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新视野。
水土流失,不容忽视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区,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每年从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三门峡以下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每年淤高十厘米。目前下游河床高出地面3—10米,最高达12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悬河。每年虽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加高河堤,但河堤越加越险,后患无穷。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发洪水最多的一条河,下列历史人物中没有治理过黄河的是( )
A.汲仁 B.郭昌 C.王景 D.苏轼
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 (lóng) 鸳鸯 (yuān yāng)
B.惠崇(chóng)蒌蒿 (gāo)
C.河豚(téng) 燕山 (yān)
D.燕子(yàn) 黄鹂(lí)
3、选择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那是……但…… 因为……所以……
……所以…… 无论……都……
【1】( )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我应该跑过他,( )真的是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越第二个栏的时候倒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孙的背影。
【2】正( )我喜欢读书,( )才有所进步。
【3】原来李将军射中的( )老虎,( )一块巨石。
【4】一个人( )取得多大成就,( )不能自夸。
【5】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 )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B.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C.小虾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
D.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5、比一比,组词语。
滔(______)涯(_______)尊(______)验(______)循(______)
稻(______)崖(_______)遵(______)检(______)盾(______)
6、修改病句并写下来。
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择端画的人物是多么入神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这段话不通顺,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修改后抄写下来。
小华养了鹦鹉一只,它有着眼睛大大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它非常的聪明,因为它会学小华说话,所以小华很喜欢它。有一次小华在看书,突然鹦鹉唱起了小华最喜欢的那首歌。它的声线悦耳特别的。这让小华喜爱更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买回来金鱼三条,养在客厅的鱼缸里。其中的两条是深黑色的,另一条是大红色的。我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都长着薄薄的尾巴裙子似的。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妈妈说:“金鱼尾巴的作用可大啦,是用来调节方向的。”听了妈妈的话,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懦弱”一词的正确读音是( )
A. nuò luò B. ruò luò
C. nuò ruò D. ruò ruò
8、规范、美观书写下列汉字,并完成书写提示。
集_____慧_____
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_______些,缩小笔画间距;横画或竖画较多时,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__________和_________,避免拥挤。
9、类文阅读。
一头饥饿的狮子发现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狮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护,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狮子离野牛越来越近,野牛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仍悠然地啃食着青草。
狮子进入了捕捉范围,跃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惊慌奔逃。狮子紧追着一头还未长结实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着。每当狮子要追上它时便拐个弯,便可和狮子拉开一段距离。可没多久,野牛就体力不支了,狮子和野牛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突然地,野牛刹住脚步,猛转过身,锋利的犄角转向狮子,狮子也停下了脚步,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可野牛的犄角始终对着它,狮子和野牛对峙着、僵持着。突然,野牛向前迈进了一步,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躺在地上的狮子……
然而,三秒钟后,威猛进攻的野牛硕大的身体慢慢地倒了下去,没有了丝毫挣扎,狮子的血盆大口已经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无需感叹,可是我总觉得:狮子不仅胜在利齿,还有狡黠;野牛不仅败在没有利齿,还有被蒙骗后的盲目自大。
勇敢是一把利刃,可以斩落对手;当然,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却只能割伤自己。
【1】狮子的狡黠表现在( )
A. 狮子的血盆大口已经紧咬在野牛的喉咙上。
B. 狮子的“懦弱”
C. 狮子左右试探着寻找进攻的机会,狮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脚朝天,宛如一只小猫,只是眯起眼睛仍牢牢盯视着野牛
【2】野牛的自大表现在( )
A. 勇敢地冲上去,不考虑后果。
B. 被狮子咬在喉咙上。
C. 狮子的“懦弱”让野牛顿生豪气,用犄角猛扎躺在地上的狮子。
【3】下列三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A. 蒙骗( méng ) 狡黠(xiá) 懦弱(qiè)
B. 对峙(zhì ) 结实(jiē ) 犄角(jī)
C. 喉咙([nóng) 遮挡(zhē) 挣扎(zhēng)
【4】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捕捉猎物 B. 寻找攻击 C. 惊慌逃窜 D. 遮挡画面 E. 探索奥秘
【5】联系上下文,下面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怯懦指的是软弱,不坚强。
B. 悠然指的是一副悠闲的样子。
C. 狡黠的非常聪明的意思。
【6】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 文末的最后一句话有警示训诫的作用,指出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B. 文中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勇敢的同时,也要学会动脑筋,才能取胜。
C. 文末告诉我们勇敢和自大都不是什么好事。
10、课内阅读。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画线的句子把荷叶比作了____,这句话写出了荷叶______的特点。
【2】“冒”,字典中解释为_______。这里形容在一片_____色的荷叶中,___色的荷花______,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__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写了荷花开放时的__种姿态。请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3自然段中四字词语“___”说明了“我”的动作很优美。
【5】如果你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试着写一写。
(1)看到:_____________
(2)听到:_____________
(3)想到: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便( )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选文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加点字“改进”能否换成“创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创造”指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换成“创造”之后句意不变
B.不能,“改进”强调在原有基础上使之更好,“创造”强调从无到有,二者意思不同
【3】选文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下面对选文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造出来的纸轻便、好用
D.蔡伦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
【4】蔡伦是怎样造纸的?请你找出选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晒
【5】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用“____”在选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6】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歌唱家的冬天
一个小女孩从树下走过,感叹道:“多好听的蝉鸣啊!”
