工作

D.孩子们围在父亲身边听他吹长笛,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因为( )

A.父亲吹长笛的技术跟不上时代了

B.她恨左腿残疾又没技术被安排当了环卫工的父亲没出息

C.父亲吹长笛影响了她的学习

D.她怕父亲工作太辛苦了

【4】父亲左腿残疾是因为( )

A.天生就是残疾

B.为了挣钱给她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的

C.被人伤害

D.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受伤

【5】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父亲愉悦的心情

B.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关系和谐

C.父亲的吹奏技巧有了很大进步

D.“飞扬”的不仅是久违的笛声,还有人内心的无比欢悦

【6】“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请你揣测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复苏

①阳光温暖地照耀着,清风轻柔地(吹 拂)过,春姑娘醒了。

②僵(jiāng) 硬了一冬的大地舒展开来,好奇心很强的草儿再也憋(biē)不住了,一株株争先恐后地来到人间。如果你不留心,可能会忽视了它们,这让我想起了韩(hán)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名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一天清晨,下起了小雨。雨丝像细针,像牛毛,轻盈落下,又好像小精灵从天而降,巡视人间。家门口的空地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群苜()蓿(xu),它们把三四片叶子举在头顶,就像一把把小伞。变化最大的要数竹子了,原本还蛰(zhē)伏在地底的它们,一下子调皮地(钻 长)了出来,又高又直,焕(huàn)发出勃勃生机。

④春天的花儿接二连三地开放了,有迎春花、玉兰花、桃花等,真是绚丽多彩啊!

⑤鸟儿也收到了春的消息,赶集似的回来了。燕子、斑头雁、山斑鸠(jiū)飞来飞去,欢快的叫声洒落一地。

⑥春天一来,再也没有什么能牵绊(bàn)住我们的脚步。我们仿佛被一只大手牵引着,高兴地冲出家门,在春光中尽情地游玩、嬉()戏。

⑦春天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快乐。

【1】短文括号里哪个词更形象生动?在这个词下面打“√”。

【2】词语“争先恐后”的意思是( )

A.因恐惧而争着逃跑。

B.春天准时地来到人间。

C.争着向前,担心落后。

【3】句子“我们仿佛被一只大手牵引着”的意思是( )

A.春天充满希望、生机和快乐,把人们深深地吸引着。

B.春天的脚步谁也挡不住。

C.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春天。

【4】短文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用“﹏﹏﹏”画出来。

【5】短文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雨丝”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④自然段,从“接二连三”这个词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今天开家长会,各位家长们都到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然,天暗下来了,漂泼大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好看而又漂亮的图画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种颜色的彩旗在空中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写一写。(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

18、造句。

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产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读一读,改一改。 

我家养了白兔一只。它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一对大眼睛红宝石似的。毛茸茸的小尾短短的。前腿短,后腿长,跑起来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会修改病句。

1.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都渴得要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扁鹊去看见蔡桓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法国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叫做“绿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个小家伙不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一定会发挥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传统,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芳草地。

你每天在家长、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你一定希望自己独自做点什么?比如,自己洗衣服、自己上学、自己……赶快写一写你想自已独立做的事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