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四组短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
A.有趣的事情
B.津津有味地吃
C.大口大口地淌口水
D.香喷喷的饭菜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回(故 顾) 光(彩 采) (带 代)替
羡(慕 暮) 花(废 费) (享 亨)受
3、绿阴不减来时路。画横线的字的意思是( )
A.阴暗
B.树荫
C.不露在外面
4、下列量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一卷布料 B.一头胖驴 C.一个人家 D.一家帽子店
5、根据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多用于形容浪很大。_______
(2)偷偷地或背地里小声地说话。_______
(3)形容景色很特别。_______
(4)形容物品种类多、数量大。_______
(5)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_______
6、我是“得”,我的前面是动词,我的后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讲得( ) 看得( )说得( )听得( )
显得( ) 羞得( )热得( )吓得(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又﹙大﹚又﹙圆﹚
又﹙ ﹚又﹙ ﹚又﹙ ﹚又﹙ ﹚
又﹙ ﹚又﹙ ﹚又﹙ ﹚又﹙ ﹚
又﹙ ﹚又﹙ ﹚又﹙ ﹚又﹙ ﹚
8、读拼音,写词语。
zhàn lán chèn shān fán zhí jī hán jiāo pò
guàn gài dīng zhǔ zēng tiān hé yán yuè sè
9、句子游乐场。
①我住在三水区西南街道。②那里环境优美,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其中要数独具魅力西南公园。③每到节日,傍晚时分,西南公园的音乐喷泉就会开放,那时西南公园灯光闪烁,一会儿像夜空中的一颗颗星星,一会儿像 。
④晚上吃过饭,人们来到西南公园,有的散步,有的跳广场舞,有的听粤剧……非常热闹。
【1】第②句有语病,请修改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挥想象,补充填写第③句话。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 )
A.西南街道环境优美 B.西南公园独具魅力
C.西南公园灯光闪烁 D.西南公园非常热闹
10、阅读感悟。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1】找出上文中,你认为想象有趣的词语,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呀,我变成了一棵树!”拟声词和感叹号,表达了“我”( )之情。
A.快乐
B.惊喜
C.难过
【3】文段中的省略号,起到______作用,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等形状。
11、课外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粮食嘛,既是粮食,为什么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是能够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样‘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 )可以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好词佳句……好处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作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心里不明自,不相信。(____)
(2)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
(3)形容突然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说“煮书”是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打算以后怎样学好语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大舞台(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间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
②“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煮书”是指________
③“煮书”的好处是________
【3】说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得心应手:________
13、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已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 ),那么自由,那么( ),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把文中括号的空白补充完整。
【3】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想象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充满了“快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充满了“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希望”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那些轻清脆丽的小球去了哪些美丽的去处?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5】发挥想象,想一想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又会有怎样的景象出现,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qán qián)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suān shuān)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kuā kuà)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bāng bǎng)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打捞铁牛的四个步骤重新排列。
① 搭架子 ②摸清铁牛的位置 ③捞铁牛 ④准备船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蜘蛛网都搅毁了。
后来,我经过细细的观察,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小心翼翼地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的表演。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是不会飞翔的,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创造的。
【1】蜘蛛真的会飞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的第一根线是怎样拉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着创造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说明这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风筝飞上了蓝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改变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仿照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李小龙欢欢喜喜地把花抱回来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昙花吹出香气。(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蜜蜂在槐树枝头飞。(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仿写句子)
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1)果园里到处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到现场来的观众大约有200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估计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默写学过的古诗。(共4分,每行1分。)
春 日
(朱熹)
, 。
, 。