树上的蝉听到了,沾沾自喜,从此便以歌唱家自居,逢人便说:“一个小女孩夸我是出色的歌唱家呢!”后来,它的说辞更夸张了,它说:“人类召开了盛大会议,一致认为我是天生的歌唱家!”
于是,整个夏天蝉都在歌唱,放弃了所有劳动。
时光流逝,秋天到了。蝉从自我陶醉中猛然惊醒,它发现阳光不那么炽烈了,花朵都谢了,树叶都枯了。最可怕的是,它一丁点儿食物都找不到了!
它非常饿,于是就来到了蚂蚁家。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蝉可怜巴巴地说:“蚂蚁老弟,把你的食物拿出一些给歌唱家吧!不然,我就过不了冬了!”
蚂蚁停下忙碌的脚步,扭过头问:“ 夏天你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存一些吃的呢?”
蝉回答说:“存粮食哪是我该干的活!全世界都知道我是歌唱家!我当然忙着唱美妙动听的歌了!”
蚂蚁听后笑笑说:“哦,这样啊!既然你夏天要唱歌,那冬天就跳舞吧!”
【1】蝉说自己是“天生的歌唱家”的原因是( )
A.小女孩说蝉鸣很好听。
B.人类开会一致认为的。
C.蝉自己认为的。
【2】“蝉从自我陶醉中猛然惊醒”中“自我陶醉”的意思是( )
A.蝉觉得自己长得很漂亮。
B.蝉沉醉于自己的叫声里。
C.蝉做梦了。
【3】画横线的句子中,“这样啊”指的是( )
A.蝉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里。
B.蝉不干活,只唱歌。
C.蝉夏天唱歌,冬天跳舞。
【4】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自诩为歌唱家的蝉,夏天只顾着唱歌而没有劳动,因此到了冬天没有粮食过冬。
B.小蚂蚁不愿意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不劳动的蝉。
C.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
【5】蚂蚁和蝉,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怪事一桩桩
我心里那叫一个沮(jǔ)丧,天哪,简直没法活了!
我戴上帽子、口罩,缩着脖子——我恨不得把整个脑袋都缩到衣领里面去,好让人看不见我的乌鸦嘴。然后,我将爸爸装进上衣口袋里,背起书包,准备出门去上学。妈妈塞给我十块钱,告诉我晩上她要加班,让我在外面吃晩饭。
刚走出家门,爸爸问:“杨歌,雨伞带了吗,‘春天孩子脸,一日变三变,不知道会不会下雨。”
我抬头看天空,万里无云,于是说道:“爸爸,这天气多晴朗啊,怎么会下雨呢?”
话音刚落,头顶突然飘来一朵乌云。不等我明白怎么回事,哗啦啦那朵乌云变成了瓢泼大雨,劈(pī)头盖脸地将我浇成了落汤鸡。最奇怪的是,我站着的地方有雨,而三米外的地方依然艳阳高照!
怎么回事?难道因为我长了张乌鸦嘴,我说的话会像人们常说的“乌鸦嘴那样反着应验?”我赶忙钻回屋里,换掉湿衣服,又找了把雨伞,还穿上了套鞋。
我打着伞,雨还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那雨是追着我下的,路上的行人都奇怪地看着我。我觉得烦躁极了。要知道,我最讨厌下雨天,出门太不方便了!我忍不住抱怨道:“这破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
话音刚落,雨停了,我和其他人一样,站在阳光下。我不禁目瞪(dènɡ)口呆,不会吧,长了张乌鸦嘴,说的话也跟乌鸦嘴一样反着成真了?
爸爸在口袋里踢我,催促道:“杨歌,别发愣了,快去上学吧!”
我醒过神来,跑到公交车站去等车。今天等车倒是挺顺利的,刚到公交车站,我要坐的那辆公交车就开过来了。更妙的是,车上的人竟然不多,要在往常,车里经常是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我高兴地上了车,说道:“太好了,今天车上人真少!”
话音刚落,车下面突然变出一堆人,他们呼呼地往车上挤。售票员说:“上车的乘客请往后门移动……”移动?我被挤得两脚悬空了,别说移动,能让自己双脚站稳了都是一种奢(shē)望。我被那些人挤到了窗户边,心想: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刚才怎么没有见着?
车子动了起来,我瞅(chǒu)了一眼窗外。还好,路上的车子并不多。我看了一下手表,长舒了一口气说:“还好,路上车不多,没堵车!”
嘟嘟嘟——
马路上,突然多出了好几百辆车,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了长龙,司机们不耐烦地按喇叭。公交车里的乘客纷纷抱怨:
“怎么回事?今天怎么这么多车?”
“天哪,怕是要迟到了。真倒霉,我们迟到是要扣工资的!”
“刚才好像有人说什么路上车不多,不堵车,说完后车就变多了,真是个乌鸦嘴!”
……
我下意识地低下头,捂住嘴巴,天哪,千万不要让人发现我真的长了张乌鸦嘴!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当读到题目《怪事一桩桩》时,我猜想里面会写_______________。
(2)当读到“还好,路上车不多,没堵车!”这句时,我依据__________猜到____________。
【2】默读文中画“﹏﹏﹏”句子,想想“乌鸦嘴”是指“______________”。
【3】“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A.卢沟桥是一座______________,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B.短文开头引用一句__________,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____”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狮子的。
【4】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
【5】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拒绝洗衣服
“你已经上三年级了,要学着自己洗衣服。”妈妈没有接儿子递过来的脏衣服,“你是小男子汉了,要自立!”
“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妈妈给洗衣服。”儿子噘(juē)着嘴说,“为什么你不给我洗?”
“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妈妈依然没有接。
“哼!”儿子气愤地把衣服扔在地板上。
儿子的衣服每脏一件,就让妈妈给他洗一件。每次,妈妈总拒绝给他洗衣服。直到有一天,儿子将所有的衣服都穿脏了。
“妈妈,给我洗洗衣服吧!”儿子眼巴巴地望着妈妈。
“孩子,”妈妈双手轻轻地摩(mó)挲(suō)着他圆圆的脑袋,“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学会自立!懂吗?”
儿子撇(piě)着嘴去洗衣服,泪水顺着他胖乎乎的小脸滑落下来,一阵手忙脚乱后,脸盆中洗衣服的水依然很脏。这时,母亲从儿子手里接过衣服,挂在衣架上。
第二天早上,儿子发现自己洗的衣服竟然非常干净。
从此,儿子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洗,他在学校经常对小伙伴们说:“看,我自己洗的衣服多么干净!我自立了!”
一天深夜,儿子起来去卫生间。他发现卫生间里的灯亮着,而且有洗衣服的声音传来。他轻轻地走进卫生间,原来母亲在洗衣服,洗的正是今天自己刚刚洗过的衣服!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脑袋 (_____)的小脸
(_____)地扔 (_____)地望着
【2】用下列词语造句。
依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儿子递过来脏衣服时,文中的妈妈是怎样做的?她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儿子看到妈妈洗自己已经洗过的衣服时,会想些什么,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你和同桌小雨约好周末去她家和她一起画画,可是妈妈想让你陪她一起去外婆家。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去小雨家呢?试着写一写。(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借着扇子的轻风,我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大雨过后,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地叫着。(把青蛙当成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
3.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我轻轻地点了小虾一下用一根小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句子。
1.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虾较大的,发现他们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帛片比竹片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湖面上有几只数不清的白鹅在戏水。
(2)40个三(1)班的同学都到美术教室去上课了。
(3)下午放学后,拿起笤帚开始扫地。
20、修改病句。
1.温柔的海风猛烈地吹拂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早晨,下了一整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完全赞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爷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冰心奶奶按照“吹泡泡前的准备工作——怎么吹泡泡——怎样让泡泡在空中飘游”的顺序,准确地运用词语,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具体,还写出了小伙伴们吹泡泡时的认真和专注。你也来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吧!把你玩的过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